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B型超声对眼内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证实眼内异物病例的临床资料,对照B超与X线、CT的检查结果,根据术中所见异物的位置分析B超对眼内异物位置判断的准确性.结果B超对眼内异物位置的判断准确性达80%,对于异物与球壁关系的判断准确性达81.5%,高于X线,与CT接近.结论B超对眼内异物尤其是球壁异物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联合应用B超和其它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提高眼内异物诊断率.

  • 标签: 眼内异物 B超检查 诊断价值 眼内异物位置 球壁异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6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超声影像及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超声检查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超声显像特异性为42例,达到91.30%。结论超声显像对桥本甲状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结合症状、生化检查、病理检测进行综合诊断。

  • 标签: 甲状腺炎 桥本 超声显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显像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动态增强显像与X线钼靶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及特异度、敏感度进行观察。结果病理结果为良性55例,恶性32例,MR动态增强显像的诊断准确性及及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5.4%、94.55%、96.88%,X线钼靶为80.46%、81.82%、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动态增强显像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高,也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敏感度,便于临床早期检出乳腺癌,利于预后。

  • 标签: MR动态增强显像 X线钼靶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显像方法对输尿管下端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7例经手术、病理及药物排石证实的输尿管下端梗阻患者的超声显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超声显示177例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159例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最后诊断为输尿管下端结石99例,输尿管囊肿30例,输尿管狭窄17例,输尿管肿瘤10例,膀胱肿瘤浸润21例.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为93.2%(165/177).结论输尿管梗阻位置和梗阻病因不同,肾积水和输尿管的扩张程度也各不相同,超声显像对输尿管下端梗阻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输尿管梗阻 超声显像诊断 梗阻 诊断评价 病因 肾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显像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方法通过42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显像分析,明确超声特征与诊断。结果患儿腹腔均可见肿大的腹腔淋巴结,符合临床资料。结论高频探头超声能清晰显示腹腔肿大淋巴结,并确定分布位置、数目、大小与形态,为临床诊断肠系膜结炎提供影像学资料。

  • 标签: 高频超声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7例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胆囊结石通过超声来准确诊断的有352例,诊断符合率为98%,3例误诊,2例漏诊。结论分析胆囊结石的声像图特征胆囊腔内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并随体位移动而移动。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其它辅助检查结果可大大提高胆囊结石诊断符合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胆囊结石
  • 简介: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皮肤各层结构,测量皮肤厚度,使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清晰显示。其中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不仅可测量病变范围,还可以观察内部血流供应及病变周围血管的数量、走行,也可应用于指导美容手术。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皮肤病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患者共50只患眼的高频及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视网膜脱离患眼47只,完全性网脱11眼,部分性网脱36眼。47只患眼都可见玻璃体内异常光带,其中43眼光带内可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占91%。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94%。结论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视网膜脱离具有独特的诊断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彩色多普勒 能量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视网膜脱离的形态、部位、范围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对40例正常人(39只正常眼)和4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41只患病眼)进行视网膜脱离光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视网膜脱离大都具有解剖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即玻璃体暗区内见呈“V”、“Y”、“T”、弧形光带以及倒“人”字形光带等,光带后端与视乳头相连,两端连于锯齿缘或球壁(P﹤0.05)。视网膜脱离组与正常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阻力指数增高,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P﹤0.05)结论高频超声有助于确诊视网膜脱离及其形态、部位、和范围,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阻力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期间被病理证实的60例颈部淋巴结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49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6例为颈部急性淋巴结炎,2例为淋巴瘤,3例为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肿大淋巴结数目大于两个,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周围,其中出现寒性脓肿1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优势及临床价值。通过图像特点可将颈部淋巴结的表现分为四型1增殖结节型,2团块型,3寒性脓肿型,4钙化型,5混合型。

  • 标签: 超声颈部淋巴结结核声像图特点分型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正常胎儿硬腭三维超声方法及显像特点。方法对130例12-38周第一胎次健康胎儿,作三维超声的容积取样,并对其硬腭宽度予以测定。结果硬腭显像成功率为92.31%。硬腭前冠状面与正常胎儿近似,其后冠状面呈线性强回声,弧度随孕周而增大。横断面早期为片状强回声,孕中晚期呈马蹄形高回声。硬腭宽度与孕周呈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硬腭宽度=-0.543+0.014X孕龄(r=0.980p<0.001).结论胎儿硬腭三维容积采集不难,其结构、形状都随孕周增加而变化。这一图像建立,对评估胎儿硬腭连续性,完整性的产前检查与判断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胎儿硬腭 三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6例经MRI和CT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健康者为A组,96例股骨头坏死者根据ARCO分期标准分为四期4组(Ⅰ期B组;Ⅱ期C组;Ⅲ期D组;Ⅳ期E组,每组24例)。运用超声观察股骨头内血流情况以及髋关节面及关节腔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C、D、E组患者关节腔内血流流速不同程度减低,血流阻力指数不同程度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患者关节面出现毛糙、回声中断及关节间隙增宽、变窄、消失。结论超声能早期发现股骨头关节内血流改变,同时发现股骨头关节面毛糙、关节腔增宽、积液等征象,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超声显像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血流改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98例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均在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同时选取同期2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两组人员均进行超声观察后,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比较中,观察组中I期、II期、III期、IV期患者的血流速度均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流阻力指数呈现出增高的趋势(P

  • 标签: 超声显像 股骨头坏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以尿量减少和肌酐等代谢产物蓄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AKI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的特点,早期诊断并干预AKI刻不容缓,而现有生物标志物仍存在局限性。随着增强超声技术的发展,肾脏血流灌注的可视化程度逐渐提高,可以达到微循环层面。AKI早期即出现了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内皮功能的异常,应用增强超声动态可实时监测微循环评价肾脏灌注并预测其结局,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本文将探讨增强超声在AKI肾脏灌注评价及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急性肾损伤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肝癌患者使用超声诊断与CT增强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肝癌患者,46例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CT增强扫描检查,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检查和CT增强扫描检查的病灶直径分别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相差较小(P>0.05);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比CT增强扫描检查高(P<0.05)。结论超声诊断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比CT增强扫描高。

  • 标签: 肝癌 超声诊断 CT增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