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茨海默病中的护理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96例茨海默病患者展开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行各自护理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MMSE、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阿尔茨海默病 综合护理 活动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探析有氧运动对兹海默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的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对纳入参考文献进行探究。结果 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兹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兹海默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 目前对于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同时可以阻止兹海默病的发生的治疗是相对比较缺乏的,这促使我们从兹海默病的早期检测和预防方面去探索解决方法。

  • 标签: 有氧运动 阿尔兹海默病 防治
  • 简介:摘要:茨海默症(AD)是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症状是进行性记忆减退、个性和行为改变、言语功能失调、定向力和判断力减弱、自理能力减退。AD在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患病率较高,患者主要由家庭成员照顾,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本文总结了茨海默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负担的表现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减轻照顾者的负担及提高茨海默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症 家庭照顾者 负担
  • 简介:摘要茨海默病(AD)是以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不可逆死亡为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和异质性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脑屏障损害与AD发病密切相关,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被认为是AD的早期生物标志物。AD病理与血脑屏障损伤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促进AD进展,而AD的主要风险基因载脂蛋白E也参与血脑屏障完整性的调控。通过脑脊液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在体评估可发现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改变。文中简述了近年来AD中血脑屏障破坏的机制研究和检测方法的进展,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血脑屏障 载脂蛋白E类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生理病理学包括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堆积和神经纤维的缠结,以及神经炎症和神经变性。运动干预是一种有益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在AD病患者中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MicroRNA是一种短链的非编码RNA,经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MicroRNA参与大脑的正常生理过程,而失调的microRNA与AD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联系,另外运动会影响循环和靶组织以及靶器官中的microRNA的表达。因此,本综述旨在探讨microRNA在AD生理病理中的作用以及microRNA对运动干预AD的可能机制。

  • 标签: 阿尔兹海默病 microRNA 运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茨海默病(AD)是引起老年期认知障碍最常见的变性疾病,载脂蛋白E(ApoE)是公认的散发型AD的风险基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究有助于AD的预防和诊疗。本文主要对两者关系近几年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 标签: 载脂蛋白E类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摘要睡眠-觉醒紊乱(SWD)是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的常见表现,而食欲素(Orexin)对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Orexin与睡眠的关系、Orexin与AD的SWD的关系及其机制及靶向Orexin的AD治疗研究等进行论述。

  • 标签: 食欲素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觉醒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对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茨海默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精神状态和痴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精神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综合护理 精神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据报道60岁以上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为0.75%至4.69%。目前,发达国家正在传播心脏病、癌症和中风,还有痴呆症。痴呆症的表现模式是茨海默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护理 具体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在此次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针对患有兹海默病晚期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且此次研究主要使用的护理方式为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在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下,使此类病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方法:此次研究主要选取的为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该时间段内患有晚期兹海默病的患者59例,在对该59例患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护理,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此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对比。在对其进行分组时,主要使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的人数为29人且将其划分为A组,该组患者使用的护理方式主要是常规的护理模式,整个流程主要以宣传和指导为主;剩余的30人为B组,且人数为30例,对该组患者使用的护理方式主要为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与此同时,在对选取的患者进行研究护理之前,医护人员尽可能先与患者家属取得沟通,在其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在进行下一步的护理。结果:通过使用以上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护理研究后发现,两种护理方式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对于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方式的患者来说,这种护理效果会更好,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且整个研究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结论:通过以上的结果显示,在对晚期兹海默病的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效果会更好,并且在使用人文关怀的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更高,患者对整个护理过程也会更加满意。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在对晚期兹海默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尽可能的推荐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进一步提升护理的效果。

