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33岁。皮损主要表现为累及躯干、双侧腋窝的褐色斑疹、斑块、结节,病程1年。系统查体正常。外周血示多克隆高球蛋白血。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以成熟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浸润的浆细胞CD3,CD20,CD79a,CD38,CD138,κ和λ轻链均(+)。诊断:皮肤浆细胞增生

  • 标签: 浆细胞增生症 皮肤 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水源性肢端角化是一种由水诱发的极为罕见的皮肤病,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披露[1],国内文献报道极少。笔者临床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角化症 肢端 水源性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主因左手中指近端指间关节两侧梭形肿胀伴皮肤增厚、粗糙5年,于2011年4月2日来我科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中指近端指间关节两侧肿胀,周围皮肤逐渐增厚、粗糙,但无关节疼痛,手指关节活动正常。近1年有局部反复摩擦病史,未予诊治。患者既往体健,家族

  • 标签: 厚皮指症 局限型
  • 简介:瘙痒是引起人搔抓的一种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皮肤科患者就诊最多的原因。瘙痒可以在炎性疾病、代谢疾病、感染、内分泌紊乱、精神疾病、肿瘤、药物等情况下发生。在皮肤病中最常见于皮炎、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皮肤瘙痒等。

  • 标签: 瘙痒症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主因面部、四肢起褐色斑片3年,于2013年11月25日就诊。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内侧起皮疹,自行外用'卤米松'后疗效不明显,皮疹逐渐发展至四肢,遂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行皮肤病理检查后诊为'汗孔角化',先后予'维甲酸、雷公藤多苷、秋水仙碱、沙利度胺、环孢霉素、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口服,外用'尿素软膏、卤米松、地奈德、他克莫司'等,病情无明显改善,遂来

  • 标签: 汗孔角化症 浅表播散型 病例报告
  • 简介:1范围本《共识》规定了皮肤瘙痒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本《共识》适用于皮肤瘙痒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本《共识》适合中医皮肤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中医科、中医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 标签: 皮肤 瘙痒症 专家共识
  • 简介:注射美容是指应用经皮注射的方法,把特定的注射物注射到目标位置以达到年轻化、美丽化效果的一种医学美容手段。注射美容最常用的两类制剂是A型肉毒毒素和透明质酸类填充剂。A型肉毒毒素用于额前、眼周、口周和颈部区域的除皱,以及面部形态不对称和面肌抽搐的治疗;透明质酸类填充剂用于矫正皱纹和凹陷、美化面部器官及调整面部轮廓。虽然已有的报道显示两类制剂在注射美容方面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不可忽视对其使用后并发的防治。

  • 标签: 注射美容 A型肉毒毒素 透明质酸 并发症
  • 简介:报告1例巨大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患者男,因头皮结节、斑块28年就诊,病理检查示:真皮浅中下层密集或散在分布团块状深蓝色钙盐沉积,周围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管周少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诊断为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

  • 标签: 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 病理 诊断
  • 简介:背景:汗孔角化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疾病,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后天获得两种形式。许多病例报道和系列研究都认为免疫抑制与该病发生有关。据作者所知,仅有5例骨髓移植后发生汗孔角化的报道。结果:作者报道5例骨髓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后1~13年内诊断为Mibelli汗孔角化。5例患者中4例的原发恶性肿瘤为白血病,第5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白血病患者的汗孔角化发生于缓解期,而第5例的汗孔角化发生于淋巴瘤复发期。结论:汗孔角化可发生于骨髓移植后。作者报道的5例是医学文献报道例数的2倍,且骨髓移植后发生汗孔角化的发病率可能比先前公认的要高得多。由于已有报道指出皮肤癌与汗孔角化相关,对骨髓移植受者发生的汗孔角化进行仔细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骨髓移植患者 汗孔角化症 移植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白血病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蓝科肤宁治疗小儿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3岁的小儿间擦疹患儿1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蓝科肤宁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15min。对照组采用锌氧油均匀涂于患处,每日2次。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分别为90.27%与66.17%,试验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蓝科肤宁湿敷治疗小儿间擦疹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好。

