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涉及骨前部的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36例42足涉及骨前部的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男28例33足,女8例9足;年龄19~63岁.平均40.2岁。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0足,Ⅲ型27足,Ⅳ型5足。42足均经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进入,采用解剖重建钢板或锁定钢板固定,未予植骨。术后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结果31例36足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2个月(9~25个月)。以患者最近一次临床随访为准,优11足,良22足,一般3足,优良率为91.7%。结论为最大程度地保留骨周围关节的功能,要注重恢复骨前部的正常解剖形态,尤其是骰关节面的平整和骨的外侧长度,并进行稳定固定。

  • 标签: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跟骰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0例为对照组,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30例为观察组,应用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等级评分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的疼痛等级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骨骨折,可以比较明显的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治疗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7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治疗。结果给予全部患者6个月左右随访,本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采用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治疗骨骨折,可有效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大限度恢复足部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跟骨骨折 解剖接骨板 加压螺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方案。方法选取于在我院就诊的骨骨折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锁定内固定治疗。结果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情况对比,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Maaryland评价对比,实验组实验组总优良率为97.02%,对照组总优良率为80.00%,P<0.05。结论采用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骨折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卧床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使得患者能够早日愈合,此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形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使用“Y”形骨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53例64足,采取骨外侧入路,35足采用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病例总体优良率达85.9%。结论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骨关节内骨折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切口设计、植骨、准确复位及坚强固定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跟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切开复位骨板治疗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本院接诊的30例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1例为对照组采取经皮闭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另19例为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骨板治疗。结果对比治疗优良率,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比骨折愈合时间、Bolher角、Gissane角方面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骨板治疗骨骨折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跟骨板 跟骨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骨关节内骨折约占骨骨折的65%~75%。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可导致一系列问题,最终造成足部功能障碍。即使精心治疗也会有部分患者遗留功能障碍。本文综述了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 标签: 跟骨 骨折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通过文献整理与逻辑推理等方法对痛症的病因进行探讨,根据学者对各种痛症病因的观点看法及解剖部位对痛症病因重新进行梳理分类,以期能够解释痛症临床症状以及指导临床对痛症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跟痛症 病因 解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夹加撬拨复位治疗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0年6月一2013年7月收治骨骨折31例35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18一71岁,平均37.5岁,按Sanders分型II型17足,III型9足,IV型9足。受伤至手术时间0一10d,平均6.5d。采用骨夹加撬拨复位。结果术后伤口28例I期愈合,3例II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和螺钉外露。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7个月,术后Bohler角及Gissane。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28足,良5足,可2足,优良率94.3%。结论骨夹加撬拨复位治疗骨骨折是种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跟骨骨折跟骨夹撬拨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骨骨髓炎伴溃疡或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估。方法1999年2月~2005年6月收治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骨骨髓炎伴溃疡或皮肤缺损17例患者采用清除病灶,根据死腔部位及大小选择设计不同的带血管蒂肌皮瓣或皮瓣填允覆盖,一期消灭死腔,改善局部血运,覆盖创面,并于皮瓣覆盖的上、下部分别将冲洗及引流管置入原死腔部位进行持续冲洗治疗。结果全部患耆获得3个月~3年(平均25个月)的随访,术后移植组织全部成活,骨髓炎无复发,足跟部皮瓣外形良好,13例感觉恢复好,耐磨擦能力尚可,能够负重。结论组织移植并持续冲洗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单、供区损伤小、成功率高和疗效好等优点,是治疗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骨骨髓炎伴溃疡或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骨髓炎 跟骨 组织移植 持续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骨骨折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皮撬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优5例,良7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85.2±11.8)min、(156.4±19.6)mL、(14.6±2.8)d;对照组分别为(97.3±13.5)min、(162.1±18.9)mL、(21.2±3.7)d;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股骨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对骨经典扩大外侧L形入路进行改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应用改良扩大外侧L形入路对81例89足(8例双侧)骨关节内骨折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并与同期采用经典外侧扩大L形入路的3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30.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其中改良组平均(84.37±12.22)分,优良率为83.2%;经典外侧扩大L形入路组平均(81.72±13.91)分,优良率为81.3%。两组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值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4,P〉0.05;Х^2=0.009,P〉0.05)。两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及腓肠皮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入路不仅具有经典扩大外侧L形入路的各种优点,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外侧动脉及相伴行的腓肠皮神经,有效预防了术后皮瓣坏死、感染、切口不愈合及术区皮肤感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骨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于2011年-2015年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骨骨折患者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骨骨折具体治疗方案差异以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及观察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骨骨折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A组判定优良患者33例,B组判定优良患者39例,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度与并发症评估比较,B组显著优于A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骨折患者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经过30多年的观察与实践,认为骨“骨刺”是子虚乌有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骨刺”。所谓“骨刺”是骨骨嵴的侧影,与跟下疼痛并无关系。疼痛的真正原因是无菌性炎症。切除“骨刺”的治疗方法不可取,它会破坏足弓,对人有害而无益。

  • 标签: 跟痛症 跟骨&ldquo 骨刺&rdquo 追踪随访X光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