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治疗高度近视眼方面的整体优势。方法:划分100例高度近视眼患者至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前者采取角膜板层刀制瓣(M-LASIK);后者采取飞秒激光制瓣(F-LASIK),并对比术后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方面对比呈P>0.05,但观察组术后干眼症状发生率更低,呈P<0.05。结论:M-LASIK、F-LASIK均适用于高度近视治疗,但后者有效规避了干眼症状发生。

  • 标签: 角膜板层刀制瓣(M-LASIK) 飞秒激光制瓣(F-LASIK) 高度近视眼 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 干眼症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治疗高度近视眼方面的整体优势。方法:划分100例高度近视眼患者至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前者采取角膜板层刀制瓣(M-LASIK);后者采取飞秒激光制瓣(F-LASIK),并对比术后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方面对比呈P>0.05,但观察组术后干眼症状发生率更低,呈P<0.05。结论:M-LASIK、F-LASIK均适用于高度近视治疗,但后者有效规避了干眼症状发生。

  • 标签: 角膜板层刀制瓣(M-LASIK) 飞秒激光制瓣(F-LASIK) 高度近视眼 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 干眼症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干眼症的影响。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泪液的分泌量、主观感受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干眼症状,使手术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13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患者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策。结果护理中主要的安全问题为护理人员工作不安全及手术室管理不安全;经过精心护理干预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有97.1%(132/136)患者的视力得到有效矫正。结论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能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护理安全问题 护理管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分析234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易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结果通过行使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护理达到满意效果,97.8%的患者达到术前的预期矫正视力,护理问题得到解决.结论提高护士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护理安全的认识,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是保证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安全开展的基础.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护理安全 管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9年前因近视眼行“双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男性患者因屈光不正(近视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切削角膜帽时出现气泡散逸,明确既往手术方式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右眼继续完成SMILE,左眼改为原位掀角膜瓣LASIK。术后随访双眼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希望本病例为临床开展角膜屈光手术二次补矫手术提供经验和借鉴。

  • 标签: 近视 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 激光,飞秒 角膜基质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 简介:摘要通过对角膜地形图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LASIK术前、术后角膜表面形态变化,为术前筛查病人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术中激光切削提供了指导依据,为患者术后获得更完美的视功能提供了保障。

  • 标签: 角膜地形图 LASIK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屈光不正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00%、76.92%,(P<0.05)。结论临床对屈光不正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增进疗效,且护理满意度较高,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术 护理
  • 简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治疗近视的一种方法,因其术后有较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并发症少,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角膜屈光手术,但是LASIK手术后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屡有报道。因此在行LASIK术前应详细检查周边视网膜,及时处理有潜在危险的眼底并发症,从而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我院眼科对LASIK术前所有患者常规三面镜检查眼底,对眼底检查结果做详细记录,对所有视网膜裂孔及严重变性区均予及时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底三面镜 检查结果 准分子 术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原位开窗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6月至2020年1月应用半导体激光原位开窗治疗的68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45例,女23例,年龄(52±14)岁。评估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8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92.6%(63/68),63例患者原位开窗成功并行支架置入,仅有5例因弓型复杂开窗失败,其中3例行烟囱支架置入,2例行人工血管转流。围手术期1例患者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4例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等神经系统症状,其余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CT血管造影随访提示夹层原发破口完全封闭,主体及分支支架通畅,8例(8.8%)出现Ⅰ型内漏,5例行弹簧圈栓塞后内漏消失,3例随访观察。结论半导体激光原位开窗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及安全的方法。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A型主动脉夹层 半导体激光 原位开窗 分支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主观症状缓解、角膜上皮修复、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蕨类试验的影响。方法一定时间段内抽取LASIK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眼)。术后常规给予1g•L-1氟米龙滴眼液+3g•L-1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4次,试验组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加玻璃酸钠(爱丽)滴眼液每天4次,各治疗1个月。术后1个月对患者主观症状、客观体征进行对照并评价整体疗效。主观指标包括视疲劳、模糊感、异物感、干涩感、刺痛感。客观指标包括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TestI)、角膜荧光染色、泪液蕨类试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入选病例中性别、年龄、术前屈光度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用药效果除眼视疲劳P>0.05外,其余各主观症状好转,2组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角膜染色和泪液蕨类试验2组均增加,但试验组较少,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用药后Schirmer’sTestI较用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chirmer’sTestI及2组用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安全、顺应性好,可缓解LASIK术后眼表不适症状,并对LASIK后角膜上皮及神经修复、泪液分泌、泪膜稳定性保护有一定作用,且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后未见角膜新生血管生成或加重、haze以及其他毒副作用发生。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玻璃酸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叶黄素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70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氟美瞳、玻璃酸钠滴眼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叶黄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3周、4周视疲劳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2周、第3周研究组视疲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第4周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叶黄素治疗LASIK术后视疲劳疗效确切,起效较快,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叶黄素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视疲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围手术期采用预防感染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接收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 10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采用预防感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均有一定护理效果,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患者,且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近视患者开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矫正时,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感染护理措施,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症状的几率,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围手术期 预防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围手术期采用预防感染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接收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 10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采用预防感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均有一定护理效果,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患者,且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近视患者开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矫正时,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感染护理措施,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症状的几率,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围手术期 预防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为角膜磨镶术矫治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经积极的手术治疗后,眼部健康程度明显提高。术后3~6个月随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LASIK技术是治疗PKP术后高度屈光不正的最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眼科 治疗 屈光不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胸主动脉夹层钬激光原位开窗术围术期综合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纳入从2011年2月至2019年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拟行钬激光原位开窗术的82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纳入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综合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综合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围术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满意度、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综合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情况、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胸主动脉夹层钬激光原位开窗术围术期综合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胸主动脉夹层 钬激光原位开窗术 综合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0例预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术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心理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值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社会支持量表各因子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分值均呈负相关;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神经质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呈负相关,而内外倾、精神质和掩饰性因子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无相关性.结论激光术治疗屈光不正对患者心理的影响主要以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为主,并与社会支持、神经质的个性特点有关.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不正 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