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全膝关置换治疗膝关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2年5月期间60例膝关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处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取的治疗方案为人工全膝关置换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比较对于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不同治疗措施三个月之后的患者膝关ROM角度,在开展治疗方案之前两组患者膝关功能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Lysholm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膝关关节炎患者在临床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对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治疗前,两组没有显著差异,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膝关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关节炎患者临床实施人工全膝关置换治疗方案,对于膝关功能改善效果更好。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膝关内翻畸形接受人工全膝关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纳入6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膝关内翻畸形患者;入组60例患者均接受人工全膝关置换治疗,对最终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膝关功能评分(83.84±2.82分)较治疗前(48.18±2.47分)显著升高;膝关疼痛评分(2.84±0.26分)较治疗前(7.24±0.79分)显著降低;膝关内翻角度(7.46±1.04°)及屈曲程度(0.60±0.04°)均较治疗前(44.45±7.10、13.34±4.47°)显著改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置换治疗膝关内翻畸形效果确切,可切实促进患者膝关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确保其预后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膝关节内翻畸形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0例人工膝关置换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不同的处理方法。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间,从来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试验对象,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并总结临床特点。结果: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显效患者占比最大,为80.00%。针对出现的骨质疏松、骨质缺损、骨性融合、严重屈膝挛缩畸形、全身营养状况差、免疫功能异常等情况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保障手术效果。结论:对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只要把握好适应证,掌握风湿性疾病患者行膝关置换的特点。早期行膝关置换对于提高风湿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人工 膝关节 置换术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全膝关置换是治疗膝关炎的有效方法。然而,全膝关置换后,患者经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肌力下降等问题。康复治疗对改善全膝关置换后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良好作用。本文综述了全膝关置换后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工全膝关置换中护理配合及心得。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人工全膝关置换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和膝关功能评分,并总结心得。结果:患者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5.78±1.26)分,中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后,术后6小时疼痛评分为(3.12±1.24)分、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为(2.78±0.86)分,患者术后6小时、24小时疼痛评分低于术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患者膝关功能评分(KSS)为 (67.16±3.54)分,中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后,术后患者膝关功能评分(KSS)为(75.46±3.56)分, 患者术后的膝关功能评分(KSS)明显高于术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全膝关置换手术中,应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利于患者膝关功能恢复,提高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中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膝关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行人工膝关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膝关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膝关置换(knee arthroplasty, KA)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EBSCO等中英文数据库有关膝关置换患者POD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6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PICOS原则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依据JBI循证医学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描述性研究、3篇队列研究及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 195 8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膝关置换患者POD危险因素如下:年龄{以70岁为参照,年龄>80岁[比值比(odds ratio, OR)31.22, 95%CI 10.58~92.14,P< 0.001]及70~80岁(OR 3.98, 95%CI 3.00~5.28,P<0.001);以<65岁为参照,年龄≥65岁(OR 1.12, 95%CI 1.08~1.16,P<0.001 )},合并肾脏疾病(OR 2.07, 95%CI 1.56~2.76,P<0.001)、糖尿病(OR 1.91,95%CI 1.64~2.22,P<0.001),痴呆(OR 6.00, 95%CI 1.72~ 20.90,P=0.005),精神疾病史(OR 3.90,95%CI 2.83~5.38,P<0.001)、焦虑抑郁(OR 1.53, 95%CI 1.31~1.78,P<0.001),电解质紊乱(OR 2.26, 95%CI 1.37~3.75,P=0.002)、低氧血症(OR 2.16, 95%CI 1.05~4.41,P=0.035),术后给予苯二氮类药物(OR 2.29,95%CI 2.09~2.52,P<0.001),术后及长期给予阿片类药物(OR 1.25 ,95%CI 1.09~1.44,P=0.002;OR 2.98 ,95%CI 1.38~6.41,P= 0.005)。尚不能认为低血红蛋白(OR 2.37 ,95%CI 0.67~8.45,P=0.183)是膝关置换患者POD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合并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基础代谢疾病、痴呆、精神疾病史及焦虑抑郁、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及术后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术后及长期给予阿片类药物的膝关置换患者POD风险更大,尚不能认为低血红蛋白是危险因素。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成形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骨髓水肿(BME)程度下膝单髁置换(UKA)的临床效果,探讨BME在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科收治并符合纳排标准的UKA29例(31膝)患者资料,按照术前内侧间室BME程度进行分组,收集并比较手术前后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一般资料无差异;疼痛缓解受水肿程度影响且轻度组缓解效果较好(4.10±0.71vs3.27±0.64),功能改善不受影响,术后满意度受水肿程度影响且重度组明显较低。结论:综合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分析,骨髓水肿会对单髁置换产生影响;在选择UKA手术时应考虑核磁下BME程度。

