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这天中午,歪歪探长正在办公室翻阅资料,突然手机响了。“歪歪探长,不好了,我的那葑莎士比亚的亲笔信被人偷走了……”帕里先生在电话里惶急地叫道。歪歪探长急忙赶了过去。帕里先生是一家大型商场的老板,他平常一喜欢收藏古董和名人书信,而那封莎士比亚的亲笔信是他的“镇宅之宝”,一般他很少拿出来给人看。

  • 标签: 莎士比亚 大型商场 办公室 书信
  • 简介:这部戏无人不知,几乎成了莎士比亚的代名词。莎翁把两个年轻人的恋爱残酷地放在两个世代为仇的家庭中,一开始就让它蒙上了巨大的阴影,直到最后以两人的死亡为剧终。这扼杀爱情的魔鬼究竟是什么?是人类身上先天具有的恶的因子吗?还是那不可预知的命运的意志?不管怎样,和平与互爱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人文境界。柔密欧与幽丽叶,这两个春天般的青年蔑视了一切桎梏、甚至是最狰狞的死神,毫不畏惧地奔向心中的理想。

  • 标签: 莎士比亚 英国 剧作家 《柔密欧与幽丽叶》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驯悍记》
  • 简介:摘要在其一生中,莎士比亚创作了38部戏剧,它的作品是世界文学界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戏剧、长诗甚至是他本人的身世的争议不断。最热门的争议便是戏剧,有学者甚至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事实上是出于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3),而非莎士比亚本人。本文将对莎士比亚戏剧争议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 标签:
  • 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是人类有史以来少数几个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全世界都在演他的戏,在研究他。现流传下来的莎士比亚剧作计有悲剧、喜剧、历史剧三十七部,大多取材于古代和外国的民间传说、诗歌、小说和戏剧,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莎士比亚不是第一个写这些题材的人,但他却是把这些故事写成有意义的艺术品的第一人。

  • 标签: 《暴风雨》 亨利六世 理查三世 《哈姆雷特》 第十二夜 男女主人公
  • 简介:<正>英国戏剧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出生在英格兰艾冯河畔的斯特拉福镇(Stratford—upon-Ayon),据教堂接受洗礼的登记推测,他的生日应为4月23日。他父亲是当地一个有地位的人,后来做了地区行政官。莎士比亚可能入学该镇的文法学校就读,他可能是在那里学了一点拉丁语,在他14岁时因父亲面临经济危机而辍学。关于莎士比亚的青年时代有很

  • 标签: 斯特拉福 行政官 兰艾 冯河 英格 《李尔王》
  • 简介:本文扼要介绍了Blake的《莎士比亚语言的语法》的主要内容,通过与同类著作比较,阐述了其主要特色,认为该书具有现代语法的描述性特点,体现出很强的语法体系意识。

  • 标签: 莎士比亚 语法 评介
  • 简介:本文讨论了莎士比亚三十七部剧作中130多位女性人物形象的主要类型,简要分析了莎剧女性人物形象所反映的广阔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指出莎剧艺术魅力之所在,正是由于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与典型化、生活化以及严格地按照生活的本面貌来再现现实的创作手法。最后提出莎士比亚为人类创造出如此丰富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使后人叹为观止,应该成为后人学习、研究的典范之一。

  • 标签: 莎士比亚剧本 女性形象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化
  • 简介:莎士比亚喜剧的批评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概念出发,以社会学批评为主,强调“人民性”,以及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的批评方式过渡到美学、文艺学批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莎士比亚喜剧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研究中冲破了“人性”和“爱”的禁区,将莎士比亚喜剧的主题定位于“爱”、“友谊”,强调莎士比亚喜剧对封建禁欲主义的批判和对美好爱情、婚姻的讴歌,并对莎士比亚喜剧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手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 标签: 莎士比亚 喜剧批评 文学评论 封建禁欲主义 艺术特点 创作手法
  • 简介:<正>袁昌英教授(字兰子、兰紫,1894——1973),生于湖南醴陵农村的一个乡绅家庭。父袁家普(雪庵)是一位思想先进的饱学之士,民国官员。他对女儿的教育极为重视。袁昌英幼时在家乡读私塾,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少时由其父送到长沙、上海读书,1916年毕业于上海中西女塾。其父自费送她到英国留学,一去五年。先就读于伦敦Black-heath中学,1918——1921年就读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为该校攻读英国与欧洲文学的第一位中国妇女,主修古典与近代戏剧。1921年7月以论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论文获文学硕士学位。因她是中国妇女在英国获文学硕士的第一人,当时路透社特为此发了消息,国内各大报刊随即登出,但误将姓名译为“张英女士”。此时,她已开始写文章寄回国内发表。现仅发现的一篇写于1920年的《论女子留学的必要》,响彻了五四运动时代倡导妇女解放的呼声。

