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些年来CH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在不断上升,已逐步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1],而且近年来CHD有青年化的趋势,由于青年人承担着特殊的家庭生活责任,工作压力大,不能对自身的疾病有充分重视,二级预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冠心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0名小儿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和传统治疗。观察指标包括症状改善情况和呼吸功能。结果:在实验组中,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明显改善(P < 0.05)。此外,在呼吸功能方面,实验组中有70%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显著增加(P < 0.05)。结论: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在小儿肺炎中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症状和呼吸功能。

  • 标签:
  • 简介:在许多医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中,非计划性拔管仅次于用药错误而占据第2位[1]。我院对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措施是勤观察、勤固定、勤交班、勤宣教,护士均知晓且能遵照执行。根本原因分析法是(rootcauseanalysis,RCS)是一种回溯性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工具,该方法将重点放在整个系统及过程的改善方面,而非仅限于个人执行上的检讨[2、3]。近年来,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非计划性拔管 鼻肠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预防血透中心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透中心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管理前后的血透治疗患者各114例,对比血透中心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上报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后,血透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且不良事件的上报率较实施前更高(P<0.05);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后血透中心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在根本原因分析法的影响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取得了大幅提升(P<0.05)。结论:借助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血透中心护理服务加以管理,能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为患者带来更加满意的护理体验。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血透中心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后疫情时期眼科病房住院患者的管理新要求,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总结临床常见的防控问题及安全隐患,对风险要因进行有效总结及干预措施归纳,设计及执行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1-2]改善计划,为眼科患者提供安全优质连续的暖心护理服务,保证疫情防控措施常态化,持续提升护理质量及内涵。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风险预警管理 眼科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在手术室术中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本院手术室2021年5月~2022年5月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案例,采用根因分析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于2022年6月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实施。对比实施前后1年内手术室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后手术室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因分析法能准确找到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根本原因,并拟定合理护理对策,在显著降低手术室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同时,显著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术中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小儿肺炎是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氧供不足等并发症。传统护理主要关注疾病的治疗和体征的监测,忽略了患儿的心理需求。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小儿肺炎患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结合心理干预来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期间的效果,为优化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儿肺炎 转变体位 心理护理
  • 简介:护理工作在平战时卫勤保障特别是伤病员一线救护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质量和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健康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影响卫勤保障的整体水平。当前,军事斗争准备进入关键时期,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医学科技快速发展及官兵健康需求日益增高,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正面临保障任务加重和队伍结构调整的严峻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保障水平,已成为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 标签: 战时卫勤保障 整体水平 改革创新 军队护理 护理工作 军事斗争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后的效果。方法:2021.9-2022.12,以100例冠心病治疗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期间实施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常规化护理 行为转变理论 并发症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施行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搜集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进行,为入住我院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将60例患者使用1--60数字进行随机编号,奇偶数分别为(1组)和(2组),每组人数各30例,对比护理后数据结局。结果:分别接受两组实验的患者最后所呈现的护理效果却截然不同,(2组)患者在(FPG)(TG)(TC)各种身体指标方面均优于(1组),在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1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显著改善其身体各项指标,以及行为能力的管理,效果斐然,运用价值突出。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老年 冠心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透析病患应用分阶段转变护理的干预作用。方法:以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3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肾病透析病患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与分阶段转变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液体摄入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透析病患实施分阶段转变护理可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液体摄入依从性。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分阶段转变护理 不良情绪 液体摄入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实施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接受的小儿肺炎患儿(n=120)作为研究的样本。患儿入组后随机完成分组,每组分别有6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转变体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总满意42例,满意率70.00%,研究组实施转变体位,加强心理护理,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总满意55例,满意率91.67%,结果对比(P<0.05)有差异。研究组患儿的气喘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间护理效果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小儿肺炎采用转变体位加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的负面情绪,显著提升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转变体位 心理干预 小儿肺炎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肾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肾结石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满意度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责任、压力、营养、运动、社交各项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6.872、6.238、4.107、7.065、7.014,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半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6.349、3.856,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肾结石患者具有积极影响,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肾结石 行为转变理论 延续性护理 健康行为评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之间收治的83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2)。单独的心理护理给予对照组,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咳嗽、气促、高热、肺哮鸣)。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咳嗽、气促、高热、肺哮鸣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采取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儿缓解症状,促进患儿身体健康恢复。

  • 标签: 转变体位 心理干预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结果:在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转变体位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中,不仅有利于患儿的康复,也能够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增强他们对医疗团队和治疗方案的信任和支持,值得参考。

  • 标签: 转变体位 心理干预 小儿肺炎
  • 作者: 郭娇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第11期
  • 机构:南漳县人民医院,湖北襄阳4415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转变体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转变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抽选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43例,接受转变体位护理,对照组患儿43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PEF、FRC、TEF25%等肺功能指标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儿PEF、FRC、TEF25%等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采取转变体位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患儿恢复更快,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常规护理;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转变体位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2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32例)。对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五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75.00%,经比较,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转变体位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常规护理 新生儿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耳鼻喉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的86例行耳鼻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及睡眠评分、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护理模式 耳鼻喉术后 心理情绪 睡眠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7月新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设2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内瘘成熟率高于对照组,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总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引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能够加快内瘘成熟,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透析 内瘘护理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 内瘘成熟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结果:遵医行为优良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97.37%,对照组84.21%,P<0.05;施护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平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平行对比生活质量评分为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提升其遵医行为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人 护理 行为转变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