  • 标签: 晚期阿尔兹海默病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早老素(presenilin,PS)基因是家族性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致病基因。PS基因突变可以促使淀粉样前体蛋白(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加工成有毒形式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 protein,Aβ),在A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针对Aβ的靶向治疗对AD尚未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这表明可能存在其他的致病机制。近年来,钙稳态异常及其在AD中的病理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钙信号通路受PS的调节,PS基因突变的神经元中钙调节受损,导致其处理氧化应激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细胞死亡促进AD的发生。PS基因突变引起内质网钙含量的部分耗尽也会导致自噬功能受损。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PS基因突变导致的Ca2+稳态失衡会引起线粒体代谢受损及大脑网络活动缺陷。本文以钙信号通路为中心,从自噬受损、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及大脑网络活动缺陷等方面综述PS通过调节钙信号参与AD的致病机制,为AD的病因学研究及药物靶点的发现提供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早老素 钙信号 自噬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凋亡 大脑网络活动
  • 简介:摘要采用国际通用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从6 922项茨海默病(AD)痴呆诊疗的原始研究中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367项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并参考全国德菲共识调查结果,形成了17条主要推荐意见和42条次要推荐意见,供临床医生使用。(1)对于拟行AD痴呆诊断的患者,应在适当的场景中使用经过验证的本土化工具进行临床评估(2B,共识率为98.16%,下同)。(2)认知功能评估是AD痴呆诊断的首选方法,应正式评估综合认知和至少4个认知领域(2B,96.93%)。(3)在做出AD痴呆诊断前,应评估与认知障碍相关的精神行为和生活功能,通过对患者和知情者面诊,进行观察和量表评估(2B,97.55%)。(4)在AD痴呆诊断常规检查流程中,应推荐脑CT和MRI检查,在可行的情况下首选MRI头颅冠状位内侧颞叶扫描或海马体成像(2B,98.77%)。(5)当病史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AD痴呆诊断时或早发型痴呆、前驱期或非典型AD患者,应与患者或家属讨论使用PET或脑脊液或血液AD生物标志物检测,在可行的情况下将患者转诊至相关研究中心或专科中心(2B,97.55%)。(6)对于有痴呆家族史或快速进展型/非典型痴呆患者,应与患者或家属讨论使用基因检测,在可行的情况下将患者转诊至相关研究中心或专科中心(1A,98.77%)。(7)在AD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流程中,应推荐血液常规、生化和血清学检查,对潜在可治疗的认知障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2B,97.55%)。(8)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应采用以病史和检查证实的症状学特征为依据的AD痴呆诊断"核心标准"进行AD痴呆的常规临床诊断(1A,89.57%)。(9)首次就诊者或先前的纵向临床评估信息不可用或需要做出治疗选择时,应进行AD痴呆的临床分期或严重程度判断(3C,93.25%)。(10)在做出AD痴呆临床诊断时,应除外其他已知的痴呆病因(2B,98.77%)。(11)AD痴呆的治疗应遵循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结合的原则,以获得对认知、行为及功能的协同效益(3C,98.16%)。(12)对于轻中度AD痴呆,在与患者或家属充分讨论可能的获益和风险后,应首先提供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1A,96.93%)。(13)对于中重度AD痴呆,在与患者的家属充分讨论可能的获益和风险后,应选择美金刚治疗或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1A,96.93%)。(14)当中重度AD痴呆患者对胆碱酯酶抑制剂达到足够且稳定剂量而缺乏满意疗效时,在与患者的家属充分讨论可能的获益和风险后,应加用美金刚治疗(1A,98.16%)。(15)对于AD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当常规抗痴呆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缺乏满意的疗效且足以给他人或患者造成严重困扰或危险时,在与患者的家属充分讨论可能的获益和风险后,应加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B,98.77%)。(16)对于AD引起的情绪症状,可选择对认知无负面影响的5-羟色胺类药物(3C,95.71%)。(17)对于早期AD痴呆或接受常规治疗而缺乏满意疗效的AD痴呆患者,可选择或加用中医药治疗(3C,90.8%)。

  • 标签: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循证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茨海默病(AD)患者的癫痫患病率及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痴呆与变性病专病数据库中AD患者,统计AD合并癫痫的患病率,分析神经心理学评估特点、临床发作表现、脑电图特征等,并与不合并癫痫的A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在376例AD患者中11.4%合并癫痫。其中4.0%患者出现非诱发性癫痫发作早于AD确诊时间,7.5%在AD确诊后出现。AD患者中首次出现癫痫年龄为(59.8±19.9)岁,确诊为AD年龄为(62.8±6.6)岁。癫痫类型多为局灶性发作(65.1%),脑电图表现多为局灶慢波(69.8%)及局灶癫痫样放电(23.3%)。合并癫痫AD患者较不合并癫痫AD患者确诊AD时间提前8年。结论癫痫在AD患者中具有更高的患病率,癫痫可能是认知损害进展为AD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癫痫及认知损害可能对延缓痴呆进展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癫痫 阿尔茨海默病 患病率
  • 简介:摘要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和病理机制仍不明确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新近有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AD的发生和发展,且有望成为新的药物靶点。本文主要综述肠道菌群在AD病因学、病理机制以及AD治疗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医师了解和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现如今茨海默氏症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在控制发生上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管理。此次主要通过其他报道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参考报告中可以明显看出近几年我国标准痴呆的患病率在100个人里面就有6个人患病,要比以往报道中统计的数据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另外还对茨海默氏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 标签: 阿尔茨海默氏症 流行现状 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