  • 标签: 莎士比亚 袁昌英 中国妇女 法国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妇女解放
  • 简介:由于欧洲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莎士比亚个人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包含了浓郁的基督教思想意蕴.这种宗教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莎士比亚戏剧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优秀代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锋芒,成为一代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

  • 标签: 莎士比亚戏剧 基督教意识 历史局限性
  • 简介:洋葱般的喜剧莎士比亚在创作早期,写了很多让人捧腹的喜剧。比如《错误的喜剧》,说的是一对长相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打小就失散了,成年后却出现在同一个城市。巧合的是,双胞胎兄弟各自的仆人也是一对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于是有一场戏,两个仆人面对面,四只眼瞪得有鸡蛋般大,一个说:'哦,那不是我的兄弟,是我的镜子.'另一个说:'啊,看见你,我才知道自己长得有多英俊.'

  • 标签: 先驱中 戏剧先驱 莎士比亚戏剧
  • 简介:中国近代戏剧作家积千累万,而站在塔尖顶层的人物当属剧作家曹禺。他创作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家》等经典名剧,使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得以确立,并在中国观众的心目中深深扎根,中国的现代话剧由此走向成熟。他的戏剧深刻暴露社会问题,爱憎分明,感情炽热,善于描写悲剧人物及其悲剧性的生活内涵。曹禺戏剧主线清晰、结构紧凑、情节曲折,戏剧冲突尖锐激烈、引人入胜,具有极大的观赏性和发人深思的哲理性。

  • 标签: 曹禺戏剧 中国 莎士比亚 戏剧作家 现代话剧 悲剧人物
  • 简介:【新闻摘编】2008年4月23日,第三届中国国家话剧院国际戏剧季宣布启动,本次戏剧季的主题为"永远的莎士比亚",中国话剧人以充满戏剧性的方式向这位世界文豪致敬。启动仪式上,一幅中国收藏的神秘而珍贵的莎士比亚肖像画首次亮相。

  • 标签: 莎士比亚 国家话剧院 戏剧性 哈姆雷特 中国观 罗密欧与朱丽叶
  • 简介:莎士比亚是一位语言巨匠,他的作品中使用的词汇超出了任何一位以英语写作的作家。莎士比亚对语言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还体现在他对语言的创新能力。学术界公认莎士比亚大约创造了1500个单词,莎士比亚在创新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引进外来词;词类转换;新创词;旧词赋新义;复合词的组成。

  • 标签: 莎士比亚 词汇创新
  • 简介:<正>兰培尔蒂父子都曾经从事演唱活动,他两人也都培养了一些杰出的歌唱家,而且在这些歌唱家中,有不少人在歌唱方法方面纷纷著书立说。威廉·莎士比亚是一位从事过音乐会和圣剧歌唱的男高音,又是歌唱教师。在佛郎西斯科·兰培尔蒂的声乐论文集的序言里,曾经提到威·莎士比亚是他的一位出色的学生。大卫·毕斯汉姆是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男中音,是兰培尔蒂在米兰的学生,后来到伦敦又从莎士比亚学习。莎士比亚还是一位声乐教育史学家。他在1921年《歌唱的艺术》出版之后,又在1924年出版了著名的《歌唱简论》。

  • 标签: 威廉·莎士比亚 歌唱者 胸声区 中声区 横隔膜 歌唱艺术
  • 简介:英国旅行总是离不开戏剧和艺术,无论是福尔摩斯之旅,还是狄更斯之旅,英国成了众多文学和历史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然而,不要忘了那个对英国文艺有着创始人式的贡献的人物-莎士比亚,这个春天,是时候走入莎士比亚的英国。

  • 标签: 莎士比亚 英国 艺术 福尔摩斯 狄更斯 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