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战略部署,广西定位为"速生丰产用材林重点建设省区",作为商品林建设的重要基地,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广西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文章在分析广西商品林建设现状、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发展广西商品林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 标签: 商品林 分类经营 林业产业 广西
  • 简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生态文明史,而环境史则是生态文明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德意志民族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仅蕴藉了丰富的生态思想理念,也积累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和环境治理经验,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其中,德意志民族在环保运动方面也留下了许多鲜明独特、深邃丰富的思想理念和实践内容,为世界环保运动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战,德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过度消耗引发大量环境问题,环保运动随之兴起,并愈演愈烈,从而导致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环保运动的全面爆发,并很快汇入到声势浩大的世界环保运动洪流中。由此,德国环境保护进入到一个全面综合治理的阶段,环境立法、宣传教育也随之进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九十年代,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事业为德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迎来了契机,尤其是参与制定国际环保协议以及对其严格的承诺遵守,为德意志民族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形象。鉴于此,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二战德国重大的环保历史事件为题材,以自然、环境、技术和日耳曼人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主线,串联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战后德国环保运动发展轮廓。研究好这些内容,总结战后德国在环保方面的成败得失,对当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可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生态文明时代 二战后 德国 环境运动
  • 简介:阐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更新政府部门宏观管理观念,到群防群治、人人参与、强化服务意识、加强队伍建设和防火责任制等工作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

  • 标签: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森林防火
  • 简介:英国舆论现在广泛要求居民区附近有更多的林木,林业政策也很明确,要以此为主导方向。英国林业委员会和北爱尔兰林务局的大部分森林资产,现在均分布在居民可及的范围内。按面积计,英格兰66%、苏格兰86%、威尔士91%、北爱尔兰90%以上的森林分布在这一范围,但现有森林并不能满足90%以上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

  • 标签: 森林建设 英国 后工业 社区 景观 复苏
  • 简介:2005年2月9日,欧盟发表了旨在制定新的防止地球气候变暖国际框架的欧盟战略,把目光盯在了防止地球气候变暖对策的《京都议定书》2008~2012年第一承诺期失效以后的2013年。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战略目标 欧盟 失效 气候变暖 2005年
  • 简介:10月27日,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园林学会共同举办的“首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首都园林系统的100多名园林专家、学者以及科研、设计人员在认真总结奥运绿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奥运时代”首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 标签: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北京市 奥运 减速 北京园林学会 管理中心
  • 简介:设置4种施肥方式:竹腔施毛竹增产剂BNP、竹蔸施尿素、竹腔施BNP+竹蔸施尿素、竹腔施植物生长调节剂GGR,不施肥为对照,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雪灾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竹腔(蔸)施肥,可以明显提高毛竹林立竹数和平均胸径,促进雪灾毛竹林尽快恢复;连续施肥3年,毛竹林立竹数和平均胸径分别较对照提高16.8%和5.6%。不同施肥方式比较,以竹腔施BNP+竹蔸施尿素效果最好,其次为竹腔施BNP和竹蔸施尿素,而竹腔施GGR则对毛竹胸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几种施肥方式均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毛竹林 竹腔(蔸)施肥 雪灾 林分生长
  • 简介:60年不遇的连续强降雨,使海南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给农户带来严重损失。为切实做好灾恢复生产工作,努力把亲民、爱民、为民的理念落实到恢复农业生产工作中,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省林科所服务站在指挥中心带领下于2010年10月15日率林业专家组到达文昌市蓬莱镇,开展灾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

  • 标签: 灾后重建 林业系统 农户 农业科技服务 苗木 农业生产
  • 简介:2008年春天我国南方发生的严重雨雪冰冻天气对毛竹林造成严重危害,作者调查了富阳区毛竹林的受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受灾毛竹林恢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竹林受灾程度与其所处的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竹林地土壤厚度等环境因子以及毛竹林林分结构密切相关,其中海拔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2)不同施肥处理对毛竹林恢复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在试验的几个处理中,以在高海拔(500m)区使用大剂量施肥(生物肥料160kg/667m2和复合肥40kg/667m2)和在低海拔(300m)区使用小剂量施肥(生物肥料100kg/667m2和复合肥20kg/667m2)的新竹产量为高,每年产量分别达到2243.3kg/667m2和2258.3kg/667m2,分别比对照增加65.4%和63.3%;3)高海拔地区的毛竹林因受损严重,在适当施肥其新竹萌发量比低海拔地区的要高,但立竹直径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

  • 标签: 施肥处理 雨雪冰冻灾害 毛竹 恢复生长
  • 简介:林业正在经历由“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的过程,如何减少采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何规范采伐更新技术逐渐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的焦点。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岛东林场真正坡松树采伐现状,阐述采伐作业对更新的影响,提出更新管理措施,为林农进行采伐作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岛东林场 松树 采伐迹地 更新管理 措施
  • 简介:我国在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和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但农村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并且又产生了一些新问题、突显了一些隐性问题.笔者以江苏为例,论述了税费改革我国农村的不稳定因素与可行性对策.

