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应用RAPD方法对海南60份野生荔枝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20个随机引物共产生165条RAPD带,DNA片段大小在200~1500bp之间,其中121条为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73.3%,并利用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0份野生荔枝可归为6类,表明种群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也为分析野生荔枝群体间及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探索了有效方法。

  • 标签: 野生荔枝 RAPD标记 聚类分析 种质资源
  • 简介: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名词说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其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林业资源在生态环境中占有主要的地位,如何能使生态环境中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 标签: 林业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生物化石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古生物化石资源对研究历史文化和生命的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对于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来讲,我国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了解我国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的现状,来发现问题,并为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 标签: 古生物化石 保护资源 历史文化遗产 对策
  • 简介:在生物多样性中,地衣是一类独特的生物.新疆地衣资源丰富,至今在新疆已定名的地衣有398种,隶属于98属;包括不完全真菌类地衣4属、4种.深入了解新疆地衣物种多样性和其生态环境及地衣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合理利用新疆的生物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 标签: 地衣 物种多样性 生态环境 应用 新疆
  • 简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胁迫已经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棉花种植区,在7月和8月棉花花铃高峰期经常出现周期性极端高温胁迫,导致蕾铃脱落,降低了产量,因此棉花耐热性种质的筛选迫在眉睫。本试验在新疆吐鲁番自然高温条件下,调查200份不同棉花种质资源的脱落率、花粉活力、叶片萎蔫程度、花粉形态、不孕子率等田间性状。然后选择29份不同耐热性种质在河南安阳种植,调查30、35、40、45和50℃离体培养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率。不同耐热性种质资源在自然高温条件下的鉴定指标和室内离体培养花粉萌发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而且不同鉴定指标间也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结合田间调查结果和花粉离体培养萌发率,将29份种质划分为耐高温型、较耐高温型、高温较敏感型和高温敏感型种质,并初步确定了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 标签: 棉花 耐热性 田间调查 花粉 离体培养
  • 简介:云南省的越橘属植物资源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通过野外调查以及标本和查阅文献,越橘属在云南省有45种,12变种,其中9种和7变种系云南特有,主要分布在海拔400~4300m范围内。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其地理分布、植物学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并且介绍了其中8个具有药用价值和育种潜力的种,同时对越橘属植物的收集、保存及利用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本文旨在为深入越橘属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 标签: 越橘属 种质资源 特征特性
  • 简介:花生果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世界性的严重病害,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及品质。通过田间自然发病对引进的77份美国资源和39份国内资源进行连续2年的鉴定,筛选抗果腐病的花生种质资源,为花生抗果腐病育种提供优异材料。结果表明:供试花生材料间的受害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两年间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据受害指数的聚类分析将供试花生材料的果腐病抗性分为高抗、抗、中抗、感病和高感病5组,该结果作为花生果腐病抗性评价标准,能够明确评价供试花生材料对果腐病的抗性。综合两年抗性表现较一致的96份种质,筛选到高抗材料2份,平均受害指数分别为16.67和21.91;抗性材料6份,平均受害指数分布在26.33-42.41之间;中抗材料32份,平均受害指数在45.19-60之间;感病材料34份,平均受害指数在60.87-74.39之间;高感材料22份,平均受害指数在75.27-83.34之间。该结果为评价花生果腐病抗性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进行花生抗病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和优异材料。

  • 标签: 花生 种质资源 果腐病 鉴定
  • 简介:我国已收集到甜高粱资源1536份,包括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国外引入品种,已于"七五"至"九五"期间相继编目入库.本文综述了我国甜高粱种质资源特性鉴定及在制糖、青贮、制酒等方面的利用概况,并介绍了甜高粱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利用方面的进展.

  • 标签: 甜高粱 编目 特性鉴定 利用 种质创新
  • 简介:新疆甜瓜地方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新疆哈密瓜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以121份新疆甜瓜地方品种为研究对象,结合按来源分组和系统聚类选择的方法,通过多重比较29个表型性状数据确定适宜的取样比例,筛选出25份地方品种为初选核心种质。在初选核心种质取样量上,人工定向补充5份优异种质和极值材料确定了核心种质,约占地方品种总数量的25%。对表型保留比例、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表型频率方差、板差符合率、均值符合率、标准差符合率等检验参数进行了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调整后的核心种质除标准差符合率降低外,其余参数均优于或等于初选核心种质,更能代表原始样品;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很好地保留了所有地方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幅度。

  • 标签: 甜瓜地方品种 新疆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
  • 简介:通过分离培养斑马纹病病原菌,人工接种鉴定不同龙舌兰麻种质的抗斑马纹病的特性。结果表明,番麻、东368、墨引6、墨引12、墨引7、墨引5、假7、马盖麻、东109、金边弧叶龙舌和兰墨引4号11份种质为高抗种质,病斑扩展速度和病情严重度可作为龙舌兰麻抗病性快速鉴定技术手段。

  • 标签: 龙舌兰麻 种质资源 抗性 斑马纹病
  • 简介:采用人工对种子饱和接种的方法,对来自我国14省(区)的6526份黍稷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筛选出高抗种质11份,占0.17%;抗病种质574份,占8.80%;这些种质均可作为我国黍稷种质遗传改良的亲本材料应用,有些丰产性和品质性状优良的种质,黑穗病高发地区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

