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方式及特点,探讨了ESD的护理技术,并总结出一系列护理方法。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11例口腔粘膜白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预防组、西药组和激光组,每组37例,预防组给予预防措施治疗,药物组给予药物治疗,激光组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采用CO2激光治疗机对白斑凝固炭化治疗。结果预防组患者治愈9例,治愈率为24.32%,显效17例,显效率为45.95%,无效11例,无效率为29.73%;总体有效率为70.27%;药物组患者治愈11例,治愈率为29.73%,显效17例,显效率为45.95%,无效9例,无效率为24.32%,总体有效率为75.68;激光组患者治愈16例,治愈率为43.24%,显效19例,显效率为51.35%,无效2例,无效率为5.41%,总体有效率为94.59%。预防组和药物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激光组高于预防组和药物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粘膜白斑患者应定期行病理学检查,保证规律生活,CO2激光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粘膜白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消化道粘膜活检病理分析在纤维胃镜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8例做纤维胃镜粘膜活检,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做常规石蜡切片,以苏木素-伊红染色,行光镜检查。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0例,比例为23.44%;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例,比例为6.25%;粘膜息肉患者3例,比例为2.34%;慢性溃疡患者24例,比例为18.75%;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5例,比例为11.72%;食道慢性炎症患者4例,比例为3.13%;肿瘤患者44例,比例为34.38%。结论在纤维胃镜粘膜活检中,慢性溃疡和肿瘤是常见的病理类型,上消化道粘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开展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病理分析 上消化道粘膜 纤维胃镜粘膜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护理配合。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赴医院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本院最为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较低,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实施护理配合的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cosal dissection ESD)对消化道粘膜以及粘膜下病变具有整块切除率高,便于病理学评估、复发率低、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可达到与外科治疗相似的效果,因而对护理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合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手术全过程,还要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并与手术者形成默契的配合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内镜粘膜剥离术的护理配合,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cosal dissection ESD)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粘膜白斑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口腔粘膜白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在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口腔粘膜白斑的发病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伴有粗糙感、刺痛、味觉减退等症状,白斑容易发生于龈、舌、颊等部位,易发生癌变,舌侧缘的癌变率较高。结论吸烟及饮酒可诱发口腔粘膜白斑的发病及癌变,需戒烟限酒;口腔粘膜白斑的癌变率较高,需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标签: 口腔粘膜白斑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疾病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24例消化道疾病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临床资料,加强术前准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术中密切配合医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及时准确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潜在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结果24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2例出血,3例穿孔,经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专业细致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报告了质子放射治疗213例肿瘤患者皮肤粘膜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本组发生1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123例,2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47例,3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3例,4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0例。对出现的放射反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肿瘤 质子放射治疗 皮肤粘膜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粘膜白斑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口腔粘膜白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在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口腔粘膜白斑的发病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伴有粗糙感、刺痛、味觉减退等症状,白斑容易发生于龈、舌、颊等部位,易发生癌变,舌侧缘的癌变率较高。结论吸烟及饮酒可诱发口腔粘膜白斑的发病及癌变,需戒烟限酒;口腔粘膜白斑的癌变率较高,需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标签: 口腔粘膜白斑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方法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46例口腔粘膜白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A组(38例)、B(36例)、C(36例)、D组(36例),分别予以预防治疗、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和CO2激光治疗,比较四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吸烟量和饮酒量较大的中老年男性更易患有OLK,四组治疗总有效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D组(97.2%)>C组(83.3%)>B组(80.6%)>A组(76.3%),复发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A组(26.3%)>B组(16.7%)>C组(13.9%)>D组(8.3%),D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OLK的治疗应结合患者病情选择相适应的方法,激光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口腔粘膜白斑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复发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