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发病在7d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选病例516例,存活出院428例,院内死亡88例,院内死亡率为17.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体温(OR=26.091,P=0.003)、入院时脑疝(OR=18.313,P=0.005)、Glasgow评分(OR=4.055,P=0.040)、肺部感染(OR=8.632,P=0.015)、消化道出血(OR=3.028,P=0.043)、脑心综合征(OR=20.123,P=0.004)、卒中类型(OR=13.174,P=0.010)与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密切相关。结论入院时出现高热或脑疝、Glasgow评分在3-5分、院内并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以及出血型脑卒中是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脑卒中尿失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96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未发生因尿失禁引起皮肤湿疹、尿道感染或压疮。结论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改善尿失禁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尿失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抽选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 影响
  • 简介: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下,人们已然逐渐摈弃了以前仅着眼于简单温饱问题的观念,而是追求更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这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经济水平的提升虽然对各领域都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被疾病缠身,各种不同的病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对于脑卒患者而言,虽然各学者与相关医院都提高了重视程度,且对其合理恢复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但据调查发现,在脑卒恢复期中的患者仍然存在尿频、尿急、夜尿等现象,对患者生活造成明显不便,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恢复期中的尿路康复进行严格观察,才能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正常生活。本论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主要以脑卒恢复期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参阅法、逻辑分析法对脑卒恢复期患者的尿路症状以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为下文奠定理论基础,随后进一步分析患者的尿路康复管理观察。由于笔者经验不是太足,旨在为读者提供浅要观点,望可提出针对性意见或建议以便于及时更正。

  • 标签: 脑卒 恢复期 尿路康复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0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50例患者中8例未留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角歪斜等明显后遗症,42例虽遗有半身不遂,但患者肌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比住院前大为改善,好转出院。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癫痫对脑卒中恢复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发作部位、类型、治疗时间及效果等分析,并按病情轻、中、重三组进行功能康复评分。结果癫痫发生率6%(60/1000),其中早发癫痫71.7%(43/60),迟发癫痫28.3%(17/60)。皮层病灶继发癫痫71.7%(43/60),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占28.3%(17/60)。癫痫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差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皮层病灶多见,早发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抗癫痫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ET(SlingExerciseTherapy,悬吊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48例,均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SET,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MA评分、BB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MA评分、BBS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患者Ba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疗效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SET可改善平衡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SET 脑卒中 偏瘫患者 平衡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方案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个月的电话随访,观察组建立延续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Barther指数、HPLPII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患者Barther指数、HPLPII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行为,改善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延续护理 护理方案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就诊的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后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效果确切,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塞通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基于对照组前提下增加实施心理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0%,p<0.05;组间护理后的HAMD、NDS、SAS、SDS评分对比,p<0.05。结论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程度及心理状态,并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症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脑卒中并发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5例脑卒中并发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临床以缓慢进展的少动-强直为主;病变性质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病变部位以基底结区、脑室周围为主,多伴有额叶、颞叶脑萎缩和白质疏松,病灶多位于双侧;大部分患者经过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有效。结论脑卒中并发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进行综合性分析,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卒中 帕金森综合征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亚低温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组方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一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亚低温治疗应用与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配合医师治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亚低温 重症脑卒中 价值评估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另外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并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强化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药物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升高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具有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运动想象疗法 康复训练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上肢、下肢肢体功能障碍Ⅲ—Ⅳ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心理健康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伴发谵妄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利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其年龄、发热、高血压、肝肾功能损伤、出血量多少以及梗死面积大小等相关因素,分析急性脑卒中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2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伴发52例(谵妄发生率为19.2%),其中34例为脑出血,18例为脑梗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大量脑出血是导致脑出血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高龄、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大面积脑梗死是导致脑梗死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结论谵妄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中高龄、感染、出血量、发热以及梗死面积均为诱发谵妄的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密切观察,及早干预。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出血 梗死 谵妄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肺炎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脑血管意外/护理 肺炎/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并发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5例脑卒中并发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脑卒中并发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临床以缓慢进展的少动-强直为主;病变性质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病变部位以基底结区、脑室周围为主,多伴有额叶、颞叶脑萎缩和白质疏松,病灶多位于双侧;大部分患者经过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有效。结论脑卒中并发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进行综合性分析,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卒中 帕金森综合征 MRI CT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家庭跟进式护理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随机抽取我社区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用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完全依从率和总依从率分别为60.0%和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5%和70.0%(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之前有了较大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这表明对于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家庭跟进式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 老年脑卒中患者 家庭跟进式护理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