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肥胖是经济发达地区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支持这两个均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最近一项对473例哮喘患儿进行的为期12个月的RcT研究‘’’发现,45%的哮喘患儿超重或肥胖。另一项对17994,

  • 标签: 儿童支气管哮喘 肥胖 经济发达地区 慢性疾病 哮喘患儿 环境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75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加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观察1组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加入5%盐水,观察2组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加入10%盐水,观察临床效果。3组雾化疗程5~7d,出院7~10d随访(包括电话随访)。结果观察1组与观察2组在喘憋、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能有效缩短病情治疗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高渗盐水 治疗应用 雾化吸入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采用开放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0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雾化吸入组和肌内注射组进行对照研究。(2)50例雾化吸入组的婴幼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7d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果与干扰素肌内注射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雾化吸入组患儿1~7d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或哮鸣音消失时间均优于肌内注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能快速控制临床症状,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好,可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肺炎 药物疗法 干扰素 治疗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 儿童 学龄前
  • 简介:目的评价支气管镜检查灌洗术在不同类型呼吸衰竭(呼衰)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于PICU住院并行支气管镜检查灌洗术的呼衰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行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前后血气变化、胸部x线(CT)改变及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表现。结果60例呼衰患儿进入分析。ARDS组11例和非ARDS组49例;非ARDS组中I型呼衰亚组11例、Ⅱ型呼衰亚组17例和单纯高碳酸血症亚组21例。①60例患儿支气管镜下均可见黏膜粗糙、水肿。分泌物增多ARDS组8/11例(72.7%),非ARDS组19/49例(38.8%);气管狭窄16例(均为非ARDS组);通气不良ARDS组2/11例(18.2%),非ARDS组7/49例(14.3%);黏膜糜烂ARDS组5/11例(45.4%),非ARDS组2/49例(4.1%)。②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因诊断43.3%(26/60),ARDS组和非ARDS组分别为27.3%(3/11)和46.9%(23/49)。③51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术前和术后胸部X线(cT)检查,ARDS组以实变影、磨玻璃影和支气管充气征为主;非ARDS组以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和肺充气不良为主。非ARDS组和ARDS组胸部X线(cT)有效率分别为87.5%(33/40)和0。④58例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术后较术前血气分析改善41例,其中ARDS组3/11例(27.3%),非ARDS组38/47例(80.8%)。⑤ARDS组和非ARDS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7.3%(3/11)和93.9%(4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I型呼衰亚组、Ⅱ型呼衰亚组和单纯高碳酸血症亚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9%(10/11)、94.1%(16/17)和95.2%(20/21),与ARDS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①ARDS患儿不宜行支气管镜检查灌洗治疗术。②非机械性梗阻的非ARDS呼衰患儿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有效。③呼衰患儿病因不明时可行支气管镜检查协助病因诊断

  • 标签: 支气管镜 重症监护室 呼吸衰竭 儿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