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半球性病变癫痫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90例半球性病变(包括Rasmussen脑炎、巨脑回、围产期脑出血后遗症、脑炎后遗症、血管闭塞后遗症、脑面血管瘤)病种、范围、部位,癫痫采用的手术方式及决定或影响手术方式的因素。结果90例共采用4种手术方式,其中74例采用改良解剖大脑半球切除、10例采用保留运动区的大脑半球切除、3例采用分次的半球切除、3例采用半球离断。其中改良的解剖大脑半球切除中有62例采用经纵裂胼胝体侧脑室入路切除方式、12例采用经中央沟侧脑室前后分块切除。病例随访3个月-8年,癫痫控制情况根据Engle评分,Ⅰ级73例、Ⅱ级12例;Ⅲ级5例。结论综合考量磁共振病变特点、症状学及脑电图定侧定位和脑功能评价结果,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能够取得很好的癫痫控制效果、最大程度的保护脑功能、减少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癫痫 大脑半球切除术 手术方式
  • 简介:中超声作为一项中影像技术,具有实时动态、安全无创等特点,可帮助者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为研究脊髓脊柱疾病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中超声在Chiari畸形、脊髓肿瘤、椎管狭窄等脊髓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ARNOLD-CHIARI畸形 脊髓肿瘤 椎管狭窄 超声检查 术中
  • 简介:颈动脉内膜切除(CEA)是为了改善脑血液供应,预防并治疗因颈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动脉管径狭窄〉70%)而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的外科手术方法,亦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和完全闭塞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方法。随着麻醉及中监测技术的提高。颈动脉内膜切除麻醉的重点已从单纯满足手术需要发展到中神经功能的监测与保护:一、麻醉方法的选择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患者是行局部麻醉还是全身麻醉,至今仍存争议。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局部麻醉方法患者神志清醒,仅需通过简单的临床判断即能够监测到脑灌注状态:

  • 标签: 麻醉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微血管减压治疗的45例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中责任血管、术后疗效、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发现责任血管为椎动脉4例,小脑后下动脉13例,小脑前下动脉25例,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术后34例(75.6%)症状即刻消失,11例(24.4%)仍有不同程度面肌痉挛症状。术后出现面瘫3例,听力下降2例,脑脊液耳漏1例。随访1~4年,症状消失41例(91.1%),仍有面肌痉挛症状3例(6.7%),症状消失后复发1例(2.2%)。结论微血管减压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式,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疗效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神经内窥镜具有手术定位精确、可靠、手术伤道小,术后康复快的特点.通过微型摄像及高清晰显像系统将手术野的图象及时显示于电视屏幕上,也为手术者提供了常规手术难民以窥见的视角,扩大了野,从而为某些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条件.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神经内窥镜手术1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16例病人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血管造影,中植入自膨式支架,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成功植入自膨式支架16个,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损害,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开通且无明显狭窄.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能安全有效地解除颈动脉狭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意外 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扣带回毁损治疗海洛因精神依赖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4例海洛因成瘾病人术前行美沙酮脱毒治疗;之后采用MRI定位立体定向扣带回毁损,在双侧扣带回前中1/3交界处射频制造毁损灶;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和帮助其回归社会.结果均顺利接受了治疗全过程,无明显并发症.随访半年,2例病人无复吸;1例术后1个月内偶有复吸,其后无复吸;另1例病人术后4个月起复吸.操守较好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明显缓解,海洛因渴求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双侧扣带回毁损治疗海洛因精神依赖,安全、近期有效;可能与精神症状的缓解有关,长期效果有待随访.

  • 标签: 扣带回 物质相关性障碍 立体定位技术 戒毒
  • 简介:目的报告94例丘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初步结果.方法用Fischer公司生产的ZD定向仪,在CT扫描直接定位下确定靶点.用N-50射频仪,双极射频针插入并毁损Vim核,温度75℃,时间90s.毁损术后常规行MRI检查.结果89例一侧毁损,5例双侧毁损.震颤和肌强直缓解率达100%,但对运动迟缓无效.近期复发率6.4%.并发症:癫痫发作1.1%,嘴唇和手指麻木17.0%,暂时的轻度的构音障碍33.0%,一过性呃逆6.3%运动迟缓加重2.0%.结论丘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的震颤和强直有显著效果,它是消除帕金森病震颤的最佳手术选择方式.术后应采用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及进程.

