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黑河市结核病防治所对结核病预防控制措施,从中寻找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方法通过调查黑河市结核病防治所对全市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情况、诊断能力、对传染源的管理情况、对基层防控组织的绩效考核,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成立结核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诊断和管理能力,完善县、乡、村“三级”管理模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结论加大结核病防治所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提高队伍质量,有效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的有效保障。

  • 标签: 结核病防治所 结核病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典型的传染疾病,多因肠道病毒引起,由于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且居高不下,最高可导致患者死亡,这引发了医学界诸多思考。由于患者年纪小,对其的预防更是较一般更为困难。家庭预防其病要注意家庭卫生之外更需要提高预防意识,本文就小儿手足口病的现状,来谈谈如何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及如何有效的治理。

  • 标签: 小儿手足病 预防 治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情况。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对某市各类托幼机构和学校65所予以抽取,其中中专院校6所,中小学40所,托幼机构20所。制定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调查表,对各级院校传染病防治制度或体系制定率、防治措施落实率、校卫生室和医院传染病管理条目制定率展开对比。结果中专学校主管校长责任制设定率及病例登记、学生缺勤原因掌握、学生健康体检落实率均低于托幼机构和中小学(P<0.05)。托幼机构入院接种证查验制度建立率、开展查漏补种率明显高于中小学、中专学校(P<0.05)。中专院校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明显高于其它院校,托幼机构消毒隔离率明显高于其它院校(P<0.05)。结论加强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可为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健康的场所,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学校工作正常工展。

  • 标签: 学校 常见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院感防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312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156例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有35例,院内感染率达到22.44%,实验组156例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8例,院内感染率达到5.13%。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院内感染进行有效控制时,应该加强护理管理,使得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保证护理效果,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使得院内感染发生概率大大降低,使得患者恢复时间缩短,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院内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门诊在2016年通过完善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等护理管理对策,来提升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并将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监测具体情况的一些指标与2014年、2015展开对比。结果我中心2016年医院感染发病监测情况与2014年、2015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中心实行感染控制过程中,对门诊护理管理增强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引起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大力度关注。

  • 标签: 医院感染 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老年住院患者2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1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18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跌倒(0.8%)、意外坠床(0.8%)、管路堵塞或脱落(1.7%)、药物误服(1.7%)、交班遗漏(0.8%)、静脉输液外渗(2.5%)]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8%)、(11.0%)、(8.5%)、(7.6%)、(7.6%)、(11.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3%)高于对照组(8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提高安全性。

  • 标签: 老年 护理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做好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途径。方法通过对新生儿护理过程、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产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不断地加强新生儿科的人员管理,器械、器具、物品、环境物体表面的测试,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都能有效的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控制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随机选取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500份,常规进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选择同时期住院患者的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最后将不同标本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并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采集部位以及不同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差异明显。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于生化质量有较多的影响,临床上应规范采集操作,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药物控制心率,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将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展开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30例。甲组应用基础治疗,乙组加强心率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控制情况,分析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乙组心率、血压、心功能均优于甲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加强心率控制,可改善其预后效果。

  • 标签: 心率控制 慢性心衰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结核病发病原因,针对具体病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疾控中心418例结核病者基本资料。结果81.1%(339/418)属浸润型,13.4%(56/418)属血行散播型,5.5%(23/418)属慢性纤维空洞型。结论深入分析研究结核病疾病特点、注意事项,结合患者具体发病原因,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关键举措,政府部门加大经济投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结核病社区防治体系,控制结核病发生与传播。

  • 标签: 结核病 预防 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多发损伤时损伤控制骨科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56例严重多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损伤控制骨科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56例患者中治疗成功的患者52例,成功率为92.8%,整体治疗优势明显。56例患者治疗后的PH、PT、T以及APTT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疗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 严重多发伤 骨科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疾病的治疗需要医学检验结果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医学检验被广泛运用于医学领域中,并且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伴随着社会各界对医学检验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如何控制好医学检验质量已经成为医学领域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的预防与控制的分析。方法选取本院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月17日到2017年12月17日期间),并对其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及经相应治疗方案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岁的儿童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且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较其他月份更高。小儿手足口患儿经针对性治疗1周后的总好转率为97.00%。结论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进行分析,并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从而使得疾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患儿身体康复。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控制 预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48例进行骨科创伤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74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清创消毒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再采取术前预防与术中控制等措施,对两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参照组患者在术中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为13.51%,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为2.70%,研究组患者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骨科创伤手术的患者在术中采取积极的切口感染控制措施能够大大减少切口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骨科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前及检验后质量控制结果。方法将82例接受生化检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生化检验,观察组实行质量控制生化检验。结果在检验结果失误率上,观察组9.76%,与对照组29.27%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质量控制能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及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通过经验的总结以及文献资料查询方式,归纳艾滋病的预防方法、控制方法以及健康教育策略。结果艾滋病的预防可从注射器的使用、性行为、个人用品、输血以及切断传播途径五个方面来完成。在控制上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及常规治疗两种方法达到疾病控制作用。健康教育需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广泛性以及质量。结论艾滋病需强调预防宣传,提升全民防控有效性。

  • 标签: 艾滋病 预防策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和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12月选取所在科室90例肺结核患者,在选取的90例患者中,根据患者是否属于现代结核病预防策略覆盖范围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结果经过对90例患者的统计,在所有的患者中,肺结核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69岁之间,发病率为90%,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弱阳性为39例,强阳性6例,复发率为12.24%,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弱阳性为7例,强阳性30例,发复发率为29.27%。结论对相关区域进行现代结核病预防策略,能够显著降低肺结核发病率,对我国的肺结核治疗以及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肺结核 发病情况 预防控制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护理管理措施,降低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2016年制定护理相关管理措施,并严格落实,督促检查,收集2016年与2015年院感数据。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7.81%下降至19.24%,明显降低。结论护理管理措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 标签: 血液科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在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用单纯随机抽样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单位督导管理的60例肺结核患者,按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督导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结核病防治管理方法,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患者PPD强阳性检查结果和肺结核感染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在肺结核防治管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减少感染,值得在肺结核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预防 控制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采取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感染知识的培训,不断提升其控制及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同时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纳入护理管理之中,并将其作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其中一项。结果护理人员对于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及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主动性的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工作。结论护理医院感染控制中护理工作几乎贯穿了整个过程,通过制定好护理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加强护理管理对于控制医院感染也有积极的作用,使护理人员规范行为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