  • 标签: 骨髓水肿,单髁置换术,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患者膝关功能和相应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取在2021年4月-2021年8月期间入住医院进行膝关置换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在入院护理和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在研究过程中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两组。其中干预组主要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的术后护理,在护理以后4周内对比患者的膝关功能评分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术后膝关,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着患者其中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频率也明显降低,具备更好的康复效果,P<0.05。结论:研究结果证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更好的促进膝关置换患者术后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好的提升患者的膝关功能。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下全膝关置换(TKA)治疗膝关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膝关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髓内定位技术下TKA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计算机导航下TKA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膝关活动度、膝关功能[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功能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0.86±3.54)min]短于对照组[(76.71±3.89)min],中出血量[(116.47±8.49)ml]少于对照组[(147.16±10.57)ml],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膝关伸直度、屈曲度、HSS膝关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下TKA治疗膝关关节炎,可减少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膝关活动度与膝关功能。

  • 标签: 骨关节炎 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髓外定位技术 计算机导航 膝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膝关置换治疗膝关骨性关节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45例采用全膝关置换治疗膝关骨性关节炎的病例均来自于我院,病例采集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的膝关功能(HSS)评分、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后,患者疼痛评分下降明显,膝关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关节假体清创术治疗膝关置换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期(2020年6月-2021年5月)内,入组观察对象20例,均为膝关置换后早期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保留关节假体清创术治疗,以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涉及20名患者中,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19例患者保留假体清创术后无复发,感染孔控制率95.00%(19/20),对患者进行1年期随访,患膝关正侧位X线片复查结果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断裂、松动情况,假体周围透亮影异常表现。结论:保留关节假体清创术是治疗膝关置换后早期感染的有效手段,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势,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保留关节假体清创术 髋膝关节置换术 早期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对全膝关置换膝关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62例全膝关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人。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6.13%),(P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僵硬患者行全膝关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膝关僵硬患者分组(各组40例)探究,对照组行微创全膝关置换,观察组行单踝置换,对比两组膝关协会评分(KSS)评分、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2-SF)评分。结果:术前,两组KSS评分、AIMS2-SF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KSS评分、AIMS2-S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膝关置换可显著提高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可推广。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僵硬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骨性关节炎病人全膝关置换后疼痛护理效果。方法:将研究时间设定为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将研究对象设定为150例在我院接受全膝关置换治疗的膝关骨性关节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对患者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的疼痛(VAS)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12h,两组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试验组的VAS评分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较大的显著性(P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膝关置换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行膝关置换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膝关置换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膝关置换患者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和睡眠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睡眠质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手术部位、患病持续时间、使用止痛药物、疼痛程度及膝关功能障碍均为影响膝关置换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疼痛程度及文化程度均为影响膝关置换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影响膝关置换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疼痛程度及文化水平,临床应采取区别对待实施针对性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识别和筛查影响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并辅以专业治疗措施,以帮助患者表达自身情感及释放心理压力,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睡眠质量 因素分析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