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普外科伤口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度普外科200例住院手术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患者中共发生伤口感染12例,感染率为6%。高龄、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手术相关因素(如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二,三类手术切口)、术前术中未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呼吸循环系统慢性疾病、耐药菌株感染与伤口感染有明确关系。

  • 标签: 感染 普外科 抗生素
  • 简介:研究者观察了3634例于1946年在英国出生不同社会和经济背景的人,分别记录他们儿童时、36岁、43岁、53岁时血压。经详细分析这些人出生体重、孩童时经济状况等因素,结果表明,终生保持理想体重者,

  • 标签: 高血压 预防 理想体重 出生体重 观察 儿童
  • 简介:心脏不佳不但威胁着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寿命。中国首个大型心脏康复认知调研结果于10月13日在第28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公布,结果并不乐观。调查显示,超八成公众不熟知心脏康复,心脏预防康复知识仍需普及。

  • 标签: 心脏病学 康复知识 预防 康复认知 心脏康复
  • 简介:根据《内科学档案》8月份报道指出:四个健康生活方式能够使最常见及致死性慢性病风险降低80%。这四个健康生活方式是(1)不吸烟;(2)保持健康体重;(3)规律锻炼;(4)健康饮食。研究对象中所指

  • 标签: 健康生活方式 慢性病 降低风险 健康因素 致死性 内科学
  • 简介:在门诊坐诊时经常有高血压患者提问,得了高血压.生活方式要改变吗?其实,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

  • 标签: 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
  • 简介:目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猝死率极高疾病,提醒人们提早预防减缓疾病发生,提早诊断积极治疗减少猝死发生。方法:究其原因加以控制预防为主,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清学检查早期做出诊断。结果:减少AMI发生,降低死亡率。

  • 标签: AMI 早预防 早诊断 降低死亡率
  • 简介:摘要恶性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它会根据患者全身情况改变而有所改变,如营养、贫血、心功能、泌尿系统状态等与病程长短以及出血量或其他并发症有关。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良性肿瘤,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病因尚不明了,根据好发于生养年龄妇女,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等,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关系分肌瘤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三类。

  • 标签: 子宫肌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目的:分析和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合并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5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继发真菌感染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术后培养分离出78株感染真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心脏术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气管切开、APACHEⅡ高评分、全肠外营养及侵入性检查治疗等均是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心脏术后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血液、静脉导管顶端,继之为泌尿系。大多数真菌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对大扶康及伊曲康唑部分耐药。结论: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尽量减少不必要侵入性操作,加强全身营养及脏器功能支持,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监测真菌感染一切临床迹象,注重预防及经验性治疗;治疗上应选择敏感、毒副作用轻抗真菌药物。

  • 标签: 心脏手术 感染 真菌
  • 简介: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生活行为方式关系,为心脑血管病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收集2017年3月~5月间于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研究对象397例,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腰围(WC)、臀围(HC)、心率等基本情况资料及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睡眠状况等生活方式资料,并检测CAVI值。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CAVI正常组(CAVI<9m/s)和CAVI升高组(CAVI≥9m/s)间进行一般情况比较,并对CAVI增高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AVI正常组与CAVI增高组比较,年龄、体质指数(BMI)、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是否高血压、体育锻炼、饮酒、吸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WC和饮酒是CAVI增高独立危险因素(P<0.05);体育锻炼与CAVI增高呈显著负相关(β=-0.617,P<0.05)。结论年龄增长、腰围增大、饮酒是CAVI增高独立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可预防CAVI增加,积极控制体重,避免饮酒,加强锻炼将有助于防止动脉血管硬化性疾病发生。

  • 标签: 心踝血管指数 危险因素 体检人群 生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112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阴道助产、剖宫产率,减轻患者疼痛,并且有效降低产后抑郁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龄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与解脲支原体(uu)感染关系。为了预防和治疗宫颈糜烂提供依据。方法对125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uu检测和阴道其他病原体检测,发现宫颈糜烂与uu感染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结果1250例宫颈糜烂患者检出uu阳性872例检出率69.76%,感染uu872例宫颈糜烂病例中伴其他阴道病原体感染检出777例,占89.1%与uu阴性组发生率71.85%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1)、872例uu阳性病例中805例呈急性宫颈炎表现,占92.31%与uu阴性组7.95%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宫颈糜烂与uu感染有着密切关系。uu是生殖道感染较为常见病原体,临床对急性宫颈炎表现及合并阴道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应考虑到uu感染,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治疗。

