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的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与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类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浙江省 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分析2004—2013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特点和规律,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建议。方法对2004—2013年吉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检验。结果2004—2013年吉林省共报告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1起,中毒1622人,死亡25人,病死率1.54%,高发季节是第三季度,致病因素由高到低依次是植物类(31起)、不明原因(15起)、化学物质类(9起)、细菌类(5起)、动物类(1起)。植物性中毒事件中城市豆角中毒发生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毒蘑菇中毒发生率高于城市(P〈0.05)。结论吉林省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是植物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是食物中毒事件中引起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食物中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分析 吉林
  • 简介:目的分析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一起吊浆粑食物中毒事件,鉴定引起中毒的致病因素。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采集的4份食物样品参照GB/T4789.29—2003进行微生物常规培养,对其中分离的疑似目标菌株进行VITEK2COMPACT生化鉴定和16SrRNA序列比对,并对样品进行动物中毒试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样品中的米酵菌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分离的3株食源性致病菌的16SrRNA序列比对和VITEK2COMPACT生化鉴定结果均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gladioli),均可产毒使小鼠死亡,且样品中米酵菌酸含量超标,产毒量最高达9.67mg/kg。结论该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污染吊浆粑,产生大量米酵菌酸所致。从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该菌株应为我国命名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Pseudomonascocovenenanssubsp.farinofermentans)。

  • 标签: 吊浆粑 食物中毒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毒素 米酵菌酸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 简介:背景一:中粮入主蒙牛2009年7月6日,国内最大食品业央企中粮集团,联合厚朴基金入股蒙牛20%,中粮成为蒙牛大股东。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食品行业最大一宗交易案,总价值61亿港元。原大股东董事长牛根生等人持有蒙牛乳业的股权降至15.18%,

  • 标签: 中国乳业 三聚氰胺 蒙牛乳业 事件 食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