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在对中度持续哮喘的治疗中比较各治疗方案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5名中度持续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吸入激素(ICS)+抗白三烯(LTRA)、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ICS+LABA+LTRA治疗。经过在3个月的治疗比较各治疗方案控制等级、有症状人数及肺功能(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FEF25、FEF50、FEF75)改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ICS+LABA+LTRA和ICS+LABA组各观察指标均较1CS+LTRA组好(P〈0.05),其中前者对于改善小气道功能效果最好。结论对于中度持续哮喘ICS联合LABA治疗优于ICS联合LTRA治疗,其中三者联合疗效最好,提示对于中度持续哮喘ICS+LABA疗效欠佳时可加用LTRA治疗。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舒利迭 孟鲁斯特 辅舒酮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与不同病情程度评价指标之间相关。方法连续纳入60例OSAHS患者和50例非OSAHS患者,检测血清Nesfatin-1浓度,并通过疲劳度评分和Epworth嗜睡度量表(ESS评分)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结果OSAHS组患者血清Nesfatin-1(12.5±2.2μg/Lvs.3.7±0.6μg/L,P〈0.001)、AHI(30.3±8.6次/小时vs.2.9±0.2次/小时,P〈0.001)和Tmax(39.6±7.4svs.3.6±0.3s,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LSaO2(70.2±11.6%vs.93.6±5.5%,P〈0.0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OSAHS组患者ESS评分(16.2±4.2分vs.4.1±0.9分,P〈0.001)、躯体疲劳感(14.6±2.3分vs.8.3±1.2分,P〈0.001)和心理疲劳感(12.3±1.6分vs.9.4±1.1分,P〈0.05)均高于对照组。轻度亚组OSAHS患者血清Nesfatin-1(7.1±1.1μg/Lvs.13.4±2.2μg/L,P〈0.05)、AHI(8.3±3.5次/小时vs.35.7±3.2次/小时,P〈0.05)、ESS评分(10.4±2.4分vs.17.9±4.1分,P〈0.05)、躯体疲劳感(10.5±2.1分vs.17.2±2.1分,P〈0.05)和心理疲劳感(10.2±1.4分vs.16.8±2.3分,P〈0.05)均明显低于轻度亚组患者,而LSaO2明显高于轻度亚组患者(84.5±4.1%vs.60.7±7.2%,P〈0.05)。OSAHS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与ESS评分(r=0.682,P〈0.05),躯体疲劳感(r=0.661,P〈0.05)和AHI(r=0.620,P〈0.05)呈正相关,LSaO2与ESS呈负相关(r=-0.633,P〈0.05)。结论OSAHS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 摄食抑制因子1 疲劳感评分 嗜睡度量表 相关性
  • 简介:膈疝是指腹内脏器经膈肌的薄弱孔隙、缺损或创伤裂口进入胸腔所致。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创伤膈疝有增多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常合并有多部位、多脏器的损伤,容易误诊或漏诊。文献报道创伤膈疝的漏诊率高达12%-66%,死亡率可高达34%,往往因误诊或漏诊最后形成创伤迟发性膈疝。我院从2004年1月-2008年5月收治3例迟发创伤巨大膈疝。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创伤性巨大膈疝 迟发创伤性 护理 创伤性膈疝 迟发性膈疝 漏诊率
  • 简介:结核胸膜炎在我国仍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治疗上是否常规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尚有争议.我们对80例结核胸膜炎进行了随机的对照实验,以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否有加速结核胸膜炎吸收及预防胸膜肥厚的作用.

  • 标签: 强的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膜肥厚 治疗方法 药效
  • 简介:一、临床病例患者29岁男性,公司职员,因“胸痛半月余”于6.23号入院,无寒战发热及咳嗽咳痰,无咳血盗汗,无关节疼痛及皮疹,伴有腹痛,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背段感染性病变,左侧胸腔积液,

  • 标签: 左侧胸腔积液 肺吸虫病 化脓性 误诊 感染性病变 肺下叶背段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腹腔穿刺腹膜活检对结核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自动弹簧活检针对34例临床上考虑为结核腹膜炎患者进行腹膜活检,并进行病理诊断。结果34例患者均经一次穿刺取出腹膜壁层组织,经病理证实结核腹膜炎26例、转移性腺癌3例、恶性淋巴瘤1例和大致正常腹膜组织4例,一次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经活检明确腹水病因的诊断率为88.2%。结论腹膜活检对结核腹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腹膜活检 结核性腹膜炎 诊断
  • 简介: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长期住院、广谱抗生素、激素的使用,肺部混合感染增加,导致诊断难、误诊率、病死率高、预后差.同时,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影响抗痨药物的使用剂量及疗效,导致复发率高、复治及菌阳病例增多.笔者对我院老年粟粒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1例分析如下.