  • 标签: 间擦疹 小儿 蓝科肤宁 锌氧油
  • 简介:线技术美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美容手段,在改善面部、体部皮肤的质地和松垂老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也越来越成为医美行业关注的焦点。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就埋线美容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的区别,以及各自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处理分类论述,力求给施术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埋线提升 面部年轻化 埋线美容 并发症
  • 简介:背景:糖皮质激素诱发的脂肪组织肥大源于脂肪过多,一般无症状,其发生率常被低估。作者报道了1例发病部位和主要症状都很罕见的纵隔脂肪过多。病例报道:1例46岁的肥胖症女性,体重达90kg,因患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深部狼疮病和皮肌炎)自2002年开始接受治疗。曾口服糖皮质激素,1mg/(kg·d),开始治疗2个月后患者出现胸痛、仰卧位加重的静止性呼吸困难、锁骨下区胸部水肿以及颈部肿胀。胸部X线检查显示纵隔所有水平增宽。胸部CT扫描显示脂肪过多遍及整个纵隔,无其他异常情况或心包积液。迅速降低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至10mg/d,并给予系统性抗疟药物,逐渐使症状得到缓解。患者的纵隔脂肪过多稍有缓解2个月后接受胸部扫描。讨论: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应众所周知,尤其是Cushing综合征。脂肪过多近来多见报道,不同轴区都受到影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15%发生于纵隔部位。这种症状较眶部和硬膜外少见。虽然像本例患者一样通常无症状,但也可表现为焦虑症状而给诊断带来困难。诊断检查可选择CT扫描或MRI。中止或减少使用激素后的复原情况不能肯定,通常是逐渐的。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治疗 脂肪过多症 系统性 纵隔 罕见 CUSHING综合征
  • 简介:收治11例偏离性手淫异物患者,采取去除异物治疗,并进行性健康教育。结果显示11例患者均取出异物,无明显并发发生,成功戒掉了偏离性手淫习惯,说明长期科学的性健康教育,对防治偏离性手淫异物是必要的。

  • 标签: 手淫 异物症 性健康教育
  • 简介:孕育子孙、繁衍后代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类孕育生命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由于当今社会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不孕的发病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于不孕的治疗也是摆在我们面前沉重而严肃的话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西医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其效果如何,本文对中西医不孕的治疗效果进行一次对比,希望能够对各位同仁的理论和临床做出一定的帮助.

  • 标签: 不孕症 中医 西医 对比 优势
  • 简介:不射精在临床上属于男科的疑难病之一,因其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案,也困扰着很多男科医生,而李海松教授发挥中医的优势,运用“微调阴阳法”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认识不射精的中医发病机制,并提出温肾活血法治疗法则,特此总结以期为治疗不射精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标签: 温肾活血 不射精症 理论探讨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因“双手足背部散在白斑、褐色斑7年”于2010年8月16日就诊。现病史:患儿自2岁时开始双手足背出现散在黄褐色斑点及色素减退斑,随年龄增长,皮疹逐渐增多、扩大,无自觉症状,夏季皮损加重,色素更深。

  • 标签: 色素异常症 遗传性
  • 简介:目的报道1例臂桡侧瘙痒,并回顾文献,学习该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变化及治疗,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臂桡侧瘙痒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预后,并复习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老年男性患者,近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前臂瘙痒,夜间较重,不能忍受。皮肤科情况:双前臂外侧散在暗红色粟粒大小坚实丘疹,大片褐色色素沉着。患者既往颈椎病多年,颈椎X光片示颈椎退变,C5-C6椎间隙狭窄。颈部核磁共振成像(MRI)示C3-C7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以C5-C6为著。诊断:臂桡侧瘙痒。治疗:0.1%他克莫司软膏(商品名:普特彼软膏)2次/d外用。2周后瘙痒明显减轻,1个月后皮疹消失,无瘙痒感,停药,3个月随访暂无复发。结论臂桡侧瘙痒发病可能与颈椎退变相关,治疗可选择外用他克莫司软膏。

  • 标签: 臂桡侧瘙痒症 颈椎病 他克莫司
  • 简介:眼部外形关系到美容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多数单睑者,由于眼裂小,上睑皮肤下垂臃肿,给人疲惫、呆板、无神的感觉,而重睑者则给人以活泼有神的印象。因此,重睑术在增加容貌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睑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报道1例高脂蛋白血Ⅲ型黄瘤病。患者,男,42岁,广东人。因肘膝部、手掌出现黄色扁平斑块半年。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病理检查真皮中、下部可见较多的泡沫细胞浸润。诊断符合高脂蛋血Ⅲ型黄瘤病。

  • 标签: 高脂蛋白血症 黄瘤病 泡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