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扁平湿疣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口腔粘膜扁平湿疣1例

徐青华

徐青华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中图分类号]R7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6-0106-01

患者:女、34岁,因舌尖部溃疡及咽部隆起性肿物二月,于2010年7月20日到口腔科就诊。因患者口腔溃疡及粘膜肿物同时存在,请皮肤科会诊。查病史:否认冶游史,但其丈夫半年前有外阴溃疡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舌尖部可见一约0.5厘米大的圆形溃疡,界限清楚、较深,无痛无痒。咽部可见到玉米粒大小的扁平疣状增生十余个,上覆灰白色渗出物,无痛无痒。肛门周围有大小不等扁平湿疣7个。实验室检查:USR(1:64)、TPHA(4+)。诊断:Ⅱ期梅毒口腔粘膜损害及咽部、肛门周围扁平湿疣。治疗:苄星青霉素240万,每周一次肌注。两周后检查舌尖部溃疡及咽部、肛门周围的扁平湿疣全部消失。复查:USR(1:64)、TPHA(4+),故改用青霉素钠800万,每日静脉滴注,15天后停药。2010年9月21日复查:USR(1:8)、TPHA(+)。2011年2月11日复查:USR(-)、TPHA(+)。

讨论:梅毒是常见的皮肤性病科疾病。Ⅱ期梅毒所侵害的部位广泛,但以口腔粘膜损害就诊者比较少见,尤其是咽部粘膜损害就诊者更少见。由于Ⅱ期梅毒的损害不痛不痒,在口腔粘膜损害时不易发现,同时期粘膜损害时,因其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故有较高的传染性。因此,我们在检查口腔溃疡及有口腔粘膜损害的病人时,应注意询问病史,必要时应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防漏诊、误诊及医源性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