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正>安徽大学1928年建校时即设有法学院,下辖法律等系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法律系被并入华东政法学院等校。1979年春,经教育部批准,安徽大学在全国较早恢复重建法律系,并于当年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此后,分别于1993年起招收经济法学专业本科生,1994年起招收国际经济法学专业本科生。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仅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自1982年起,以陈盛清、周枬、王镕、朱学山、陈安明等教授领衔,招收过数届法律史、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法等专业硕士研究生。1996年10月,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法学院。恢复重建法律系后的首任系主任为著名法学家陈盛清教授,法学院成立后的首任院长为法学博士王源扩教授(现任安徽大学校长助理),现任院长为法学博士李明发教授。

  • 标签: 安徽大学 法律系 国际经济法学 李明发 周枬 法学博士
  • 简介:所有来稿请以下列注释体例为准: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注码,样式为:(1)(2)(3)等。二、直接引用非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间接引用时,应注明“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请重新作出完整注释。四、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作出完整注释。五、具体的完整注释范例:(一)著作类1.谢晖:《法学范畴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二)期刊类1.李琦:《宪法哲学:追问宪法的正当性》,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 标签: 厦门大学法律 法律评论 注释体例
  • 简介:所有来稿请以下列注释体例为准: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注码,样式为:(1)(2)(3)等。二、直接引用非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间接引用时,应注明“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请重新作出完整注释。四、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作出完整注释。五、具体的完整注释范例:(一)著作类1.谢晖:《法学范畴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

  • 标签: 厦门大学法律 法律评论 注释体例
  • 简介:<正>所有来稿请以下列注释体例为准: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注码,样式为:123等。二、直接引用非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间接引用时,应注明"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请重新作出完整注释。四、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作出完整注释。五、具体的完整注释范例:1)著作类1谢晖:《法学范畴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

  • 标签: 法律评论 著作类 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释体例 间接引用 谢晖
  • 简介:2014年秋天的高校入学季,各地女大学生屡遭侵害的消息遍布网络报端。年轻女大学生单身外出,遭遇黑车,难道仅仅是这些构成她们被侵害的要素吗?女大学生们为何大都选择相信陌生人?犯罪学家把这种犯罪现象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遭遇充满戾气的独狼。而在2013年的大学生入学季,北京一名女大学生遭遇绑架后,她和家人采取正确方法与绑匪周旋,最后成功脱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安全自救范本。

  • 标签: 犯罪学家 犯罪现象 杨凯 想不起 钱好 去取
  • 简介:"学会关心"是当代教育的主题。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关怀缺失"现象,认为关怀教育刻不容缓。进一步阐述了大学中的关怀教育的关怀自我、关怀他人及关怀社会的内涵。最后提出了大学可以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咨询系统、班主任和辅导员、志愿服务活动和校园环境等几个方面,实施关怀教育。

  • 标签: 大学 关怀教育 内涵 实施
  • 简介:所有来稿请以下列注释体例为准: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注码,样式为:(1)(2)(3)等。二、直接引用非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间接引用时,应注明“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请重新作出完整注释。四、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作出完整注释。五、具体的完整注释范例:(一)著作类1.谢晖:《法学范畴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

  • 标签: 厦门大学法律 法律评论 注释体例
  • 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课题之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大学生心理困惑的表现及现状.二是预防和教育及帮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心理困惑 心理预防
  • 简介:<正>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训,立灌输及研究高深学理与技术并因应国情力图推广其应用为旨,勉励学者诸君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肩责之道,勉术学问,琢磨道德,爱惜光阴,发奋读书,研究为人类服务之各种学问,非学问无以建设。《中山大学法律评论》学术集刊为中

  • 标签: 法律评论 术学 中山先生 注释体例 为人类服务 中山大学法学院
  • 简介:<正>厦门大学法律系位于厦门大学东区,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拥有优美的学习环境和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它创办于1926年,是厦门大学较早设立的科系之一。1937年,厦门大学由私立改国立后,法律系一度停办。1940年秋,厦门大学接管福建大学法律系,首次复办法律系。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法律系第二次停办,1979年二次复办。1999年,厦门大学院系机构改革,法律系隶属于厦门大学法学院。再次复办后,陈朝壁、盛新民、廖益新先后担任