  • 标签: 黍稷 种质资源 抗黑穗病 鉴定 评价
  • 简介: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860份玉米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玉米纹枯病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在鉴定的860份玉米材料中,没有发现免疫的材料,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的比例分别为3.49%、28.60%、26.16%、10.35%和31.40%;在农家种、群体种和杂交种(组合)等杂合体中,抗病材料所占比例较大,而自交系等纯合体中,感病材料所占比例较大,表明玉米杂合体种质资源材料中可能蕴藏着不同的抗纹枯病基因,特别是广西农家种中可能存在对纹枯病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 标签: 玉米 种质资源 纹枯病 抗性
  • 简介:对2068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面粉白度测定和高白度小麦种质子粒硬度测定。结果表明,山东小麦地方品种、山东小麦育成品种和省外引进小麦品种面粉白度值的分布范围分别为63.9~82.9、63.1~83.8和67.2~84.2。筛选出面粉白度值大于80的小麦种质342份(包括白度值大于83的种质26份),其中地方品种22份,山东育成品种(系)228份,省外引进种质92份。从高白度小麦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子粒硬度指数≥50符合高白度强筋、中强筋或中筋的种质资源18份,对培育中筋以上高白度小麦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口味和健康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麦种质 子粒 面粉白度 硬度指数
  • 简介:通过研究葛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葛根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为葛根的分子育种和指纹图谱构建提供理论依据。鉴定分析了127份不同来源葛根资源的10个表型性状,并用ISSR标记研究127份葛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ISSR标记与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表型性状鉴定结果显示葛根资源的10个性状变异大、多样性较好。利用ISSR标记获得多态性条带109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5.73条、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0.2085、平均Shannon's指数0.3378,最远遗传距离为0.46。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将127份资源聚为两大类,群体结构分析和PCoA分析结果类似将127份资源分为2个亚群。GLM分析发现3个与茸毛性状关联标记,MLM分析未发现与表型性状关联的标记。本研究收集的资源遗传多样性较好,葛根分子标记聚类结果与地域关系不大,综合GLM和MLM关联分析结果,本试验未发现与表型关联位点。

  • 标签: 葛根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 简介:对重庆地区的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野生百合资源17种(含变种);分析了野生百合资源在重庆地区的分布特征和资源现状;初步评估了重庆地区野生百合资源受威胁情况及其综合价值,并提出保护和利用建议。

  • 标签: 野生百合 资源调查 受威胁现状 综合价值 重庆
  • 简介:茶陵普通野生稻在恶劣的环境中进化获得了许多栽培稻不具有的优良性状,是栽培稻品种遗传改良可以利用的优异种质资源。从野生稻中发掘和利用优异基因是当前水稻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茶陵野生稻种质资源评价及其抗病、抗寒等优异基因的研究利用情况,探讨了茶陵野生稻在今后水稻育种研究中的利用潜力,为更好地利用茶陵野生稻提供依据。

  • 标签: 茶陵野生稻 种质资源 光合特性 抗病基因 抗寒基因 遗传标记
  • 简介:韭菜是我国重要的葱蒜类蔬菜之一,在人们的膳食中起到重要作用。韭菜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创新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和大宗蔬菜同类研究比较相对落后。本文从韭菜种质资源研究、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方面,综述了韭菜种质创新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韭菜种质创新研究的对策。

  • 标签: 韭菜 种质创新 现状 对策
  • 简介:以239份大豆品种资源为试材,研究其子粒中全磷和无机磷含量的差异表现,分析大豆子粒中磷含量水平,并筛选高全磷、高无机磷资源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供试239份大豆品种子粒中的全磷、无机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分布范围分别为全磷6.24~9.56g/kg,无机磷0.12~0.37g/kg;平均含量分别为7.78g/kg,0.20g/kg;无机磷与全磷含量的比值为1.39%~4.94%,平均为2.56%。同时,筛选出子粒中高全磷、高无机磷含量的大豆品种各5个,其中品种洋黄豆、高家营黑豆、绿75、郭柳条青、大毛角为高全磷材料;品种8012混-1、黄豆、白露快、平顶黄、黑大粒为高无机磷材料;

  • 标签: 大豆 子粒 全磷含量 无机磷
  • 简介:采用反复干旱法,研究了自国外引进的15份胶质苜蓿种质材料苗期抗旱性差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来源胶质苜蓿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苜蓿抗旱鉴定指标归纳为地下生物量因子、生长发育因子、地上生物量因子、根系因子、胁迫指数因子5个主成分,其中根冠比、地下生物量胁迫指数、根冠比胁迫指数、株高、叶面积、根长/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胁迫指数、侧根数、叶面积胁迫指数等11个指标与胶质苜蓿抗旱性关系密切;根据隶属函数平均值的大小对15份胶质苜蓿种质资源抗旱性进行了排序。通过该方法旨在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种质资源

  • 标签: 胶质苜蓿 苗期 抗旱性 评价
  • 简介: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上的生物资源不断地减少甚至消失,世界各国认为生物中有着大量未开发的遗传资源,对于提高目生物的品质有着而不可代替的作用,纷纷将目标定在生物遗传资源上.为了实现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达国家以其自身的科技优势,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物遗传资源进行抢夺.本文从保护生物遗传资源的必要性出发,接着阐述了遗传资源在保护利用以及惠益分享中的原则和制度.

  • 标签: 遗传资源 惠益分享 保护利用 国家主权 事先知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