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但AML患者的总体化疗效果差、长期生存率低,提高其化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成为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目前多项研究表明,AML患者的化疗效果差和预后不良可能与AML耐药关系密切。AML耐药不仅与AML细胞自身的生物学特征相关,而且骨髓环境在AML耐药中亦发挥重要的作用。骨髓环境不但可以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以及细胞细胞的接触,保护AML细胞免受化疗药物杀伤,而且可以通过支持白血病干细胞(LSC)存活,调节相关信号通路以介导AML细胞耐药。深入探讨骨髓环境介导AML细胞的耐药机制,可为靶向干预AML细胞耐药,提高AML化疗疗效奠定基础。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抗药性,肿瘤 肿瘤微环境 间质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联合手术、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但是高危NB患儿的预后仍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NB等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针对NB的免疫疗法效果尚不及其他血液肿瘤,这可能与实体瘤复杂的肿瘤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有关。该文就NB的TME和较为热点的免疫疗法(单克隆抗体治疗、过继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进行综述,旨在让临床医生了解未来NB的免疫治疗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 标签: 儿童 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 过继细胞治疗
  • 简介:早在1889年,Paget即提出肿瘤生长的“种子一土壤学说”:器官环境(土壤)可影响特定肿瘤细胞(种子)的种植、侵袭、存活、生长。回顾近十几年的肿瘤学研究进展,不难发现:肿瘤的发生及转移并不仅仅和肿瘤细胞自身有关,肿瘤细胞的周边环境对肿瘤的生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肿瘤环境包含多种成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其中重要的一群。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微环境 结直肠 肿瘤细胞 肿瘤生长 cells
  • 简介:目的:探讨炎症环境对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氧化应激和线粒体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因正畸治疗需要而拔除的健康牙齿及慢性牙周炎患牙的PDLSCs,分组培养健康PDLSCs(H-PDLSCs)、炎症PDLSCs(P-PDLSCs)和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下的PDLSCs(T-PDLSCs)。培养7d后,采用荧光探针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线粒体及全细胞的活性氧簇(ROS)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线粒体生成及抗氧化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H-PDLSCs相比,P-PDLSCs和T-PDLSCs组细胞线粒体和全细胞ROS水平显著增加,线粒体生成相关基因ERRα、PGC-1α、TIMM13、MFN2和抗氧化基因PRDX3与SOD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ERRα、PGC-1α、PGC-1β和SOD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炎症环境显著提高PDLSCs的氧化应激水平,抑制PDLSCs的线粒体生成和抗氧化反应。

  • 标签: 牙周膜干细胞 炎症 线粒体生成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发病率更高,其治疗得益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应用。驱动基因阴性的NSCLC脑转移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是重要选择。但NSCLC脑转移驱动基因和免疫环境具有异质性,因此液体活检在这方面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价值凸显。本文旨在回顾NSCLC脑转移驱动基因及免疫环境研究进展,以及液体活检在其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肺癌脑转移患者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脑转移,肺肿瘤 驱动基因 免疫微环境 液体活检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医疗水平建设的发展也有了进步。肿瘤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TM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应激状态下的人体通常会经历一些重要的生物效应,从而损害免疫系统,各种应激反应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例如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s)等,导致肿瘤进展。由于免疫细胞对人体的多项活动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且其在肿瘤中的应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心理应激如何影响肿瘤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做一综述,旨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心理应激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影响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种新发现的CD4+ T细胞,其对维持机体生发中心活性及体液免疫平衡至关重要。近期多项研究结果表明,Tfh在T细胞淋巴瘤免疫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其在B细胞淋巴瘤(BCL)中作用的文献迄今较少。笔者通过对Tfh的分类与功能、BCL的起源及其免疫环境,以及Tfh与BCL免疫环境的关系等,对Tfh在BCL免疫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CD4阳性T淋巴细胞 淋巴瘤,B细胞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肿瘤微环境 滤泡辅助性T细胞
  • 简介:目前肝切除术仍是临床治疗肝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但肝切除术后仍有一定复发率。肿瘤环境中巨噬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能够影响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促进肝癌的侵袭和转移,引发肿瘤复发和影响患者预后。测定巨噬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对判断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巨噬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也是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肝癌 巨噬细胞 肝切除术 肝移植 复发
  • 简介:摘要肿瘤免疫环境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和研究肿瘤的免疫环境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环境中各种免疫细胞与免疫因子之间的关系,对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标签: 肿瘤 免疫微环境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ECELL自体活性细胞移植再生技术与环境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2022年我院白癜风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RECELL自体活性细胞移植再生技术与环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白癜风面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9%高于对照组90.38%(P<0.05)。治疗前,两组白癜风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癜风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ECELL自体活性细胞移植再生技术与环境在白癜风治疗中的作用显著,有效缩小患者白癜风面积,值得推广。