  • 标签: 帕金森病 丘脑毁损术 PD 手术方法 丘脑 VIM核
  • 简介:本文就我院1994年1月到2001年12月收治的55例脑膜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脑膜瘤 外科手术 麻醉
  • 简介:颈动脉狭窄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分离、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和放射性损伤等,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业已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carotidendarterectomy,CEA)能够显著降低中到重度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对于无症状重度狭窄患者,CEA也有一定益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carotid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在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CEA的一种替代治疗手段。

  • 标签: 有症状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血管成形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自拟中药汤剂灌肠联合太宁栓纳肛治疗慢性直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大足区中医院收治的慢性直肠炎患者76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太宁栓纳肛对照组(n=38);和采用自拟中药汤剂灌肠联合太宁栓纳肛治疗治疗的观察组(n=38)。治疗1周后,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析其不良反应和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灌肠联合太宁栓纳肛治疗慢性直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自拟中药汤剂 灌肠 太宁栓纳肛 慢性直肠炎 临床效果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总结经口咽齿状突切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齿状突压迫延髓及上颈髓腹侧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颅底凹陷4例,颅底凹陷伴Chiari畸形2例,颅底凹陷伴寰枕融合1例,下斜坡及齿状突后结缔组织增生1例,多种畸形复合2例。均采用经口咽入路齿状突切除减压手术。结果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9例,因频发呼吸骤停而自动出院1例。术后随访9例,随访时间0.5~5年,未出现头痛、头晕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论经口咽齿状突切除是治疗齿状突压迫延髓及上颈髓腹侧病变直接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畸形 颅颈交界区 经口咽入路 齿状突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延髓显微血管减压(MVD)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3例病人,他们都曾经接受过3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血压均没有被很好地控制.术前经头DSA、MRI检查,提示左侧延髓腹外侧区有血管压迫,均进行了Ⅸ和Ⅹ颅神经入脑区的MVD,并且对术前术后的血压及激素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3例病人术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下降.结论有这样一组原发性高血压,他们的高血压与延髓腹外侧的血管压迫有关,而且可能通过延髓MVD被治疗.

  • 标签: 延髓显微血管减压术 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手术疗效以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血管减压的96例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均能见到血管压迫面神经根出脑干处,均为动脉血管压迫。术后68例症状完全缓解,26例明显减轻,2例手术无效;其中有1例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是面肌痉挛的有效治疗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中责任血管的识别以及减压棉片的放置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条件下中实时超声导航进行微侵袭脑内血肿清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急诊手术病例36例,诊断包括自发性和创伤性脑内血肿,所有病例在清除血肿前进行中实时超声导航定位,手术在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结果36例术后复查结果提示血肿清除彻底,无残留血肿。GOS预后评分,良好29例,中残4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中实时超声在急诊脑内血肿清除中应用能够更好的定位血肿,为选择合理的皮层切口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 标签: 脑内血肿 手术 超声导航
  • 简介:  序言  本共识文件由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临床专家共识文件(CECD)专项工作组发起,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血管医学和生物学协会(SVMB)、介入放射学会(SIR)以及美国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学会(ASITN)共同完成.本文件旨在提供有关颈动脉支架成形(CAS)现状的权威观点.……

  • 标签: 颈动脉 支架 共识
  • 简介:因严重颅脑损伤增多和大骨瓣开颅[1]的推广,术后额颞顶颅骨缺损病例不断增多.我们于2000年8月至2003年10月共行颅脑损伤术后巨大颅骨缺损成形13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骨缺损 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骨瓣成形在后颅窝手术中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后颅窝开颅的患者行骨瓣成形,其中后颅窝硬膜外血肿6例,髓母细胞瘤2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3例,小脑星形胶质细胞瘤2例。结果所有行后颅窝骨瓣成形的患者术后无长期发热、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后颅窝骨瓣成形保持了颅骨的完整性,有效地减少了传统手术的并发症,避免了术后颅骨缺损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影响。

  • 标签: 后颅窝 骨瓣成形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颞肌成形在颅骨成形治疗颅骨缺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11例因颅骨缺损行颅骨成形的临床资料,中行颞肌的充分游离,并成形、固定。结果术后1个月行颞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6月;病人双侧颞部对称,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颞前区塌陷及颞肌下坠畸形,无明显颞肌萎缩,颞肌功能保留。结论颅骨成形中进行颞肌成形,可以有效恢复颅骨缺损处颞部的外形和颞肌功能,进一步完善颅骨成形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成形术 颞肌成形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