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现察脉康对脑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康胶囊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的变化,并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对血浆纤维蛋白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O.O5)。结论脉康可以通过降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增加脑梗塞患者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再梗率。

  • 标签: 脉血康胶囊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抑郁患者血液纤维蛋白与C反应蛋白的检验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接收的抑郁3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实施健康体检的36例健康人员,并将其作为对照组。通过散射比浊法,对比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液纤维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液纤维蛋白与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血液纤维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抑郁患者的病症情况,采取血液纤维蛋白和C反应蛋白检测,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抑郁症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纤维蛋白是重要的凝血因子,其临床监测方法多样。纤维蛋白的准确测定在凝血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Fg)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纤维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纤维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面积越大、梗死程度越严重纤维蛋白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是脑梗死患者良好的检测指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梗死面积大小与纤维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

  • 标签: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血栓诊断中测定血浆纤维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5例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5名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对研究组患者行以溶栓治疗,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研究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研究组血浆纤维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小时、3天研究组血浆纤维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血浆纤维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栓诊断中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可以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可以对治疗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预测心血管栓塞事件、评价溶栓效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脑血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蛇毒血凝酶导致纤维蛋白下降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的国内外文献,对蛇毒血凝酶导致纤维蛋白下降的病例报道进行整理整理分析。结果 纳入目标文献16篇,患者28人。经系统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 临床使用蛇毒血凝酶应重视纤维蛋白下降,加强用药监护。

  • 标签: 蛇毒血凝酶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抗凝剂对纤维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同一份标本用109mmol/L的枸橼酸钠和做血常规的EDTA-K2抗凝,观察纤维蛋白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种抗凝剂对纤维蛋白的测定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做血常规用的EDTA-K2抗凝血可替代枸橼酸钠抗凝血做血浆纤维蛋白检测。

  • 标签: 抗凝剂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个新的杂合错义变异所致遗传性低纤维蛋白(IFD)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变异,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个分别于2021年3月30日和2021年5月27日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IFD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并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凝血指标,用Sanger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GA、FGB及FGG基因的变异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候选变异位点的保守性并预测变异蛋白的致病性,同时模拟变异前后蛋白质结构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先证者1为18岁男性,血浆纤维蛋白活性(Fg:C)和血浆纤维蛋白抗原(Fg:Ag)均明显偏低,分别为0.80 g/L和1.00 g/L。先证者2为43岁男性,其Fg:C和Fg:Ag分别为1.35 g/L和1.30 g/L,均偏低;先证者1的父亲、先证者2的父亲及儿子的Fg:C和Fg:Ag均偏低。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1及其父亲FGG基因的第7外显子均存在c.688T>G(p.Phe230Val)杂合错义变异;先证者2及其父亲和儿子FGA基因的第6外显子均存在c.2516A>C(p.Asn839Thr)杂合错义变异。同源性分析表明Phe230和Asn839残基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提示p.Phe230Val和p.Asn839Thr变异均为致病性;蛋白模拟模型结果显示p.Asn839Thr变异使氨基酸之间的氢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蛋白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结论p.Phe230Val和p.Asn839Thr杂合错义变异可能是这2个家系发生IFD的原因。

  • 标签: 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 纤维蛋白原 基因变异 蛋白预测模型 家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康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的降低情况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脉康胶囊,6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纤维蛋白下降显著(P<0.01),治疗前后两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该治疗组下降显著,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康胶囊能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纤维蛋白,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 标签: 脉血康胶囊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 简介:为了分析β-纤维蛋白-455G/A(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对血浆Fg水平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56例健康人的β-Fg-455G/A基因多态现象,用比浊法测定g水平,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浆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论男、女患者与对照相比,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均比同组GG基因型者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内只有A等位基因携带得随年龄增长血浆Fg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男性按吸烟及基因型情况分组,在GA基因型中,吸烟组血浆Fg水平高于不吸烟与戒烟组(P<0.05);GG基因型组吸烟与否对Fg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结论提示,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升高,并随年龄、吸烟而更加显著,提示β-Fg-455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更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升高,故此基因多态性可用于易感人群的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防治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纤维蛋白相关蛋白(FREPs)是一类包含纤维蛋白样结构域(FBG)的糖蛋白,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海葵基因组中存在的FREPs进行搜索,得到了33条较为可靠的同源序列,并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