  • 标签: 宫颈糜烂 解脲支原体 关系
  • 简介:目的总结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IE)治疗体会.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5年4月航天中心医院手术治疗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5例.术前常规抗生素治疗2~4周,均在全麻浅低温(28℃~32℃)下行瓣膜置换术,心肌保护采用4:1含血停跳液灌注或HTK液,采用连续大容量平衡超滤(4000~6000ml).结果体外循环(CPB)时间87~16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3~147min.2例肝素用量大,超过600U/kg,补充血浆及加用低分子肝素后ACT>480s,术后均顺利脱离CPB;2例死于严重低心排.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适当手术时机是治疗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关键.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SIRS)强烈,易出现肝素耐药、灌注压低等,采取大容量平衡超滤可明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利于术后恢复.敏感抗生素正确使用是治疗成功必要条件.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eterPylori,HP)感染与中青年脑梗死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47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者血HB-lgG,用EIA法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ine,Hey)水平,同时测定脑梗死患者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纤维蛋白原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它们关系。结果脑梗死组HP感染阳性率43%,对照组1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脑梗死组HP感染阳性者血Hey水平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血LDL水平显暑高于阴性者(P〈0.05);HDL水平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两者中风危险因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感染与中青年脑梗死发生有关,可能是其发病危险因素之一,升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干扰血脂代谢、升高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均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脑梗死 中青年
  • 简介:目前对于对比剂肾病(CIN)定义还有很大争议,传统定义上CIN还是以两次测量肌酐水平来定义.目前较为公认定义是:在应用碘对比剂(CM)后48-72h内血肌酐(SCr)绝对值上升≥0.5mg/dl(44.2μmol/L)或相对于基线肌酐值上升了25%[1,2].

  • 标签: 对比剂肾病 预防策略 诊断 碘对比剂 血肌酐 绝对值
  • 简介:最近,甲型H1N1流感病例又迅速增加,据世卫组织所辖全球6大地区报道,确诊病例已超过20万例,造成全球2185人死亡。但由于许多疫情严重国家已不再检测和汇报新增病例,实际感染数字显然比这个数字高得多。今年3月甲型H1N1流感首先在墨西哥暴发后,疫情迅速蔓延至墨国邻近

  • 标签: 流感疫情 人死亡 预防工作 甲型 病例 感染
  • 简介:希腊研究人员于近日称,每天喝几杯绿茶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在《欧洲心血管病预防与恢复期刊》上发表一项研究显示,有更多证据已证明绿茶具有潜在保健功效,能够减低患癌症及其他疾病风险。

  • 标签: 绿茶 心脏病 保健功效 预防 研究人员 心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双通道方式减轻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刺激反应。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时,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剂型为10mg/50ml,抽取50ml注射液接于专用微泵持续泵入,治疗组以每4小时在双通道间交换尼莫地平通道一次,对照组以固定通道泵入,观察治疗过程中尼莫地平引起患者血管刺激疼痛程度及因静脉炎更换泵入部位次数。结果治疗组患者因静脉炎更换泵入部位明显减少,且患者刺激疼痛及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以双通道方式能明显减少更换部位次数,减轻患者血管刺激疼痛感,从而患者依从性好。

  • 标签: 静脉双通道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血管刺激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感染组33例和非感染组89例,比较2组感染时间、部位、病原菌及病死率。结果感染组平均感染发生在住院后(3.7±1.6)d,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63.6%),上呼吸道感染6例(18.2%),泌尿系统感染7例(21.2%)。感染组年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其中意识障碍和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独立预测危险因素(P〈0.05,P〈0.01)。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死亡23例,占18.9%,其中感染组死亡18例。剔除死亡因素后,感染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多于非感染组[(17.8±4.1)dvs(12.5±5.3)d,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充分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脑梗死 交叉感染 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意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