  • 标签: 厦门大学 法律系 高等学校 学习环境 机构改革 科研设施
  • 简介:<正>所有来稿请以下列注释体例为准: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二、直接引用非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间接引用时,应注明"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重新作出完整注释;两个注释相邻的,重新作出完整注释。四、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用完整注释方式。五、具体的完整注释范例:(1)著作类①谢晖:《法学范畴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2)期刊类①卞建林、田心刚:《行进中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关键词展开》,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2期。

  • 标签: 注释体例 法律评论 间接引用 著作类 期刊类 刑事诉讼法学
  • 简介:<正>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训,立灌输及研究高深学理与技术并因应国情力图推广其应用为旨,勉励学者诸君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肩责之道,勉术学问,琢磨道德,爱惜光阴,发奋读书,研究为人类服务之各种学问,非学问无以建设。《中山大学法律评论》学术集刊为中

  • 标签: 法律评论 术学 中山先生 注释体例 为人类服务 中山大学法学院
  • 简介:<正>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校园依山面海,风光秀丽。现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之一。厦门大学于1926年创设法律系,是中国较早开办法学教育的学校之一。

  • 标签: 法律系 依山面海 华侨领袖 高校院系调整 福建省厦门市 专业硕士学位
  • 简介:所有来稿请以下列注释体例为准: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注码,样式为:123等。二、直接引用非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间接引用时,应注明"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请重新作出完整注释。四、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作出完整注释。五、具体的完整注释范例:(一)著作类1.谢晖:《法学范畴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二)期刊类

  • 标签: 法律评论 著作类 山东人民出版社 期刊类 注释体例 间接引用
  • 简介:<正>所有来稿请以下列注释体例为准:一、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二、直接引用非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间接引用时,应注明"转引自"。三、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后注可采用"某某书,第页"或者"某某文"方式,也可重新作出完整注释;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同上注,第页",也可重新作出完整注释。四、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用完整注释方式。五、具体的完整注释范例:(1)著作类①谢晖:《法学范畴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2)期刊类①卞建林、田心刚:《行进中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关键词展开》,载《中

  • 标签: 注释体例 法律评论 间接引用 著作类 刑事诉讼法学 期刊类
  • 简介: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促进就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占就业人员的37%~40%。而我国只占就业人员的5%。因此,合理配置与有效整合大学生就业渠道,

  • 标签: 学生就业 多渠道 人才发展战略 就业人员 就业问题 重中之重
  • 简介:上诉人(原审被告):浙江大学科慧软件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60号国际花园写字楼7层。法定代表人:朱云平,董事长。

  • 标签: 浙江大学 大学科 公司 有限 软件 纠纷案
  • 简介:尊敬的杨副校长!尊敬的Casper-Hehne副校长!尊敬的联邦教育和科技部(BMBF)代表梅茨格先生!尊敬的下萨克森州科学文化部代表Jungeblodt先生!亲爱的同事们!女士们、先生们:1989年10月1日哥廷根大学和南京大学共同成立的中德法学研究所,当时名为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开始履行它的使命。2014年10月1日我们有幸能够回首这25年来双方在法学领域、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方面的成功合作。事实上,早在30年前我们两所大学就开始了合作。自1984年起两所大学

  • 标签: 南京大学 法学研究所 哥廷根 下萨克森 经济法研究 副校长
  • 简介:尊敬的Metzger先生、尊敬的Birk博士、尊敬的Thimm先生;尊敬的Casper-Hehne副校长、尊敬的杨忠副校长;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同事们、同学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大学一哥廷根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新老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参与建立和建设中德法学研究所的机构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感谢哥廷根大学和南京大学、感谢两校的法学院,感谢在座和不在座的每一位关心和参与研究所建设和发展的两校和两校法学院的历任领

  • 标签: 南京大学 法学研究所 哥廷根 副校长 校法 科学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