  • 标签: 海葵 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 先天性免疫 进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临床变化。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选患者输血前、输血后的纤维蛋白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输血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均明显比输血后,且输血1天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均明显比输血后2天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输血前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比输血后低,且输血1天后患者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比输血2天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过大量输血,患者纤维蛋白得到溶解,稀释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水平降低,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大量输血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血清尿酸、胆红素、血浆纤维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09年收治的冠心病者与健康体检者分别给予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水平的测定,统计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探讨血清尿酸、胆红素、血浆纤维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尿酸、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经比较,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浆纤维蛋白分布情况与健康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鉴于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浆纤维蛋白水平与关系冠心病的相关关系,其浓度的测定可以为临床上判断冠心病的提供参考。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尿酸 胆红素 血浆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大量输血后对纤维蛋白与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所接收的38例大手术需大量输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予以大量输血,之后对比输血前与输血后的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变化,且对其凝血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输血前后的纤维蛋白、血小板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的TT、PT、APTT指标均比输血前长,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大量输血后,其纤维蛋白与血小板水平将显著降低,且将影响到凝血功能;因此,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以避免并发的发生。

  • 标签: 大量输血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围绕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临床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需要大量输血的15例患者病例,经判定符合研究标准后纳入本次研究,研究期间主要针对患者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输血前后的变化以及患者大量输血后并发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 输血前:患者纤维蛋白水平为(4.84±0.46)g/L、血小板水平值(176.33±61.56)×109 /L;输血后:患者纤维蛋白水平为(2.09±0.90)g/L、血小板水平值(82.03±25.66)×109 /L;大量输血前后各项水平值差异明显,输血后水平值偏低,P<0.05,即检验有意义。统计患者抗凝血功能障碍、低温、枸橼酸中毒 、钾、呼吸功能不全及携氧功能障碍发生率,统计结果分别为:1(6.67%)、2(13.33%)、1(6.67%)、1(6.67%)、2(13.33%)、2(13.33%)。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大量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及血浆纤维蛋白检测与心绞痛的临床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心绞痛的78例患者与单纯冠心病不伴心绞痛的70例患者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Fib和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LG(a)和Fib可作为心绞痛患者检测的临床指标选择。

  • 标签: 脂蛋白(a)及血浆纤维蛋白原 心绞痛 临床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纤维蛋白对老年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9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肺炎严重指数分为低危组34例、中危组32例以及高危组30例。比较观察组各亚组与对照组血清CRP、PCT以及FIB水平,分析血清CRP、PCT、FIB水平对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    结果:血清CRP及PCT水平比较,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血清FIB水平比较,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 05)。   结论:血清 CRP、PCT 及 FIB 会影响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用于预测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纤维蛋白原 老年肺部感染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急性脑梗死(ACI)后血浆纤维蛋白(FIB)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ACI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38例)和非END组(98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估FIB与END的关系。将老年ACI合并DM患者分为END组(18例)和非END组(26例),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匹配调整后将年龄、性别、高血压、TOAST分类和FIB进行Logistic回归多元分析。结果136例ACI患者中,有38例(27.9%)出现END,有98例(72.1%)未发生END。136例老年ACI患者中,END组在年龄[(62.3±2.4)岁和(59.2±1.8)岁,t=2.035,P=0.044]、高血压病史(76.3%和57.1%,χ2=4.295,P=0.038)、糖尿病史(47.4%和26.5%,χ2=5.433,P=0.020)、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8.5±5.7)分和(6.1±4.6)分,t=2.548,P=0.012]、TOAST[大动脉粥样硬化(65.8%和40.8%),心源性栓塞(5.3%和10.2%),小动脉闭塞(23.7%和23.5%),其他(2.6%和20.4%),不明原因型(2.6%和5.1%),χ2=10.314,P=0.035]、血糖[(8.89±1.28)mmol/L和(7.36±1.64)mmol/L,t=6.048,P=0.000]、FIB[(3.57±1.33)g/L和(3.07±1.14)g/L,t=2.236,P=0.027]水平方面明显高于非END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FIB水平与END无关(P>0.05)。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分析44例老年ACI合并DM患者,匹配前END组患者高血压病史、NIHSS评分、FI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END组(均P<0.05),匹配后END组患者FIB水平高于非END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IB与END显著相关。结论FIB水平增高与ACI合并DM患者的END的风险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糖尿病,2型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