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工业城市共同构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条主旋律.建国后中国依次经历了非城市的工业过程,弱城市的工业过程,正在建立工业城市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其中关键的环节是通过新型工业之路,建立以现代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和装备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进而拉动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第二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的持续推进,为城市奠定经济基础.其次,城市进程将有力拉动市场扩张,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效市场空间.为此需要加快制度创新:简化、降低城市设置标准,赋予国民以自由迁徒权,建立公平公正的人口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滚动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提高城市对主导产业R&D投入,关注贫困等.

  • 标签: 新型工业化 城市化 互动机制 装备产业 制度创新
  • 简介: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是目前我国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工业城市的特点对农村劳动力过剩有重要的影响。更多还原

  • 标签: 城市化 工业化 农村 劳力过剩 对策
  • 简介:“九五”时期,广西城市进程稳步发展,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充分发挥了城市经济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 标签: 九五计划 广西 城市化 发展 对策
  • 简介:加速人口集聚,推进城市进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集聚人口这一生产要素,促进绍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摆在人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 标签: 城市化 绍兴市 中国 浙江 人口集聚 生产要素
  • 简介:上海、北京、浙江三个高收入省区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3年的46.43%、48.16%、50.16%下降到2007年的40.28%、35.21%和41.63%,浙江、北京农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7年比1993年分别增长约175.59%和182.98%,高于同期辽宁、陕西与河南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约135.48%、170.58%和155.41%(见表2)

  • 标签: 低收入省区 农村消费 消费城市化
  • 简介:在社区组织对村民基本生活的保障上,  (一)社区保障是城中村社区组织的一种必然选择  城中村社区保障与福利体系的建构,  (二)城中村社区保障的特点  社区组织是社区保障实现的主体与载体

  • 标签: 保障城市化 城中村社区 城市化意义
  • 简介: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问题研究,(4)陈浩.1996.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人口研究

  • 标签: 中国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 简介:农村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社会,  农村流动人口是当今中国城市社会中最大的非正规就业群体,  城市的社会排斥是造成农村流动人口不能认同城市社会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农村流动人口 城市化问题 流动人口城市化
  • 简介:契约模型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和利用上形成委托-代理关系,    中央政府从地方政府农地非农化的行动中获得效用,而地方政府推动农地非农化所带来的收益b(i)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是有益的

  • 标签: 中农地 农地制度 制度地方
  • 简介:可参见刘海岩《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王笛《近代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史明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  虽然本领域的研究只被视为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一项内容,而没有宽泛到整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

  • 标签: 中国城市化 人口流动 城市化研究
  • 简介:可参见刘海岩《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王笛《近代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史明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  虽然本领域的研究只被视为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一项内容,而没有宽泛到整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

  • 标签: 中国城市化 人口流动 城市化研究
  • 简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工业城市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并利用因素分解模型定量测算出工业城市对陕西省能源消费变动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的短期纠正力量并不很强;现阶段工业城市对陕西省能源需求的影响作用比较小,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能源需求不会成为制约陕西省工业城市进程中的瓶颈。在当前条件下,建立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城市推进模式和新型工业道路是陕西省降低能耗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

  • 标签: 工业化 城市化 能源消费 协整分析 因素分解模型
  • 简介:村转居社区 新居民 休闲方式,1.村转居新居民休闲活动的现状分析对于村转居新居民和市民的休闲活动,3)安居方式对村转居新居民休闲活动的影响无论在征地前、后

  • 标签: 中村 休闲方式 城市化进程
  • 简介:迁移和流动研究开始迅速发展,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以及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包括环境移民、开发移民、水库移民、婚姻迁移、跨国迁移和流动等

  • 标签: 中国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 简介:迅速的城市给当代西非国家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源于殖民地时代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原因是最高决策层将发展投资的绝大部分投入城市而忽视农村的发展;首都与其它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别过分悬殊;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形成,原因是资本密集型工业未能有效吸收涌入并滞留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上述影响使西非国家形成了过分不公平的发展局面。

  • 标签: 城市化 二元结构 不公平
  • 简介:这些都使得中国与西方的资源消耗无法进行简单对比,本文集中分析中国经济与工业成长过程的内外部资源条件,199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率从1985年的36%下降为24%

  • 标签: 三农问题出路 中国城市化 前景三农问题
  • 简介:而人口学者对人口迁移与城市的研究,陈浩.1996.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人口研究,辜胜阻等.1998.中国自下而上的城镇发展研究.中国人口科学

  • 标签: 中国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
  • 简介:据民和调查队住户调查年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衣着消费逐步从低档、耐用型向高档、成衣型转变,服饰品种、规格更加齐全,衣着消费趋于时尚。

  • 标签: 衣着消费 农村居民 时尚 城市化 住户调查
  • 简介:文章从人口与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城市滞后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认为仅仅通过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来遏制消费需求的萎缩是难以生效的,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从人口方面着手。

  • 标签: 消费需求 城市化 老龄化 人口问题 中国 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