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马思聪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十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有一个研究空白,就是马思聪的小提琴教学这一领域.就记者阅读范围所见的有关研究、纪念、介绍马思聪的文章,几乎没有一篇涉及到他的小提琴教学.其实,作为音乐教育家的马思聪,他的提琴教学的思想和实践,是值得师从马门的学子们认真回忆、总结和研究的.今春,记者专就马思聪的小提琴教学问题分别访问了上世纪50年代从师马思聪的林耀基、杨宝智两位教授.他俩所谈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两位教授的亲身体会,对音乐教学工作者颇有启示意义.现将访问记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马思聪 小提琴 教学 特点 林耀基 杨宝智
  • 简介:金铁霖教授,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铁霖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担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文联主席等。先后被多所大学和艺术团体聘为客座教授、艺术顾问。曾被评选为北京市高教系统先进教师;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区永熙音乐教育突出贡献奖;

  • 标签: 中国音乐学院 声乐教育家 客座教授 金铁霖 访谈录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朱磊,中国第一位国际电子琴比赛获奖者,迄今唯一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家。1999年3月26日,他成功地在上海音乐厅举行了独奏音乐会。他的演奏让听众耳目一新,然而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青年演奏家还是个陌生的面孔。今天,让我们聚焦朱磊

  • 标签: 双排键电子琴 演奏家 访谈录 世界舞台 音乐会 音乐厅
  • 简介:今年是星海音乐学院原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关伯基教授80华诞.关教授作为学院音乐理论学科的奠基人,在国内颇具影响的音乐学家,在音乐领域辛勤耕耘60余载的老教师,回顾其人生的轨迹,总结其教学与科研的成果,对学院的学科建设,对音乐理论与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为此,我们于2003年8月1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在关老师家中进行了采访.他讲述的经历多姿多彩,他对人生的体验透彻深刻,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诚的革命者与敬业的音乐家的人生轨迹.

  • 标签: 关伯基 音乐家 人物访谈 生平 歌剧 粤曲
  • 简介:法国钢琴学派,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往往还会想到一大串钢琴家的名字。我国留法的钢琴家也为数不少,从老一辈的李树化先生、洪世先生到年轻一辈的许忠、江晨,以及目前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宋思衡……

  • 标签: 钢琴家 访谈录 勤练 钢琴学派 许忠
  • 简介:东北大鼓是流传于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北京、天津、内蒙、河南、河北等地区的一种说唱艺术。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成熟,东北大鼓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空演变,现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产生最早、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说唱音乐之一。但是,像许多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一样,东北大鼓的现状堪忧,濒临失传。为了复兴这一古老的说唱音乐艺术,我们有必要对它所生成、兴盛及衰微的生态环境以及历史过程给予回顾,以期对这一曲种的保护与发展有所裨益。

  • 标签: 东北大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成探源 兴盛考略
  • 简介:中国曲协会员、河南省十大法治人物符光,把近年来创作编写的“三国故事曲艺作品”搬上了舞台。7月19日,进行了首场演出,河南省曲协副主席兰建堂等到场观看。

  • 标签: 巡回演出 三国故事 作品 曲艺 创作 南阳市
  • 简介:《四川民歌采风》是一部不世出的好书,主编万光治是作者十分敬重的学人,作者希望通过此文可以帮助读者增加对这本书和这位作者的了解与理解。

  • 标签: 采风 民歌 《四川民歌采风录》
  • 简介:笔者:您第一次来中央乐团是什么时候?据说您当时在火车站下车以后,在小旅店安顿下就去了天安门,然后坐104路车直奔东城区和平里的中央乐团。当时第一次来中央乐团感受是什么?关峡:我是1975年第一次来北京,那个时候是高中刚毕业不久,来北京第一件事就是放下行李到天安门广场,拍了两组照片,之后就乘坐104路车到和平里,到了我们心目中的音乐圣殿——中央乐团。

  • 标签: 中国交响乐团 中央 访谈录 天安门广场 1975年 火车站
  • 简介:四川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郑大昕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时和我是同班同学。每年寒暑假,北京同学都会组织一个“联络网”,有什么活动,通过这个“网”,马上就能“上传下达”。我的“上线”就是郑大昕!

