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运用于小儿肺炎中的有效。方法择选2017年1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70例,作为研究主体。以护理方式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将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将系统护理实施于观察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显著(P<0.05)。结论系统护理代替常规护理实施于小儿肺炎患儿护理环节中,可有效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肺炎 儿童 有效性 系统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系统红斑狼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02-2022.2月在我院收治的15例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对该15例患者采取血浆置换治疗,检测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抗核抗体(ANA)、双链DNA抗体(抗-dsDNA)、核内可溶性抗原抗体(抗—ENA)、24h尿蛋白等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ANA阳性通过血浆置换治疗后10例转阴性,抗-dsDNA明显下降,8例抗-Sm阳性病例中6例转阴性,5例抗-Rib病例中4例转阴性2,损伤的肾功能较前恢复,24h尿蛋白定量在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系统红斑狼疮采取血浆置换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浆置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甲氨蝶呤治疗系统红斑狼疮的有效及安全。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和万方医学网,收集甲氨蝶呤治疗系统红斑狼疮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包括431个患者,结果提示甲氨蝶呤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SLEDAI评分、血沉、补体C3、失眠发生率均相似,甲氨蝶呤组感染发生率低。结论甲氨蝶呤治疗系统红斑狼疮有效、安全较好。

  • 标签: 甲氨蝶呤 系统性红斑狼疮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感染心内膜炎(NIE)与不典型感染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提高对NIE尤其是系统红斑狼疮(SLE)诱发的NIE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及临床特点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NIE患者38例,其中SLE患者10例,风湿心脏病10例,类风湿心脏病患者11例,乙肝相关患者7例;同时以该院同期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不典型IE患者42例作为对照。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培养、心电图、血清免疫学、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培养、血清免疫学、心电图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29、5.53、4.80,P值均〈0.05),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38例NIE患者中,27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检出率为71.1%;1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瓣叶增厚;赘生物直径为2~7mm。42例不典型IE患者中,36例患者超声检出赘生物,检出率为85.7%(36/42);6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呈瓣叶增厚;赘生物直径为2~19mm,其中左心赘生物28例,右心赘生物8例。病例组中2例SLE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阴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阳性结果确诊;9例合并轻度以上瓣膜反流;10例SLE瓣膜病变者经临床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狼疮病情稳定;患者最短于治疗后5d、最长3年超声心动图复查,增厚的瓣膜较前明显缩小至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快速发现SLE诱发的NIE瓣膜受累时特征感染血栓疣状赘生物。超声心动图可为不典型IE及NIE的后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内膜炎 红斑狼疮 系统性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结核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以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研究分析了1995至2004年期间在我院随诊的915例SLE者中的42例并发结核病的患者,结核病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微生物学及组织学检查,并记录其受累器官、治疗药物以及疗效.结果42例患者中33例女性,9例男性,年龄16~52岁(平均28岁),病程2月至6年(平均26月),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42例)、咳嗽(25例)、骨关节痛(15例)、淋巴结肿大(8例)和头痛(4例).受累器官包括肺32例(76.2%),肺外结核者18例(42.9%),其中结核脑膜炎6例、骨关节结核4例、结核腹膜炎2例和淋巴结结核6例.单器官受累者34例,其中一例经经验治疗后好转,多器官受累者8例.仅4例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其阳性率9.5%.全部患者在诊断结核病前均经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41例患者经联合抗痨治疗(INH+Rif+Eth或+Pyra),仅1例经INH+Rif+Eth治疗1月后改左氧氟沙星治疗2年,39例抗痨治疗后痊愈.结论SLE患者结核病以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强的松使用可能与结核病的发生相关.早期诊断较困难,抗痨治疗有效.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结核 结核 骨关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综述了近10余年造血干细胞移植(haem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治疗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相关进展。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期母乳喂养过程中开展系统母乳喂养指导的效果。方法:2022年5月—2023年5月,选取医院产科40名围生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指导,试验组给予基于孕产期保健指导的系统母乳喂养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焦虑情绪、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血清营养指标、母乳喂养效能、母乳喂养态度及母乳喂养实行情况。结果:护理2年后,试验组焦虑情绪和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血清中白蛋白、血红蛋白及铁含量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效能、母乳喂养态度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时开展系统母乳喂养指导,能有效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的知识掌握度、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 产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病症的治疗中实施空气灌肠复位护理的最佳应用方法。方法挑选出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取80例符合试验研究的患儿进行入组试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层面进行系统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焦虑情况的组间差异性。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10,P=0.043);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焦虑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焦虑评分为(31.99±6.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40.52±6.83)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中采用空气灌肠复位结合心理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焦虑程度,且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空气灌肠复位 小儿急性肠套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系统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抽取72例在我科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将其以观察、对照两组进行分类。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56%<27.78%),且P<0.05。结论针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加以系统护理进行干预,能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母婴安全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重度子痫前期 孕产妇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妊娠情况,孕期产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卫生部北京医院收治的14例系统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妊娠对SLE患者病情的影响及对母亲胎儿的影响。结果14例患者中,3例(21%)患者妊娠诱发系统行红斑狼疮发病,5例(36%)患者妊娠诱发系统红斑狼疮活动,其余6例病情稳定(43%)。14例患者中,3(21%)例流产,11(79%)例分娩。在11例(72%)成功分娩者中,有4例(29%)患者母婴平安。7例(50%)出现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新生儿出现1例胎盘血流灌注,2例宫内窘迫,1例低体质量儿;产妇1例出现左心力衰竭,1例妊娠高血压,2例贫血,产后出血。病情活动组患者的SLE疾病活动指数最高值,母婴并发症发生的例数均明显高于病情稳定组(均P〈0.05)。结论SLE妊娠后可诱发系统红斑狼疮发病及病情活动,围生期可能出现母儿并发症。

  • 标签: 妊娠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妊娠结局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产后的临床护理干预状况。方法抽取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产后女性70例,使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为35例。结果护理B组相较于护理A组来说,SAS、SDS、SES的心理情绪评分较低,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患者满意度相较于A组来说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对于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而言能够改善患者心理,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系统红斑狼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50例重症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护理加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加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重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辩证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