  • 标签: 农村 税费改革(税改) 稳定
  • 简介:在黄河夺淮以前,由古泻湖分裂留下的大大小小的湖泊如硕项湖等,曾密布于广阔的江苏淮北平原,众多的湖泊之间又有密如蛛网的若干天然河道如泗水、沂水、沭水相沟通。黄河夺淮,浊水溃泛于江苏淮北地区,湮塞湖泊,打乱了原有的自然水系,极大地改变了江苏淮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直接导致了江苏淮北地区河道的淤平、古泻湖群的消亡。

  • 标签: 黄河夺淮 江苏 淮北平原 泻湖
  • 简介:前言1838年,Schwann和Schleiden提出了所谓的细胞全能性理论,认为细胞原则上能够自发地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该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的基础。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首次进行了分离的植物叶肉细胞的培养,虽然没能获的成功,但为现代的组织培养工作打下了基础。1939年,Nobecourt,Gautheret和White成功地获得了第一个真正的植物组织培养。此后,该领域有了很大发展,

  • 标签: 组织培养 杨树组织 愈伤组织 毛白杨 外植体 再生植株
  • 简介:以未萌发的腋芽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对树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未萌发的腋芽是最佳的外植体,MS+6BA1.0mg/L+NAA0.2me/L为最合适的增殖培养基;将产生的不定芽转到1/2MS+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良好,移栽存活率达80%以上.

  • 标签: 树莓 组织培养 腋芽 茎段
  • 简介:沙塘林场是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办实验林场,现有经营面积1176.8公顷,以培植木材为主的发展空间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传统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难以实现经济的跨跃式大发展。因此,沙塘林场一方面进行招商引资和扩大现有木材加工企业规模,利用精细木工机械进行科研、生产,推进木制品配件标准化、系列化、集约化生产,发展高效木材加工业;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地理、行业优势和原有的种苗、木材和木制品销售网络,由原来以培植木材为主的生产型林场转变为木材和木制品加工与流通的“店”,

  • 标签: 实验林场 加工流通 木材加工业 集约化生产 木制品加工 产业
  • 简介: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施行。此次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完善证据制度。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全部诉讼活动涉及证据的收集、审查、举证、采信、排除、同定等问题,实际上都是围绕证据的收集和运用展开的。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制度做出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规定。这对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案人员须认真解读其中内容。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证据 修改 解读 侦查工作 办案人员
  • 简介:“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已经或即将期满,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评价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新形势下,我国林业重点工程的项目评价研究工作严重滞后于现代林业建设的需求。为此,在分析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评价的涵义、意义,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评价存在工作权威性欠缺、评价指标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匮乏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立法、制定办法、完善体系、健全机制等建议,以及构建的方法,旨在为我国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评价工作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林业 重点工程 项目后评价 对策
  • 简介:结合当前集体林权改革现状及常见问题,阐明林地经营属性变更之前开展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规避林权改革带来的生态风险,实现资源与效益双赢。

  • 标签: 集体林权 改革 生态风险 影响评价
  • 简介:拉丁美洲民间社会对政府发展进程的逐渐排斥,反映出南半球发展的衰竭正在许多层面和范围发生.“发展替代”只是众多“增长”框架中的一种模式,认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将经济活动限制在地球生物物理的界限内.拉丁美洲发展替代运动的出现,可以作为民间社会对四种相关的政治、社会、经济进程的反应:资源榨取发展模式的扩展及其消极影响;进步政府的醒悟并提出了发展替代方案;区域一体化面临的挑战;区域地缘政治以及巴西作为区域霸主的崛起.在草根阶层中逐渐形成的好生活、榨取主义、本土化居住举措(团结经济等)等替代性建议取得的进展,正在超出草根阶层的范围.随着这些方案进入学术界与政界,原本以价值、原则、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创议转变成技术与政策建议.拉丁美洲发展替代运动与其他区域性进程和方案的融合,表明地方政府超越国家语境把它们的问题根源追溯至全球系统.尽管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实施障碍,发展替代对于变革当今发展模式和全球经济的嵌入式假设、结构、进程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潜能.

  • 标签: 南半球 后增长 拉丁美洲 发展替代 榨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