  • 标签: RECELL自体活性细胞移植再生技术 微环境 白癜风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从免疫细胞角度分析骨巨细胞瘤的免疫环境,明确骨巨细胞环境的免疫细胞组成,在单细胞水平探索地舒单抗治疗前后骨巨细胞瘤的免疫改变。方法自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初发骨巨细胞瘤及地舒单抗治疗后骨巨细胞瘤的手术病例中收取新鲜组织样本,送质谱流式细胞术分析,使用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降维分析将质谱流式高维数据可视化并定量,比较地舒单抗治疗前后骨巨细胞瘤的免疫细胞组成。选取部分未经地舒单抗治疗及经过地舒单抗治疗的组织进行原代体外培养并获得培养上清液,用于分析上清液对各类细胞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共15例初发骨巨细胞瘤及3例地舒单抗治疗后骨巨细胞瘤经质检合格后完成质谱流式及多色流式分析,其中男7例,女11例。骨巨细胞瘤富含T细胞及多种巨噬细胞样表型的髓系细胞,经地舒单抗治疗后巨噬细胞样表型髓系细胞比例大幅度降低而T细胞比例上升,且巨噬细胞样表型髓系细胞比例与地舒单抗治疗时间相关。骨巨细胞瘤中疑似多核破骨样巨细胞的免疫细胞亚型以γδTCR+为特征,且表达多种趋化因子受体。肿瘤中的CD8+T细胞绝大多数为活化的PD-1hiTIM-3+CD69+的T细胞。未经地舒单抗治疗直接手术的骨巨细胞瘤组织体外培养上清液能促进多种细胞系增殖,而地舒单抗治疗后肿瘤组织上清液则无该功能。结论绘制骨巨细胞瘤的免疫细胞谱图,探索骨巨细胞瘤内免疫细胞对肿瘤生长的潜在作用,为无法切除病例长时间使用地舒单抗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狄诺塞麦 细胞微环境 免疫组织化学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肿瘤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高度异质性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外泌体是肝细胞癌肿瘤环境中的重要组成之一,是一种富含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膜性囊泡,直径40~160 nm,能在细胞间进行信号传递。肝细胞癌来源的外泌体在肿瘤环境中的信息调控作用对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近几年外泌体在肝细胞癌的检测、治疗、预后中作用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聚焦外泌体在肝细胞环境生物进程中的作用,论述外泌体在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转移、上皮间质化、免疫调节以及诊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外泌体 肝细胞癌 肿瘤微环境 肿瘤检测 肿瘤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国内高发的实体肿瘤之一,尽管目前对HCC的综合治疗模式研究越发成熟,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对HCC的进展和侵袭转移研究无法突破。近年的研究发现,肿瘤酸性环境可能会推动HCC的进展和复发转移。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肿瘤酸性环境下HCC发生发展机制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微环境 机制
  • 简介:摘要代谢重编程是一种恶性肿瘤标志,指癌细胞改变代谢和营养获取模式,以满足快速增殖、侵袭与转移所需的能量及获得维持细胞分裂所需的"构建块"。当实体肿瘤暴露在低pH、乏氧和营养缺乏的环境中,使乏氧诱导因子-1被激活,其介导肿瘤细胞重塑代谢模式,即通过循环细胞内成分如清除蛋白质和脂质等底物或利用适应性的代谢重编程如糖酵解、自噬和脂代谢等获取能量。热疗作为一种基于肿瘤局部加热的治疗方法,具有多种抗癌机制与放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协同使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对乏氧环境下由乏氧诱导因子-1介导的能量代谢途径做以简单论述,同时阐述了热疗对乏氧诱导因子-1的调控机制并展望了热疗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

  • 标签: 代谢重编程 乏氧诱导因子-1 肿瘤热疗法
  • 简介:摘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一种起源于B系或者T系淋巴细胞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骨髓环境密切相关。骨髓环境是一个包含成骨细胞、基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脂肪细胞、巨噬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的复杂系统。这些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改变,而形成的异常骨髓环境,为ALL细胞提供适宜生长、增殖的空间。为了探究异常骨髓环境对ALL发生、发展的影响,笔者拟就ALL患者异常骨髓环境,及其相关细胞与ALL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 标签: 白血病 肿瘤微环境 骨髓细胞 干细胞龛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异常骨髓微环境
  • 简介:目的:研究Wnt5a在炎症环境作用下的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stemcells,PDLSCs)中的作用。方法:有限稀释法分离获取PDLSCs并进行干细胞鉴定;实时定量qPCR检测正常PDLSCs组及炎症因子组(10ng/mlTNFα预刺激24h)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实时定量qPCR检测两组成骨诱导前后成骨基因Runx2、ALP的mRNA表达水平、Wnt5a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两组成骨诱导前后Wnt5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炎症因子组与正常组的克隆形成率无显著性差异、炎症因子组TNFαmRNA表达水平IL-1β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常规培养条件下,炎症因子组Runx2、ALP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成骨诱导后成骨基因表达水平正常组显著高于炎症组,(P﹤0.05);常规培养条件下,炎症因子组Wnt5a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成骨诱导后正常组及炎症因子组Wnt5a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培养条件;WesternBlot结果示,Wnt5a蛋白表达量正常组diff(成骨诱导后)、炎症因子组undiff(成骨诱导前)、炎症因子组diff分别为正常组undiff的1.2709倍、1.8246倍、2.2176倍。炎症因子组Wnt5a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成骨诱导后两组Wnt5a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炎症因子组高于正常组。结论:在炎症环境下,PDLSCs的炎症因子表达增加,成骨能力降低,Wnt5a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Wnt5a非经典通路可能通过与经典Wnt通路的交通等参与PDLSCs炎症及破骨的过程。