  • 标签: 粟粒性肺结核 肺部曲霉菌感染 老年人 免疫功能降低 肺部混合感染 人口老龄化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24例患者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的结核胸膜炎26例作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非糖尿病的结核胸膜炎患者,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患者胸水吸收慢,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时间长。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的胸水吸收快。结论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应坚持两病同时治疗,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结核性胸膜炎 血糖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脓胸的内科治疗。方法统计我院2002-2005年45例结核脓胸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内科保守治疗的治愈率。结果基本治愈22例占48.9%,(其中完全治愈2例,膈角残留微量积液20例,)病情好转20例占44.4%(表现为胸水明显减少,细胞数降低,)无变化2例占4.4%,复发后手术1例占2.2%。结论对结核脓胸的治疗首先应采取内科治疗,对其中部分未治愈者再行手术治疗,这样能减少因手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

  • 标签: 结核性脓胸 内科 治愈率
  • 简介:高度浮肿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症状。因肾小球球管失衡,导致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并全身水肿,而四肢水肿更为明显,此外,因患者抵抗力差,多合并感染。肾病患者病情多次复发,反复入院,给静脉穿刺带来极大困难,为了配合治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科从2006年就此类病人大力推广使用静脉留置针^[1],

  • 标签: 静脉留置针穿刺 水肿患者 肾性 肾病综合征 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
  • 简介:分别测定43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与胸水肿瘤标志物(CEA、NSE、CA。。CYFRA21-1含量,其中癌积液28例,非癌积液15例。发现胸水中肿瘤标志物含量均明显高于血清水平;CEA、NSE、CA242三者联台应用在胸水中敏感性高达92.8%,特异性96.2%,而血清中相应为75%,87.5%;CYFRA21-1在非癌组中阳性率较高,但数值明显低于癌积液组(P值<0.01)。提示测定胸水肿瘤标志物对恶性积液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水 癌性积液 肿瘤标志物 水肿 CYFRA21-1 非癌性
  • 简介:目的根据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气道阻塞严重程度分级,比较各级炎症和代谢反应,验证肺功能、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51例轻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轻、中度(GOLD1-2)n=21;重度(GOLD3)n=25,非常严重(GOLD4)n=5。患者接受肺功能(肺活量测量)、代谢反应(甘油三酯(TGtriglycerides)、总胆固醇(TCtotalcholester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炎症反应(细胞因子:IL-6、IL-10、TNF-α(ELISA))的评估。结果本研究发现,GOLD3组患者与GOLD1-2患者相比,IL-10、甘油三酯浓度水平低,IL-6水平高。此外,GOLD1-2组TNF-α与HDL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GOLD3组IL-6与IL-10呈负相关(P<0.05)、IL-6和总胆固醇(P<0.05)负相关,白细胞介素-10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P=0.05)。结论重度COPD患者表现为IL-6浓度高、IL-10浓度低的炎症性反应状态。因此,在评估COPD严重程度时,IL-10可能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细胞因子。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细胞因子
  • 简介:COPD病人肺部疾患慢性反复发作,加之饮食摄入不足等原因,往往并存营养不良,对病人的各器官产生有害的影响,引起肺和全身免疫防御功能损害。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感染加重,导致呼吸衰竭。因此,营养支持已成为COPD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2007年9月~2009年4月收治的96例COPD患者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营养干预 营养状况 营养支持治疗 COPD病 免疫功能低下
  • 简介:采用自体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1Ik静脉滴注,同时将胸液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体外培养、扩增后联同。IL2注入胸腔治疗肺癌癌胸腔积液30例。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16例(53%),部分缓解(PR)12例(40%),无效(NC)2例(7%)。治疗后多数患者闷喘减轻,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体力增强,外周血白细胞增加,PR、NC病例胸液中淋巴细胞增多,癌胚抗原(CEA)下降。除12例(40%)出现一过发热,4例(13%)出现荨麻疹,未作处理好转。表明本疗法治疗肺癌癌胸腔积液是有效的,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治疗后 癌性胸腔积液 胸液 TIL细胞 患者 肺癌
  • 简介:1临床资料1998年至2001年我院收治慢性阻塞肺病(COPD)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50~85岁,其中单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8例,合并肺心病心功能不全14例;病程5~35年,3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痰阻和呼吸困难.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体位 排痰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发现结核腹膜炎。方法回顾分析10例早期结核腹膜炎发现的过程。结果有活动肺结核或胸膜炎者随着肺部病变的治疗,会相应治愈,若无肺结核者,通过本文总结能引起重视,使预后大为改观。

  • 标签: 结核性腹膜炎 早期诊断 活动性肺结核 肺部病变 胸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早期肺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慢阻肺合并肺脑病患者给予S/T模式无创正压通气,总结治疗前后血气变化、临床转归。结果36例中1例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例放弃治疗,28例好转出院,有效率77.8%。结论S/T模式无创正压通气对部分合并肺脑病的患者仍然有效,临床可以谨慎扩大适应症。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COPD AECOPD 肺性脑病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方法对68例老年哮喘患者给予吸入舒利迭和异丙托溴铵喷雾剂,疗程为1个月。比较50例健康体检者及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后FeNO、肺功能变化,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治疗前FeNO、Eos、N水平明显升高,各肺功能指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PEF、FEV1、Eos、N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未控制组,完全控制组FeNO、Eos、N水平均明显低于部分控制组(P〈0.05);治疗前,哮喘组患者FeNO水平与Eos、N呈正相关(P〈0.05),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但治疗后,FeNO水平与Eos、N呈正相关(P〈0.05)。结论FeNO水平在哮喘患者中明显升高,结合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提高老年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老年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功能
  • 简介:目的对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单发孤立肺结节患者60例,均给予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对动态扫描增强后CT值改变情况、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与病理学诊断孤立肺结节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恶性结节增强扫描后其CT值增高明显,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选择增强扫描后CT值改变≥20HU诊断为恶性结节,〈20HU诊断为良性结节,对CT增强扫描和病理学诊断在孤立结节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40,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协助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 动态扫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癌淋巴管炎在CT上的征象及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肺癌且有癌淋巴管炎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5例肺癌有典型的癌淋巴管炎,1例肺癌和癌淋巴管炎CT表现均不典型。结论典型的癌淋巴管炎CT表现是诊断肺癌的重要征象。

  • 标签: 癌性淋巴管炎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