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倡抗感染临床药师参与会诊,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全院会诊,通过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参与制定个性化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结果和结论:临床药师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临床科室的认可。合理用药必须有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师必须加强回访工作,及时评估用药疗效;临床药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用药综合分析能力。

  • 标签: 抗感染 临床药师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药学服务
  • 简介: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别名】副肾素【药理】对α和β受体都有激动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皮肤粘膜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但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则扩张,此外,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作用。

  • 标签: 药物 抢救 胃肠道平滑肌 血管收缩 心肌收缩力 心肌耗氧量
  • 简介:目的总结该院自动药品分包机使用经验,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对该院自动药品分包机在各环节中的使用经验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自动药品分包机使用过程中未发生因加药原因产生的错误,但因机器原因出现的包药错误频率较高;处方审核、药品核对环节采取措施,可排除部分安全隐患.结论在处方审核、加药、药品核对等环节规范操作可确保安全用药,机器维护方面仍需加强.

  • 标签: 自动药品分包机 使用经验 用药安全
  • 简介:目的研究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病案举例方法,选择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患者禁食10d,再次予以饮食后出现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及水谷不进现象,患者难以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为患者进行大承气汤化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d后,患者腹胀消失,大便通畅,胃气得保,能够顺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结论中医胃气理论能够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在重症治疗中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为中西医结合开辟了全新的路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胃气理论 重症治疗 使用
  • 简介: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蔗糖铁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信息系统(HIS)2016年1月至12月所有使用蔗糖铁注射液的住院病例,对患者-般情况、临床诊断、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9例患者蔗糖铁注射液使用基本合理,其中不合理应用主要为贫血类型未明确诊断、用法用量不当及溶剂品种选择不适宜等情况.结论医院临床使用蔗糖铁注射液时,需强化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的监测,甄别贫血类型,对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方可使用该药.

  • 标签: 蔗糖铁注射液 住院患者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调查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和改善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成都市4所高校1600名大学生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抗菌药物未经处方使用行为发生率为41.94%(648/1545),大学生抗菌药物未经处方使用行为与其所学专业和家庭所在地显著相关(P〈0.05)。结论成都市高校大学生抗菌药物未经处方使用发生率较高,且用药频繁,需对高校大学生开展抗菌药物知识的专项宣讲教育,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高校大学生群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 标签: 高校大学生 抗菌药物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IS系统抽取西安市中心医院2016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住院患者病例,分析其消耗情况;每月抽取100份病例,共1200份,评估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风险因素,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注射用泮托拉唑的用药频度最大,兰索拉唑粉针的使用金额最高;1200份病例中,不合理处方694例,不合理率为57.83%,无指征预防用药的问题最为突出。结论: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现象较多,需加强监管与干预,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应激性溃疡 合理用药 住院患者
  • 简介:自1990s开始,抗凝治疗便被证明可有效预防房颤患者的缺血性华中复发。抗凝药相关出血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很少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是否能够从治疗中获益。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抗凝药 高龄老人 复发 预防 抗凝治疗
  • 简介:背景与临床问题已有研究发现,长期规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与结直肠癌(CRC)的发病风险降低有关。这些药物在治疗中的使用时机与预后的关系尚未明确。针对诊断前NSAIDs规律用药与患者生存之间的相关性,既往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

  • 标签: 结直肠癌 NSAIDS 阿司匹林 使用时机 规律用药 过渡阶段
  • 简介:目的:调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病人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31例哮喘/COPD门诊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用药信念、装置使用评分等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装置使用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变量分析提示,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与装置使用评分(P〈0.01)、用药信念(P〈0.01)、是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P〈0.05)和急性发作次数(P〈0.05)密切相关。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指标仍然与装置使用依从性密切相关(P〈0.05或P〈0.01)。结论:哮喘/COPD病人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不理想。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使用吸入装置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哮喘/COPD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吸入装置 用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TKIs)后的耐药机制,疗效指标以及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本文分析了1例服用吉非替尼耐药后行EGFRT790M基因检测呈阳性的肺腺癌晚期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通过相关基因检测及查阅文献,探讨其耐药机制,腹泻处理和质子泵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方案。结果: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腹泻原因选择了最佳给药方案,最终使患者癌细胞及腹泻情况得以控制。结论:临床药师从多角度全面分析了EGFRTKIs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GFR-TKI T790 吉非替尼 AZD9291
  • 简介:目的:评价药学干预对围术期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围术期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药学干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治疗,药学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和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第5天的平均体温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结果:药学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围术期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药学干预组患者术后第5天平均体温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药学干预方式提高了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合理使用率,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药学干预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预防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药物限定日剂量法在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5年度门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品种,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和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门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位列第一,其中DDDs排序第一均为头孢呋辛钠。结论:2015年度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基本合理的,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监管,以全面推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限定日剂量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南京市二、三级医疗机构采购、使用抗菌药物的变化情况。方法:调取2011~2015年南京市28家二、三级医疗机构药品数据,利用Excel2010和SPSS20统计软件,分析各年度抗菌药物采购金额、使用频度、品种数量、给药途径等指标。结果:二、三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差异。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以后,多项指标得到改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金额比例均值从25.03%下降到16.89%,平均使用品种数量从58.14种下降到42.07种,使用品种趋于集中。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合格的医疗机构数量从4家增加到12家。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比例,各级别、各类别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均保持稳定。2014年起部分指标有反弹趋向。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医疗机构需进一步补弱固强,发展整治成果。

  • 标签: 抗菌药物 二、三级医疗机构 采购金额 用药频度 品种数量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众多,包括二甲双胍、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以及α-糖苷酶抑制剂、尽管上述药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各种降糖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局对比结果尚不明确,尤其是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

  • 标签: 磺脲类药物 临床结局 META分析 双胍 促分泌剂 二甲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病区专项整治后近3年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下一步的抗菌药物管理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提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类汇总,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usedensity,AUD)、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病原学送检率、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结果:2014—2016年我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7.24%、44.32%、41.25%,呈逐年下降趋势;AUD分别为33.35、34.45、34.21DDDs/(100人·d);治疗性用药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44.94%、55.35%、59.76%,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46.75%、55.35%、66.06%,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100.00%、93.10%、93.33%;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30.18%、22.45%、28.63%;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663.30、678.56、855.00元,呈增长趋势。结论:专项整治后我院病区抗菌药物应用指标大部分符合卫生部要求,但抗菌药物目录尚需调整,抗菌药物知识培训需有针对性地开展,抗菌药物监控系统的建设也需加强。

  • 标签: 专项整治 病区 抗菌药物 现状调查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PDCA循环管理规范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0~3岁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出院病历为非干预组(200例);2015年1月~2016年8月0~3岁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出院病历为干预组(291例),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给予评价。结果非干预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67例,预防用药比例为33.50%(67/200);干预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7例,预防用药比例为2.41%(7/2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时机的合理率、24h停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例明显降低,不仅促进该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对遏制细菌耐药、节省医疗费用和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DCA 循环 婴幼儿 腹腔镜 内环口高位结扎术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提供依据。方法:通过HIS系统统计该院2016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数量和金额,以用药频度为指标,分析用药合理性。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每月上、中、下旬每周一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采用EXCEL软件逐张录入处方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专项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结果: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使用麻醉药品12种,精神药品11种,共计23种。全年使用量和使用频次最高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分别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阿普唑仑片。处方点评共收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1642张,确定不合理处方共计373张,占比22.72%。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相关规定(23.32%)、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20.91%)、无适应证用药(15.55%)。结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需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及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以确保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 标签: 麻醉药物和精神药物 用药频度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