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正>在传世的古玺印中,有少数几方越族官印,据笔者所知,见于著录的有“越贸阳君”、“越青邑君”、“越归汉蜻蛉长”、“新越余坛君”、“渐越三阳君印”、“南越中大大”六方(见图)这些官印,由于都是传世品,在年代的断定上,缺乏考古学上的资料可供我们分析,不过,从各印本身的形制、钮式、字体风格的特点以及印文内容的考察,也可推断其所属的年代,各印为方形,钮式为瓦钮或鱼钮,与传世和出土的汉官印相同,其中的鱼钮则是只见于西汉前期官印的钮式,印文字体笔划圆转,结体方中带圆,为西汉官印印文常见的风格.一些印文中所署的“新”宇,系指新莽的国号;“南越”则是南越王国的国号,根据以上所列的这些特点,可以断定这些官印的年代系属于西汉

  • 标签: 官印 越族 印文 大夫 后汉书 君长
  • 简介:<正>一、红男绿女游记中常见“红男绿女,游人如织”的套话。这红男绿女到底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辞源》的解释是:“盛装出游的男女。”清舒位《修箫谱》传奇《拥髻》:“红男绿女,到今朝野草荒田。”两书皆以红绿代表种种颜色的服装。然而历代相沿,衣着总以红女绿男为尚,除去吉服,男子很少穿红,何况又是寻常的郊游。《辞源》的引文,分明是慨叹世道沧桑,男女欢好无常,倒怕与盛装无涉。若就服色盲,此处毫无颠倒其辞之必要。如此造语,颇难索解。

  • 标签: 民俗词语 辨释 牌位 新娘 舒位 服装
  • 简介:“牵郎郎”是明清时期广被学者记录与分析的一首游戏童谣。据记录可知,其至晚在元末的燕京地区已有流传。而相关分析,与以往从“诗妖”角度对童谣所进行的政治化阐释明显不同,而是充分揭示其背后所反映的民众之思想意愿,表现出浓厚的巫术思维。这与当前歌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谋而合,可以看作是歌谣学现代学术研究的先驱。

  • 标签: 童谣 牵郎郎 巫术
  • 简介:<正>笔者提出“文化元典”概念,用以称呼各文明民族的首创性文本.本篇讨论这种特殊文本的内涵、外延及产生的历史背景.(“文本”又称“本文”,指由书写固定下来的话语,构成诠释的对象和基础.)关于“元典”之含义,见本文之附论部分.

  • 标签: 元典 轴心时代 公元前 希腊 希伯莱 民族
  • 简介:本文通过字形的比较,分析“?”、“?”以及相关的一些字的演变,同时利用古文字考证了商代?地的地望。更多还原

  • 标签: 古文字 商代
  • 简介: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是研究早期文字形成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材料。其中,几何类刻划符号具有表现某些原始思想观念和简单记事的功能。水纹系列刻划符号主要是表现水波起伏的动态形象;"圆圈形"符号可能和"天"有关;"半框形"、"方框"和"十字形"符号可能和"地"和"四方"有关。

  • 标签: 双墩遗址 几何类刻划符号 天圆地方
  • 简介:<正>本文试对江苏六合程桥三号墓(报告见本期)出土之盘、匜、(?)上铭文作一考释.一、盘:铭文隶定如次:工(?)大(太)叔(?)或自乍(作)行(?)工(?):吴国国号.典籍作句吴,《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句吴即是吴.金文作工(?)、攻(?)、攻哉、工(吾攵)等.大叔:王之同母弟,即太叔.《左传》中有大叔段、大叔带、大叔仪、大叔遗、大叔文子(大叔仪).大叔僖子(大叔遗)均为王之弟.郑伯克段于(?)故事中的大叔段即郑庄公同母之弟段.(?):吴太叔名.铭文漫漶,(?)从句作,(?)或(?).《曾伯文(?)》中黄(?)之(?)作(?),(铭文—般作(?)),《曾仲大父(?)》黄之(?)作(?).(?),即越.考戊疑即寿越,考《集

  • 标签: 程桥 吴王 土盘 墓主 吴国 公元前
  • 简介:<正>1986年1月16日,我会接到安乡张兆有同志报告:该乡金墅西太湖沿岸修筑防洪大堤时有文物出土。经我们现场踏勘。在修筑大堤取土处发现古井数座。现将清理的四座残井情况报告如下:一、古井的分布、结构古并发现于距苏州城西23公里的太湖边安乡种殖场(图一)。该场三面临太湖,东与

  • 标签: 清理简报 太湖水 陶片 井圈 底径 腹径
  • 简介:海门东地区的民间美术具有质朴、敦厚的特色,富有乡土情味。东的民间绘画、雕刻、建筑装饰、刻纸、彩灯、竹编等民间美术融汇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特点。

  • 标签: 通东 民间美术
  • 简介:颛顼"绝地天"历来被视为原始宗教的重大改革,从文献学、民族学角度来解读具有丰富的内涵。根据考古材料论定龙山文化时期骨卜的普化暗合"绝地天"所反映的巫觋功能的专门化。这就科学确定了"绝地天"的年代学意义。而含山凌家滩玉龟和玉版"龟卜"的种种迹象,说明在接近颛顼时代之前",原始八卦"也已经基本定型。

  • 标签: 颛顼时代 绝地天通 凌家滩 龟卜 原始八卦
  • 简介:圆仁入唐求法如之旅路线考徐琛[编者按]多年来,学界对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路线,特别是从今南通市区、如东县至如皋市这一段路线众说纷呈,扑朔迷离。作者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提出了清楚而切实的见解。日本国学院大学院鉴于他在圆仁研究方面...

  • 标签: 圆仁 如皋县 如皋市 如东县 南通市 大江口
  • 简介:“放施食”是在江苏省南通县东部,海门县北部地区至今尚在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祭祀习俗。通过念经,拜忏,器乐演奏,民间舞蹈,气功杂耍等活动反映在该地区民间祭祀过程的心理特征。“放施食”这一习俗综合了东地区民俗的特点和民间艺术精华,独具规模,影响很大。

  • 标签: 放施食 祭祀 拜忏 代表音乐 民间舞蹈 气功杂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