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RADIL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0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和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RADIL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RADILmRNA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相关性.结果RADILmRNA在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63±3.826、5.425±8.858和8.559±4.214,三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癌组织中RADILmRNA高表达与肿瘤远处转移、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为-0.312和-0.294,P值均<0.05),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血清CA19-9浓度、TNM分期及患者性别和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RADIL基因对胰腺癌可能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小GTP结合蛋白质类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RADIL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胰腺癌、15例胰岛素瘤和1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Livin和Smae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胰腺癌、胰岛素瘤和正常胰腺组织Liv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3.9%(34/46)、73.3%(11/15)和14.3%(2/14)。胰腺癌、胰岛素瘤均高表达,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值均〈0.05)。Livin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或〈0.01)。胰腺癌、胰岛素瘤和正常胰腺组织Smac蛋白表达率分别为39.1%(18/46)、100%(15/15)和92.9%(13/14)。正常胰腺和胰岛素瘤组织均高表达,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胰腺癌组织(P值均〈0.05)。Smac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患者年龄有关(P〈0.05或〈0.01)。结论Livin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而Smac在防止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凋亡调节蛋白质类 LIVIN SMAC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cellnuclearantigen,PCNA)与错配修复基因hMSH2表达关系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乳腺癌切除石蜡标本中PCNA和hMSH2表达。结果68例乳腺癌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率为44.1%(30/68),hMSH2阳性表达率为54.4%(37/68)。PCNA和hMSH2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PCNA和hMSH2表达呈正相关(r=0.278,P=0.022)。结论PCNA与hMSH2表达相互影响与乳腺癌发生可能有关,联合检测PCNA和hMSH2蛋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 标签: 乳腺癌 PCNA HMSH2
  • 简介:目的探讨Artemin及其受体GFRα3(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receptorα3)在胰腺导管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CR、荧光定量RT—PCR和基因测序等方法检测100例人胰腺导管癌组织标本和40例正常胰腺组织Artemin、GFRα3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尤其与嗜神经转移关系。结果100例标本中64例存在神经转移,转移率为64%。Artemin、GFRα3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量分别为正常胰腺组织(2.697±0.231)倍和(2.599±0.588)倍;mRNA表达量分别为正常胰腺组织7.01和4.63倍。胰腺癌组织Artemin、GFRα3蛋白表达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均无关。且靠近神经组织癌细胞Artemin、GFRα3阳性程度高于远离神经组织癌细胞。结论Artemin、GFRα3参与胰腺癌发生,两者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和胰腺癌嗜神经性关系密切。

  • 标签: 胰腺肿瘤 ARTEMIN GFRα3 肿瘤转移 疼痛 嗜神经浸润
  • 简介:目的探讨积极干预血尿酸礼山衰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短期预后价值,了解UA作为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在治疗心力衰竭中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两组慢性心衰并高尿酸患者采用积极干预和姑息高尿酸治疗后血清尿酸(UA)水平、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不同变化,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心衰标志物脑钠肽(BNP)、心脏超声相关结构和功能指标以及心力衰竭不同分级相关性。结论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及MACE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积极控制血尿酸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短期预后。血尿酸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危险因素来评价尿酸增高慢性心衰患者危险程度和顶后。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B型脑钠肽 高尿酸血症 预后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常并发胸腔积液,主要发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有学者提出,胸腔积液可作为预测SAP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为此我们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AP并发胸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它们临床特征,探讨胰性胸水判断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价值。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性胸水 临床特征 并发 独立危险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
  • 简介:<正>124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在一般疗法(疗程6周)基础上加用果胶铋四联疗法,疗程开始时加用果胶铋100mg,每日4次;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0.5g,每日4次;甲硝唑0.4g,每日2次;治疗1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6周。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9%,偏头痛治疗有效率83.9%,对照组为51.6%(P<0.05)。随