  • 标签: 钢琴家 郑大昕 人物访谈 钢琴教学 能力培养 演奏技艺
  • 简介:访:前面您主要从一位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的角度谈了很多感想与体会,现在可否再从一名钢琴教育者的角度谈谈感受?因为据说您现在还是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钢琴系的一名华裔钢琴教师。

  • 标签: 音乐学院 钢琴家 访谈录 艺术 文化 国际钢琴比赛
  • 简介:前不久看到中国文联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再次推出“百花芬芳——走进民族宫、走近民族文化京昆系列演出季”的演出,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演出,心里有一种久违的激动,这使我回想起1998年12月第一、二届研究生们,在北京进行的12场教学汇报演出,那时候首都的京剧舞台为此着实热闹了一番。当时我就产生了作一期有关研究生班特别节目的想法。

  • 标签: 中国京剧 专题节目 访谈录 创作 广播 民族文化
  • 简介:梅雪林:赵博士,首先对你的新著《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出版表示祝贺。新书的'前言'中提到,你关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亚洲音乐的影响缘于一堂历史课以及听到了日本雅乐的演出所致,能具体谈谈吗?

  • 标签: 亚洲音乐 文化角度 音乐学家 赵维平 人物访谈 音乐文化交流
  • 简介:一、学习经历——青少年扎根家乡民族音乐土壤的自觉意识张天彤(以下略称“张”):初次听到您的名字,是在1998年的11月份。我当时旁听中国音乐学院为“明星班”开设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这门课。在讲到民歌部分时,任课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亲圪蛋下河洗衣裳》《会哥哥》两首山西左权民歌的录音。我记得当时在场的众明星以及我本人立刻被这酣畅、质朴、宽厚、泼辣并带有浓郁晋中风格的歌声吸引住了,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这么动听的歌声是由谁唱出来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介绍这首歌的演唱者叫“刘改渔”,播放的录音是上个世纪50年代录制的。于是“刘改渔”这个名字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这些年来,我在学习和教学中会接触到一些印有“刘改渔演唱”字样的教材和音响资料。这次我有幸在山西左权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评委席上见到“刘改鱼”的名字,开始时我还怀疑这两个名字是不是一个人。

  • 标签: 民歌演唱 “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 左权 访谈录 太行山 心声
  • 简介:黄婉(以下简称“黄”):您的学术专长主要是音乐人类学、音乐关学和后现代研究。音乐关学长于思辨,而音乐人类学长于体验和叙事。因此想请问您在自己的音乐人类学领域的研究如何调和二者在研究思路上的差异或矛盾?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访谈录 论题 后现代研究 关学
  • 简介:杨晓(以下简称“杨”):第一次读您的著作,是您与韩锺恩老师合著的《音乐文化人类学》。透过这本书,您似乎完成了一次从音乐美学到音乐人类学的学术转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您的研究在音乐人类学和对中国传统音乐长期关照的同时,又始终渗透着一种哲学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似乎与此前的音乐美学思考相融合。我的问题是,这种融合如何契合您一直以来的研究志趣呢?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访谈录 音乐文化人类学 论题 中国传统音乐 学术转型
  • 简介:据我所知,乌克兰有两个最著名、最有影响的青年少国际钢琴比赛:一个是在基辅举行的"霍洛维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另一个是在哈尔科夫举行的"克莱涅夫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

  • 标签: 国际钢琴比赛 大师 模仿 |
  • 简介:笔者在台湾讲学期间(2014年底至2015年初),探访了久负盛名的台湾屏东县泰武小学。该校查马克老师带领的合唱是一种不同声音特质的文化集合,是教孩子学会认识自己,丰富孩子们自己的生命和学识的重要路径。泰武小学优秀的歌谣传承不仅做出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还从在地文化之根延伸出国际视野,是台湾教育改革浪潮及该校整个教育改革理念实施的一个代表,它彰显了排湾人在民族文化道路上持续接力、一路迅跑的勇敢。

  • 标签: 台湾屏东县泰武小学 排湾族民歌文化教育 合唱 查马克 伍丽华 明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