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 ,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 ,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8例患者全部治愈 ,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 ,同时进行预防宣教 ,可有效地防止 DVT的发生 ,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方法:对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应用尿激酶溶栓、巴曲酶降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改善循环,口服脉炎宁中药汤剂加减,外用活血消肿散瘀中药湿敷治疗,平均疗程15日。结果:临床治愈率达20.3%,总有效率98.2%。彩色超声多普勒显示,混合型静脉血栓再通率45%,周围型静脉血栓再通率67%。血液黏度降低。结论:以降纤、溶栓、改善循环、活血消肿散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整体疗法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妇产科手术是一类涵盖多种复杂疾病的手术,其患者群体主要包括孕产妇和妇科手术患者。随着妇产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手术患者的整体康复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关切的并发症,因其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肺栓塞。妇产科手术患者由于手术期间的生理变化、床位休息时间较长以及激素水平的波动等因素,其发生DVT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这一特定群体的DVT预防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 66 名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了持续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护理探究。方法 : 选择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的方法,对 66 名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持续性动脉导管检查,血栓溶解疗法 [1] ,讨论 : 并在以前的护理群中进行治疗分析了手术期的对象护理和临床效果。结果 :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 93.94% ,明显高于传统组( p<0.05 )。总之,连续动脉导管法和血栓溶解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中的护理效果是重要的,并且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持续动脉置管溶栓 下肢缺血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价值。方法:以2018.9-2019.12收治66例患者为对象,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划分为对照组(常规二维超检查)与研究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均33例,观察患者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19例阳性,占57.5%,14例阴性,占42.4%,研究组31例阳性,占93.9%,2例阴性,占6.0%,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66例患者中,患侧肢体血管内径与血流速度均差于健侧肢体(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诊断时,选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准确性,为患者有效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护理措施与实施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 70 例入组,随机自愿原则下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干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脑出血患者给予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程序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 期间在本院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 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 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舒适度、生活质量和疾病不确定感。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定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程序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渗透人文关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将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8例,采用抽签法分为:传统手术室干预的对照组44例,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观察组44例,将二者的护理效果及焦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40.1±3.0)分、抑郁评分(39.8±2.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50.3±3.4)分、抑郁评分(49.7±3.3)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14%)、环境满意度(93.98%)、情感满意度(98.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4%、73.78%、80.58%。结论:手术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方式关怀患者,可增强患者对综合护理手段的满意度,同时减少焦虑,有效提高术中效果,值得普及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手术 人文关怀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绷带螺旋旋转包扎法在下肢烧伤创面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下肢烧伤患者中随机挑选 64例为本次课题研究的参考样本。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所选 64例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即研究组( n=32例)和对照组( n=32例)。给予对照组下肢烧伤患者常规方法包扎护理,给予研究组下肢烧伤患者绷带螺旋旋转包扎法护理。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愈合疼痛度、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 19.72±4.84) d,愈合疼痛度为( 4.83±1.62)分,舒适度为( 96.28±2.82)分,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出现满意患者 29例,满意度为 90.63%( 29/32),对照组出现满意患者 21例,满意度为 65.63%( 21/32),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下肢烧伤创面护理中应用绷带螺旋旋转包扎法,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绷带螺旋旋转包扎法 下肢烧伤 创面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广泛子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将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40例广泛子宫术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2组,各组患者7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71%、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广泛子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采取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干预效果,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广泛子宫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6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接收并手术治疗妇科恶性患者 50例,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共 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联合的护理预防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凝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采用不同护理干预与预防方法后,观察组凝血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术后采用联合的护理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下肢静脉发生,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妇科恶性肿瘤 凝血指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 -12月接受下肢骨关节手术的患者中选择 4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各 20例, 其中,实验组使用罗哌卡因加地塞米松在术后进行关节腔注射,对照组仅使用地塞米松,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取罗哌卡因麻醉护理方式的实验组,患者不管是在术后疼痛情况,还是满意度上都远远优于采取常规麻醉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采取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获取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罗哌卡因 下肢骨关节手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预防护理措施针对 危重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危重患者为对象 ,并需要开展治疗。 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8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 预防护理措施。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 察组的发生率为 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0.0% ,组件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平均为( 95.6 ±4.1 )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平均为( 76.7 ±2.9 )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预防护理措施针对 危重患者 能降低 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进一 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护理 危重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索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接受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 对其心脏超声及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相关资料做回顾性研究分析, 探究超声筛查对该病诊断明确的重要性。结果 心脏彩超:6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中右心增大52例, 肺动脉的主干及左右支有增宽表现28例, 肺动脉的主干内有等回声团2例, 分叉位置存在高回声4例, 肺动脉的右支内存在高回声4例, 左支中存在等回声2例;三尖瓣返流60例伴中度或者重度肺动脉有高压42例;下肢深静脉彩超:60例患者中均存在单侧或双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下肢深静脉超声及心脏超声联合应用可以准确显示疾病相关征象, 十分有益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故在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过程中, 有着较高的的临床及社会价值。 

  • 标签:    心脏超声 下肢深静脉超声 肺血栓栓塞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手段。 方法 : 选取 2013 年 3 月到 2017 年 3 月在我院进行骨科创伤手术治疗的 70 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 70 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出现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的具体情况及病情进展进行探究,以此分析前期如何预防、如何药物保障,进而研究实际应用价值。 结果: 结合具体细节从患者年龄、治疗效果、手术后恢复、抗生素使用、导管溶栓效果等多个情况展开,得出使用导管溶栓对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有效率为

  • 标签: 骨科创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治疗 痊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步行锻炼、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8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80例,按照疗法分组,A组(步行锻炼)40例,B组(手术治疗)40例,比较疗效、预后情况。结果: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85.00%(34/40)]低于B组[95.00%(38/40)](P<0.05);预后情况比较,A组并发症发生率[0.00%(0/40)]低于B组[5.00%(2/40)](P<0.05)。结论:手术治疗和步行锻炼均有利于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直接疗效显著,步行锻炼安全性较好,两种疗法具有可行性。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疗效 手术 步行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预防老年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作用。方法 我院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中,所收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其中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高于参照组,有差异性(P<0.05);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儿 8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40 例)及对照组( 40 例),对照组患者开展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开展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 IL-6 、 CRP 及肾上腺素等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 0.05 ),术后 24h ,两组患者各应激反应指标均显著升高( P < 0.05 ),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开展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有助于降低应激反应风险。

  • 标签: 手术室 老年患者 下肢骨折 人性化护理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在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作用。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处理手段: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7天时,中医组患肢端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且下肢肿胀程度缓解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中医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6%显著要低于常规组的18.4%(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手段,能缓解患肢疼痛、减轻患肢肿胀程度,有减少下肢DVT形成之效。

  • 标签: 中医护理 股骨颈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