  • 标签: 果胶铋四联疗法 根除率 甲硝哇 奥美拉哇
  • 简介:B型脑钠肽是心室在容量或压力负荷下分泌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临床试验证实,它可作为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其血清浓度变化可以预测药物和器械治疗疗效和预后。基于BNP生理作用开发药物一奈西利肽,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失代偿期心衰治疗,其短期疗效已由诸多临床试验证实,但能否改善远期预后以及对于失代偿期心衰患者肾功能影响等方面,仍然受到质疑,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究。

  • 标签: B型脑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奈西利肽
  • 简介:目的观察胰腺纤维化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在胰腺组织内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通过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胰腺纤维化模型,16周后处死大鼠,取胰腺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天狼猩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胰腺纤维化组织胶原蛋白I、仪-SMA及CTGF蛋白表达。结果胰腺纤维化后,胰腺小叶和腺泡萎缩,小叶问隙增宽,间质内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胰腺组织内胶原蛋白I合成较正常胰腺明显增加(1207.3±115.5IzLl66.7±78.4,P〈0.01),d.SMA表达量较正常胰腺组织增高(1500.2±255.8比57.4±23.2,P〈0.01),CTGF表达较正常胰腺明显增加(2950.5+431.9比382.2±190.8,P〈0.01),且胰腺星状细胞(PSCs)大量活化。结论CTGF是胰腺纤维化重要作用因子,其作用与PSCs活化密切相关。

  • 标签: 胰腺 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星形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B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HF)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HF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心功能Ⅱ级34例,Ⅲ级47例,Ⅳ级29例,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血浆BNP水平,并对比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差异;检测观察组不同左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BNP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增高,BNP水平也随之升高;随着LVEF升高,BNP水平随之降低;LVEF与B型钠尿肽水平呈负相关(r=一0.520、P〈0.05)。结论BNP与LVEF指标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级数越高,BNP水平越高,血浆BNP测定在HF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B型钠尿肽 心力衰竭 诊断
  • 简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除参与胆固醉逆向转运以外,还具有抗氧化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含有的载脂蛋白、磷脂、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脂酶、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以及清道夫受体BI、ATP结合转运子等其它蛋白成份,不仅具有螯合过渡金属离子、中断脂质氧化反应作用,还具有摄取、转运、酶解等清除脂质氧化产物、调节抗氧化剂作用,因而可对抗脂质氧化修饰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 抗氧化作用
  • 简介:目的了解区县医务人员糖尿病足诊疗水平并进行培训。方法对55名区县医院医务人员分别在糖尿病足诊疗技术培训前、后进行糖尿病足诊疗能力展开调查。结果培训后医务人员对糖尿病足临床识别能力、足部体检能力、预防及治疗能力、健康教育及多学科小组组建能力得到提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务人员专业类别(OR=19.464,95%CI=1.837—206.243)、糖尿病足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OR=34.825,95%CI=3.486~347.875)会影响糖尿病足伴感染时抗生素选择。结论专业化糖尿病足培训是提高区县医务人员临床诊疗水平关键。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课程培训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甲状腺全切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及血钙浓度,结合患者是否出现低钙血症及其伴随症状,判定PTH测定在甲状腺全切术后对于预测低钙血症发生是否比血钙浓度测定更具优势,从而为术后长期补充钙剂提供依据.方法将104例甲状腺全切术后患者,根据术后第1天PTH值进行分组,A组:PTH<5pg/ml;B组:PTH介于5~10pg/ml之间;C组:PTH介于10~20pg/ml之间;D组:PTH>20pg/ml.同时测量每组患者血钙浓度,记录每组发生低钙血症患者数量,及钙剂支持治疗持续时间.结果PTH测定准确率高于血钙浓度测定,A组患者共26例,其中有7例存在暂时性低钙血症并出现低钙症状,5例出现长期低钙血症,需要长期钙剂支持治疗.A组阳性预测值为28%,准确率为46%,均高于其他组,同时其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亦高于血钙浓度测定.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后PTH测定比血钙浓度测定在判断低钙血症发生上更具优势,且术后PTH<5pg/ml是预测术后长期低钙血症发生可靠指标.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旁腺素 血钙浓度 低钙血症
  • 简介:<正>对1025份临床血清标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并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免疫学指标的对比检测。结果:HBsAg(+)、HBeAg(+)、HBcAb(+)模式HBVDNA阳性率为99.2%(390/393),其平均拷贝数为4.65×10E8拷贝/ml:在HBsAg(+)、HBeAb(+)、HBcAb(+)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62.5%

