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流动人口成为了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群体之一,在对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这部分人口的关注,在流动人口之中进行传播也成为了当前预防艾滋病的一个难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对流动人口中的艾滋病问题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管理及检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将艾滋病的扩散渠道进行彻底的控制

  • 标签: 流动人口 艾滋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础护理流程在院感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与基础护理流程,观察院感控制效果。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布主要科室包括呼吸科、脑外科、普外科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与伤口感染;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患者35例,治疗有效患者为14例,治疗无效患者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50例患者中,发生恶心与呕吐不良反应患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结论院内感染对医院的医疗效果以及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需要经由多种手段对其给予控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出,在常规感染控制的基础上参与基础护理流程,能够实现更为显著的感染控制效果,对提升院感控制效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基础护理流程 院感控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98份进行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患者的血液样本,采取不同比例的抗凝剂稀释血液样本,监测血液样本的放置时间和温度,对比血细胞参数的差异情况。结果不同比例的抗凝剂可导致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血液样本放置时间、温度,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中,采取适当比例的抗凝剂、放置时间及温度,作为提高检验准确率的关键环节,可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细胞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质量,减少护理出现的并发症,让病人早日康复,找出相应的护理依据。方法按照病人的身体病症提出相应的问题,循证支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方法正确,措施得力,不仅有效的提升病人的救治率,还可以减少出现的病残率,并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结论循证护理使护理实践更具有科学性,同时有效的推动了护理理论的发展。

  • 标签: 循证护理 颅脑损伤 救护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乙肝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抽取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118例血液透析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9)与实验组(n=59),对照组未予以任何预防控制措施,治疗组予以乙肝预防控制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乙肝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乙肝率为3.39%,对照组的乙肝感染率为23.7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乙肝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血液透析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乙肝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对院感控制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不同时间段分别采用不同管理模式,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观察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对比2组医疗器械清洗率及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医疗器械清洗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数据为(1.00%),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结论通过对院内实施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率,且还能提高医疗器械清洗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 院感控制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0家医疗机构2013~2016年室内空气、护士手、消毒剂使用、物体表面、一次性医疗用品等的采样监测合格情况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引起院内感染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总结有效的基础护理方法。结果2013~2016年院内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07%、1.44%、1.39%、0.97%,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2016年室内空气、护士手、消毒剂使用、物体表面、一次性医疗用品监测合格率基本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全面搞好基础护理,强化无菌技术与监测制度,能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意义。

  • 标签: 基础护理 院内感染 无菌技术 隔离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脑卒中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的感染防控知识掌握优良率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感染防控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脑卒中住院患者可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整体护理 脑卒中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对于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59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296例,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29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加强护理管理,包括术前护理评估、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改进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安全管理手术位置及方式;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发生情况,包括术中频繁活动、手卫生不彻底、术中护理操作不规范、器械消毒不彻底,并根据医院感染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洁净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发生率为12.50%,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72%,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1%,显著小于对照组的4.0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规范、加强护理管理,对于纠正不规范行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中住院治疗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实验组医院感染控制中给予护理管理,对照组医院感染控制中予以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患者出院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提升控制效果,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住院安全。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预防控制水痘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中心登记的需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幼儿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均等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幼儿不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观察组幼儿则接受,观察两组幼儿的水痘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45例幼儿均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随访期间统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8.9%(4/45)。观察组水痘感染发生率4.4(2/45),对照组水痘感染发生率24.4%(11/45),观察组幼儿水痘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预防控制水痘效果突出,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力度,全面推进适龄儿童进行接种,实现水痘感染的有效控制

  • 标签: 接种 水痘减毒活疫苗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预防控制水痘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大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需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幼儿9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均等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幼儿不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观察组幼儿则接受,观察两组幼儿的水痘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45例幼儿均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随访期间统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8.9%(4/45)。观察组水痘感染发生率4.4(2/45),对照组水痘感染发生率24.4%(11/45),观察组幼儿水痘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预防控制水痘效果突出,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力度,全面推进适龄儿童进行接种,实现水痘感染的有效控制

  • 标签: 接种 水痘减毒活疫苗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交叉感染控制及预防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麻醉恢复室接收的5000例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麻醉恢复室护理期间交叉感染的发生情况,提出预防和控制对策。结果5000例患者中共25例患者出现了交叉感染,所占比例为0.5%,其中,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2%、24%;年龄与交叉感染率的关系呈现为“U”型分布,年龄越高和年龄越低的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越高。停留时间与交叉感染率的关系呈现为线性分布,停留时间越长,交叉感染发生率越高。因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消毒隔离不严格所致感染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6%、32%。结论麻醉恢复室交叉感染的发生主要与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消毒隔离不严格有关,因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护理工作 交叉感染 控制及预防
  • 简介:摘要从分析当前口腔科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常见感染的原因出发,具体探讨了环境因素、公共设施、医护人员、患者自身四个角度和口腔科感染的关系,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和控制口腔科感染的措施,以提高口腔科临床诊疗的安全性,降低口腔盒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口腔科感染 管理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国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网络检索、理论分析、重大灾害事故回顾等方式对我国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目前我国在卫生防疫以及疾病控制方面都还存在人们对卫生防疫与疾病控制的认识不高、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论虽然建国以来我国在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疾病谱的改变,我国的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 标签: 卫生防疫 疾病控制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检测率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2016.4~2017.5间于本疾控中心实施艾滋病检测咨询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观察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同期选取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艾滋病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92.31%)>(46.15%),(P<0.05)。此外,观察组HIV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16.67%)>(2.08%),(P<0.05)。结论疾控中心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检出率,为疾病尽早干预和治疗提供保障作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艾滋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在血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的10月到至2017年的10月,80例患者在我院血透室接受治疗,选取患者中的40例在血透室治疗过程中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将这批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剩余的40例患者在血透室的治疗过程中落实护理管理,这批患者则划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没有患者发生感染现象,对照组中存在感染情况的患者有2例,所占比例为5.00%,观察组的院内感染控制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中医用设备的使用情况、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卫生情况、空气质量情况以及消毒液使用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明显较好。结论落实护理管理后,医院内出现感染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情况以及医用设备使用情况均显著提升,保证了接受治疗患者的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管理 血透室 院内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点环节管理在运行电子病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2016年第四季度9000份,2017年第一季度9500份运行电子病历的质量进行检查,根据《环节病历质量评价标准(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评价每个季度的病历质量。采用重点环节管理的办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进行监控。结果2017年第一季度的电子病历的质量明显的比2016年第四季度的电子病历质量高(P<0.05)。结论对电子病历的质量不断的加强重点环节监控,可以使病历整体的质量显著的提高,值得在电子病历管理的工作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重点环节管理 电子病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成分输血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感染几率低、节约血资源和针对性强等优势,但是在成分血液制备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必须开展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保证血液成分制备过程的规范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简要概述了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具体措施,以期能为血液成分制备工作提供有效指导意见。

  • 标签: 血液成分制备 质量控制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输血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输血检验时没有实施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试验组患者输血检验时实施血型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发生输血安全问题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输血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结论将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实施于输血患者中,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血型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