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乳腺X线影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10-2018.10,我院进行乳腺X线影像检查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回顾患者采用乳腺X线影像检查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并对数据作以统计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乳腺X线影像检查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0类患者的准确率为57.8%,I类患者的准确率为71.4%,其余类患者的准确率均为100%。结论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乳腺X线影像对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乳腺疾病诊断准确率较高,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临床诊断中,为提高诊断准确度,应借助其他医疗辅助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低剂量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测的1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0kV、35kV的乳腺X线摄影,对比分析2种剂量下的影响质量。结果:30kV摄像比35kV摄像的影像质高,其乳腺其中一侧的内外头尾位和斜位具有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35kV是临床进行乳腺X线摄影的最佳值,能有效降低摄影曝光量且提高摄像质量。

  • 标签: 乳腺 低剂量 曝光量 摄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诊治的两例乳腺癌患者的X线影像、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例患者中X线表现为星芒征1例、结节合并钙化1例;经病理诊断为早期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X线早期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早期乳腺癌应用线检测,能将病变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诊断方法,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对临床及早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钼靶X 乳腺癌 病理诊断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性肿瘤的X线诊断。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67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X线扫描,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查结果共发现38例乳腺纤维腺瘤、14例乳腺囊肿、9例乳腺导管乳头状瘤、3例乳腺腺病、3例乳腺增生症。其中35个病变边界清晰、21个部分边界清晰、11个边界较为模糊、乳腺钙化10例、乳腺腺体结构不对称13例、肿块周边晕征7例。结论乳腺良性肿瘤,选择采用X线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 良性肿瘤 钼靶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剂量乳腺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测的1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0kV、35kV的乳腺X线摄影,对比分析2种剂量下的影响质量。结果30kV摄像比35kV摄像的影像质高,其乳腺其中一侧的内外头尾位和斜位具有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5kV是临床进行乳腺X线摄影的最佳值,能有效降低摄影曝光量且提高摄像质量。

  • 标签: 低剂量 曝光量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在临床诊断良恶性乳房肿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科于2012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所诊断的200例乳房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X线下的征象表现,总结X线下乳腺良恶性肿块表现差异。结果在200例入选患者中,41例出现恶性肿块,占比20.5%;159例出现良性肿块,占比79.5%。恶性乳腺肿块主要表现为毛刺征、放射状或者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及细沙粒壮簇样钙化。而诊断的良性肿块则主要密度比较均,且其呈现为椭圆形或圆形,少数还存在爆米花样、蛋壳样钙化。结论X线下的影像特征在早期诊断乳腺肿块以及良恶性乳腺肿块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再配合临床触诊诊断,可以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防范奠定扎实基础。

  • 标签: 钼靶X线 乳房肿块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X线钙化特征,总结诊断经验,评价诊断效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筛选符合条件的乳腺病变133例,对比良性病灶、恶性病灶,钙化特征指标。结果133例对象,其中诊断为恶性50例,良性83例。恶性者与良性者钙化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者触诊阴性者低于良性者,恶性者与良性者形态、分布差异显著,恶性者形态粗大不均、簇状分布率高于良性者,恶性者多形性、散在率低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大不均、簇状、X线综合诊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综合、多形性诊断特异性在80%~90%,X线综合阳性预测值81.7%,X线综合诊断符合率91.0%。结论乳腺良恶性钙化的X线影像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其通过分析钙化特征,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结节 乳腺癌 钼靶X线检查
  • 简介: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隐匿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隐匿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 ,复查乳腺X线后3个月2例、6个月2例、1年1例

  • 标签: 乳腺癌钼 线诊断 钼线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乳腺囊性增生症的X线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经病理证实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54例,以肿块就诊34例,肿块伴乳头溢液13例,乳头溢液7例。肿块可发生于乳腺任何部位,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楚或不清楚,质韧,可活动。单乳或双乳多乳孔溢液乳头溢液者13例。患者常有乳房胀痛,其中31例乳房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且经前明显。年龄27~69岁,40~49岁年龄组27例(占50%),病程3天~5年不等,病程在3个月内者35例(占65%)。全部做了X线摄影,其中7例做了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结果X线平片表现本组54例,片状高密度影32例(占59.3%),密度高于周围腺体,较均匀,可有砂砾状、杆状、小弧状钙化灶,分布较散在。结节或肿块影13例(占24.1%),密度均匀,单发或多发,结节直径在0.5cm~3.0cm大小不等,边缘模糊或部分边缘清楚,形态可不规则。无异常发现者9例(占16.7%)。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表现7例做了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表现为囊肿型4例,表现为主导管轻到中度扩张,分支导管或末端囊性扩张,形态不规则,造影剂呈片状分布。囊肿伴导管硬化型1例,即既有较大导管的囊性扩张又有其他乳管及其分支变细。导管增生硬化型1例,表现为主导管轻到中度扩张,分支导管变细、僵硬,管壁毛糙,管腔内可有多发颗粒状充盈缺损。小导管腺泡囊性增生型1例,表现为终末导管扩张形成小囊,直径多在5mm以下,常多发。导管增生扩张型和小囊肿型乳腺平片检查多无阳性发现。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多种影像学表现反映了复杂多样的病理特点,X线摄影对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帮助很大。

  • 标签: 乳腺囊性增生症 钼靶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男性乳腺发育症的X线表现,提高对男性乳腺发育症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24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6.13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24例患者中,弥漫型7例,团块型9例,结节型6例,分支型2例。结论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男性乳腺发育症具有确诊意义,诊断上需与其他男性乳腺疾病相鉴别。

  • 标签: 男性乳腺发育症 钼靶X线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摄影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乳腺肿块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48.7±16.4)岁,共计135例,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摄影的结果。结果与病理结果“金标准”对比,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摄影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6%、83%)、(79%、71%),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乳腺肿块MRI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高于X线摄影。

  • 标签: 乳腺肿块 MRI X线钼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作者总结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44例乳腺癌,单纯肿块或结节23例,单纯钙化12例,肿块或结节伴钙化8例,局部结构紊乱2例,术前X线诊断40例,误诊4例。结果乳腺摄影检查能清晰显示乳腺癌的各种征象,是诊断乳腺癌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诊断 钼靶x线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X线影像在乳腺疾病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价值。方法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疑似乳腺疾病患者,其均在术前接受X线影像检查,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分别给予B超与X线影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情况。结果试验组检出率、准确率分别为98.0%、98.0%,与对照组82.0%、75.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影像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中,有助于提升检出率与准确率。

  • 标签: 乳腺疾病 钼靶X线影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我院2000~2003年采用X线摄影发现43例腋下副乳腺患者,现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3例均为女性,年龄35~55岁。每例均包括两侧腋部内侧斜位片各1张。

  • 标签: 钼靶X线摄影 腋下副乳腺 临床资料 侧斜位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X线表现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40例的X线征象中,肿块26例,钙化15例,局部结构紊乱8例,相邻组织器官改变者12例。结论X线机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乳腺内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X线片可以发现几毫米直径的肿瘤,检出率在50%左右,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X线 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