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ICU是急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场所,病人病情复杂,瞬息万变.ICU每个护理班次之间的交接班对病人的治疗及护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健全,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对ICU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防止因交接班不清造成的护患纠纷,我们实施了科学规范的床边交接班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 标签: ICU 管理方法 床边 自我保护意识 急危重病人 交接班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的手术路径的改进方法。方法对56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成两组。实验组22例,采用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侧脑室枕角穿刺、耳后路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早期CT检查,发现实验组脑室明显缩小者占86.4%,脑室内导管位置满意者占9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发现,实验组导管阻塞1例(4.5%),对照组导管阻塞9例(2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手术方法可能优于传统分流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 手术路径 脑积水 额角穿刺 耳前路径
  • 简介:2012年我院泌尿外科采用了医护同组排班模式,即相对固定的护士对应嘲定的医疗小组,与该医疗小纰负责相同的病人,完成病人的所有治疗和护理工作,并在查房时随同该组医生一起查房。这种排班模式不仅直接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加强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观念,而且有效减少了病人及家属的咨询次数及呼叫次数,让护士把更多的时间还给病人,从而提高了医、护、患三者满意度。

  • 标签: 泌尿外科 医护同组排班 满意度 护士专业水平
  • 简介:我院将以"哮喘专科门诊管理治疗-哮喘宣教中心管理-家庭自我管理"为基本结构的哮喘儿童综合管理模式应用于学龄期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管理,使患儿的肺功能水平、用药依从性提高(P〈0.01)。通过实施哮喘儿童综合管理模式,由医疗机构对患儿进行主动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水平。

  • 标签: 哮喘 儿童 综合管理模式
  • 简介:我科完善、改进了系列骨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包括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常规、标准和流程,反复培训,过关考核;制定骨科疾病临床护理路径并实施;设立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并评价效果,加强现场管理,规范干预行为等。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预防骨科专科并发症发生的护理干预指标合格率,有效降低专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科 专科并发症 护理干预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评价北京市试点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效果。方法:依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规范》及《北京市"规范护理服务,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标兵"工作方案》自行设计检查表,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了申请参加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的36家医院,58个病区,一级护理危重症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患者174例,进行了评价。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4个月后,试点医院的总体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基础护理到位率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成效显著,护理人员在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应重视专科疾病的护理及对病人的健康教育。

  • 标签: 优质 护理服务 评价
  • 简介: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在人体内含量丰富且参与许多生命活动的调控。MiRNA在血小板形成、mRNA调控、蛋白合成及激活各个过程均有特异性表达,如miRNA参与调节巨核细胞的生成、分化和血小板激活通路等。许多研究试图进一步阐明miRNA与血小板活性的关系,为寻找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微RNA 血小板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最早报道于1857年,发病率较高,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然而有关CSDH产生和演变的机制至今不能诠释,临床上也缺乏统一的手术模式,再次手术率一直较高。

  • 标签: 临床路径 慢性硬膜下血肿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教育培训,实施医护分组同管患儿,建立肠造口家庭照护目标、整体护理实践流程以及工作制度,对52例肠造口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让家庭参与到医疗护理全过程。结果:52例患儿家庭照顾能力评价均合格,家庭护理期间未出现因造口并发症而返院治疗的情况,造口闭合术前各项化验及检查指标正常,符合手术要求。结论:"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可提升肠造口患儿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感,符合家庭对促进儿童健康的需求和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儿童 肠造口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开颅手术中两种方法封闭额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术中额窦开放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照组85例病人接受标准额窦关闭法封闭额窦,观察组104例病人接受自体带蒂骨膜封闭额窦。通过比较病人术后脑脊液漏、额窦炎以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评估两种方法处理术中额窦开放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颅内感染及额窦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92%、2.88%,明显低于对照组12.94%、11.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6)。对照组病人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2.35%,观察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结论自体带蒂骨膜封闭额窦是一种快速、有效、可靠的封闭额窦方法。

  • 标签: 开颅手术 额窦 开放 额窦 封闭 并发症
  • 简介: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使护理质控形成运作体系后,分别从流程、奖惩、管理细节等方面人手对放疗科病历中的护理文书进行管理。实施护理质量自控管理放疗科病历后,放疗科病历中的护理文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其原因为护士的团队意识、责任心和慎独精神的提高。