  • 标签: 炎症微环境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 WNT5A WNT通路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PCa)作为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肿瘤,一旦发展为骨转移死亡率便迅速攀升,难以治愈且预后极差。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围绕骨转移环境这一"土壤"作用,就环境中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骨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免疫细胞等促进PCa骨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细胞和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癌环境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取前列腺癌组织分离培养及鉴定CAFs,分别将(0、0.25、0.50、0.75、1.00 g/L)浓度的CAFs培养液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前列腺癌PC-3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共同培养,采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各组前列腺癌PC-3细胞缝隙连接(GJ)功能,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培养CAFs,前列腺癌PC-3细胞与不同浓度CAFs(0.00、0.25、0.50、0.75、1.00 g/L)共培养后,细胞内荧光恢复程度逐渐减弱[(49.40±5.42)%、(45.36±3.23)%、(36.57±3.95)%、(29.18±5.51)%、(21.81±4.58)%,F=18.067,P<0.05],细胞GJIC水平逐渐减弱,呈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3.313、4.531、6.734,P<0.05)。同时,各组CAFs中的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23±0.065、0.641±0.084、0.425±0.078、0.314±0.067、0.267±0.059。随着共培养CAFs浓度的增加,细胞内Cx43蛋白表达水平反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7、5.084、7.589、8.997,P<0.05)。结论CAFs可下调前列腺癌PC-3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

  • 标签: 前列腺癌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靶向抑制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调控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肿瘤环境对增强效应细胞体内杀伤效应、提高NB免疫治疗效果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以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利用NB细胞注射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多柔比星(doxorubicin, DOX)2.5 mg/kg组、DOX 5 mg/kg组、多巴胺(dopamine, DA)50 mg/kg组和对照组进行药物筛选,每组20只。分别于NB细胞接种后第7天和第12天注射DOX、DA,于NB细胞接种后第14、17、23天检测比较各组小鼠瘤体内MDSC数量分布及凋亡率、T细胞周期、Treg水平和TAM分布,MDSC培养上清中Arg-1、iNOS、ROS、IL-10、TGF-β含量,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曲线。根据抑瘤效果选择抑制MDSC最佳药物及浓度。制备NB抗原特异性CTL。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DOX组、CTL组、抗GD2组、DOX+CTL组、DOX+抗GD2组和对照组进行免疫治疗对比研究,每组20只。在抑制MDSC基础上实施NB荷瘤小鼠免疫治疗,检测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曲线,对比各组瘤体中浸润CTL、颗粒酶和穿孔素表达,外周血IL-2和IFN-γ水平。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时间变化,各药物筛选组和对照组比较,MDSC增长比例显著降低(P=0.001),瘤体中T细胞增殖和对照组比较先升(P<0.001)后抑(P>0.05);TAM由M1型向M2型极化减弱;Treg水平受抑;MDSC培养上清中Arg-1、iNOS、ROS和IL-10含量和对照组比较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药物筛选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以上各指标均以DOX2.5组表现最为显著,肿瘤生长最缓慢,抑制MDSC作用最强。小剂量DOX干扰后荷瘤小鼠实施免疫治疗,和对照组比较,各组瘤体浸润CD4+、CD8+淋巴细胞比例上升,颗粒酶、穿孔素浓度上升,外周血IL-2、IFN-γ浓度上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以上各指标均以DOX2.5+抗GD2组、DOX2.5+CTL组和抗GD2组浓度相对较高。各免疫治疗组肿瘤体积两两比较,除抗GD2组和CTL组、DOX+CTL组和DOX+GD2组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DOX可作为免疫调节剂靶向抑制NB肿瘤环境中MDSC,消除免疫耐受,提高免疫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DSC可双向调节机体天然免疫和T细胞过继性免疫有关。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小鼠 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