  • 标签: HBCAB 乙型肝炎病毒 临床血清 DNA 拷贝数 免疫学指标
  • 简介:<正>用ELISA法测定37例AMI患者尿激酶溶栓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正常参考值<0.2mg/L。结果:AMI发病后6h内、24h内cTnT阳性率分别为92.59%和100%,明显高于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别66.66%和92.44%),P<0.05及0.01。cTnT增高持续时间(12.81±3.99)d,明显长于KC-MB(2.29±1.51)d,P<0.01。以cTnT出现首峰时间≤16h和12h浓度/24h浓度值>1.0作为溶栓后冠脉

  • 标签: 溶栓疗效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cTnT 血清心肌 尿激酶
  • 简介: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9(TLR9)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胰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LR9表达,分析胰腺癌组织TLR9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以正常胰腺组织作为对照,胰腺癌组织TLR9mRNA表达倍数为2.32(1.41~3.22),癌旁组织为1.23(1.18~1.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TLR9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3%(22/30),癌旁组织为33.3%(10/30),正常胰腺组织为20.0%(2/10),三者TLR9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80±0.026、0.400±0.018、0.173±0.043,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胰腺癌组织TLR9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胰腺癌组织高表达TLR9,它可能参与胰腺癌恶性转化过程.

  • 标签: 胰腺肿瘤 TOLL样受体9 表达 病理学 临床
  • 简介:目的检测RUNX3、CyclinDl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胰腺癌、18例胰腺囊腺瘤及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和CyclinDl蛋白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间关系。结果胰腺癌、胰腺囊腺瘤和正常胰腺组织RUNX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27/47)、94.4%(17/18)、100%(12/12);CyclinDl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34/47)、44.4%(8/18)、8.3%(1/12)。胰腺癌RUNX3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CyclinDl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胰腺癌组织RUNX3与CyclinDl表达呈负相关(r=-0.375,P=0.009)。结论胰腺癌组织中RUNX3呈低表达,CyclinD1呈过表达,它们均与胰腺癌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胰腺肿瘤 RUNX3 CYCLIND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患者手术前后及复发时血清中表达及其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浓度之间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30例OTC(术后肺转移7例、局部复发23例)在术前、术后及复发时血清VEGF(serumVEGF,sVEGF)水平及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g及TgA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肺转移组及局部复发组在手术前sV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3,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97、14.140,P均〈0.05);肺转移组及局部复发组在术后sVEGF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77、11.500,P均〈0.05);术后2组sVEG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93、1.525,P均〉0.05);肺转移组及局部复发组在复发前后s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7.387、12.160,P均〈0.05),复发后肺转移组sVEGF较局部复发组明显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167,P〈0.05)。2组血清瞻浓度与sVEGF表达成直线正相关(r=0.786,P〈0.01)。结论sVEGF在DTC术前及术后复发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作为评估DTC生物学行为一项重要指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移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及临床意义,为PTC临床个体化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浙江衢化医院病理科收治并确诊76例PTC患者。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测定PTEN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明C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性。结果纳入患者中P1[EN阴性率为73.68%(56/76),与癌旁组织19.74%(15,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9,P〈0.05);PTEN表达下调与病理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性别相关(P〈0.05)。CyclinD1阳性率为76.32%(58/76),与癌旁组织13.16%(10/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11,P〈0.05);CyclinD1蛋白表达上调与病理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PTEN蛋白表达下调和CyclinD1蛋白表达上调与PTC病理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胛EN和CyclinD1有助于对PTC患者预后进行早期评估。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 PTEN
  • 简介:<正>检测AMI患者发病24h内血糖升高62例,其中有糖尿病26例,无糖尿病组36例;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另两组(P均<0.01)。无糖尿病组则无变化。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作为检测AMI后血糖升高患者病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组 血红蛋白水平 空腹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