  • 标签: 护理质量自控 护理文书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normalpressurehydrocephalus,INPH),又称Hakim—Adams综合征,是指脑室有扩大而脑脊液压力正常的交通性脑积水综合征。其主要特点为典型的三联征(痴呆、步态障碍和尿失禁)、腰穿压力正常、CT或MRI显示交通性脑积水。自1965年INPH被首次提出至今的40余年里,分流手术被广泛应用,判断患者是否能从分流手术中获益的价值尚不确定。本文对预测INPH患者分流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正常压力脑积水 分流手术 手术效果 特发性 术前评价 交通性脑积水
  • 简介: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为5个层次进行消毒供应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培训形式以岗位培训为主、多样化方式相结合。经过两年培训实践,各层级护士专科理论成绩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科技能培训后考试成绩合格率为100%。因此,建立分层次、分级别的培训,可优化培训资源、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符合消毒供应专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人员 分层培训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病房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0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式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心理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服务效果、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等,均明显占据一定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焦虑症临床治疗的病患,开展心理的护理干预,能提升病患治疗及护理服务效果,改善病患的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干预 改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478呼吸法"对改善耳鸣患者失眠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因耳鸣出现失眠的患者8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教授"478呼吸法"辅助睡眠。干预2个月后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早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患者睡眠恶化情况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结论:针对耳鸣患者实施"478呼吸法"辅助睡眠,能够显著改善耳鸣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478呼吸法 耳鸣患者 失眠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木桶原理"对护理人员强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根据"木桶原理"制定全员化及个体化培训制度,具体内容包括:邀请著名教授讲课,广泛发动QC小组活动;礼仪服务规范培训;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技术轮训;人文素养培训等.结果全院年终护理工作与服务态度满意度调查达987%;有7项科研课题获市卫生局立项,有5项技术革新参加首届佛山发明创新成果展览;2002年全市医疗系统综合目标大检查护理方面获第一名,2003年获第二名.结论应用"木桶原理"强化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 标签: “木桶原理” 护理人员 强化培训 个体化培训 全员化培训
  • 简介:目的总结术中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的经验,分析监测结果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IV型和Axon公司的EpochXP型监测仪,共对661例手术患者进行了术中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其中听神经瘤220例,颈动脉狭窄237例(249侧),颅内动脉瘤64例,脑干肿瘤21例,其他桥小脑病变47例,垂体瘤45例,颈静脉孔区肿瘤12例,侵犯海绵窦肿瘤15例。结果通过诱发肌电图、EEG、SEP、ABR、F-VEP及MEP的监测,可以准确判断颅神经的位置或脑实质的功能状态,颅神经的监测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颅神经的损伤,长束功能监测可以提供神经系统的整体功能状态,如脑供血的情况、功能区脑灌注状态。结论术中神经功能的监测,对神经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减少了手术的风险。使用得当可降低手术的致残率,应该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规工作。

  • 标签: 术中监测 诱发肌电图 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室管膜瘤的疗效。方法X刀治疗12例手术残余室管膜瘤患者,其中WHO分级Ⅲ级4例,Ⅱ级6例,Ⅰ级2例。3例在X刀治疗前或后接受了20Gy分割外照射治疗。X刀中心剂量17.8~28Gy,边缘剂量9~16Gy。结果平均随访28个月。1、2、3年的无瘤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7%、33.3%、25.0%。半数无瘤进展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X刀对颅内术后残留室管膜瘤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直线加速器 放射疗法 室管膜瘤
  • 简介:目的:观察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随访对母婴家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及新生儿80对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3-8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及新生儿80对作为实验组;两组产妇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前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对照组行出院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实验组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随访;比较两组产后会阴或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急性乳腺炎发生率、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并统计两组新生儿黄疸、脐带脱落延迟、尿布性皮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后急性乳腺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黄疸、脐带脱落延迟、尿布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进行随访可有效改善母婴家庭护理效果,减少产褥期母婴并发症发生,促进纯母乳喂养。

  • 标签: 母婴健康管理 护理站 母婴家庭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索通过提高ICU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方法。方法:围绕ICU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通过对22名ICU护士进行1年的减轻工作压力、个性化指导、及时反馈与评价、开展形式灵活的培训、激励与营造学习气氛,提高主观能动性方法的实施,观察实施前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理论知识、医护患合作、沟通技巧的满意度变化。结果:实施后与实施前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ICU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法的实施,其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该方法可能为持续提高ICU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ICU护士 主观能动性 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