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就青少年的压力与其吸烟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主要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的问卷,调查应对问卷以及中学生吸烟行为的调查问卷对于2626位中学生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之间的吸烟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以及年级方面的差异。压力对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呈现的是显著相关的关系。消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在压力以及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有着一个明显的中介的作用。结论压力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原因之一。

  • 标签: 青少年压力 吸烟行为 关系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近年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获得了普遍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该护理模式注重“整体生命价值”,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能够以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出发点实行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是预防护理纠纷、投诉的有效对策。本文就近几年有关人文关怀护理行为感知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行为感知 现状
  • 简介:摘要:医院医保制度,主要是为了较好保证社会劳动人自身的权益,减轻其看病就医的各方面压力而产生的制度。然而,受利益蒙蔽,部分人群将骗保作为获利的主要手段,严重损害了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需要在今后不断强化监管力度,杜绝医院医保骗保事件发生。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医院医保骗保行为监管的强化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医院医保 骗保行为 监管 强化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职教是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促进职教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中存在学生隐性逃课情况,高职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亟需研究高职生隐性逃课行为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对策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概述高职学生隐性逃课内涵理论,从学校教师与学生主客观方面分析影响高职生隐性逃课行为因素,提出避免学生隐性逃课行为的教育建议。

  • 标签: 高职学生 隐性逃课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癫痫患儿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后,患儿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患儿共12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0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癫痫患儿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癫痫患儿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癫痫患儿 遵医行为 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南充市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父母的教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6月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收治的100名存在自伤行为的青少年作为观察组。另在学校收集无NSSI青少年10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青少年心理状态进行量化评估:采用宗氏焦虑自评(SAS),宗氏抑郁自评(SDS),beck自杀意念量表(BSS),父母教养方式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评估。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自杀风险评估、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并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父母的教养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自杀风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及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均低于对照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及过度保护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南充市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父母的教养行为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结核门诊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徐州市传染病医院结核门诊收治的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基础组与教育组,每组均32例。基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教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行为转变理论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健康行为。结果:干预1个月,与基础组比较,教育组患者病认知评分、健康行为评分显著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低(P

  • 标签: 结核门诊 行为转变理论 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 健康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方法对327名学龄前儿童的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96名儿童中,158名(53.38%)存在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排列前3位的饮食行为问题为挑食(56.08%)、只吃几种食物(47.97%)、饮食量易受环境影响(46.96%)。不同儿童年龄、抚养人不同文化程度、抚养人喂养知识是否缺乏、是否允许儿童吃饭时有其他行为者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不同(P<0.05)。结论某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饮食行为 现状调查
  • 简介:新生儿行为能力的发现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的建立和广泛应用是近30余年来儿科领域的新进展。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能较全面反应大脑的功能状态。通过测查既可发现各种有害因素造成的轻微脑损伤,成为观察治疗效果、反映康复程度的敏感指标;又有利于智力的早期开发,因为0—2岁是大脑发育最迅速和代偿能力最强的时期。如能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良好育儿刺激,就能最大限度挖掘大脑潜能,开发智力,

  • 标签: 测查 新生儿期 行为神经 早期干预 功能状态 有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调查了300例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平均分为2.18±1.247;影响糖尿病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他人影响因素、感受药效(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服药遵从行为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了解影响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服药遵从认知水平和遵从率。

  • 标签: 糖尿病 服药 遵从行为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精神科危机行为是指病人在精神症状或者精神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潜逃等严重伤害或者破坏性行为。各种危机行为的发生不但对病人本身具有危害性,同时也危及其他病员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或减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危机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机行为进行分析。

  • 标签: 危机行为 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41-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为制定教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特殊学校60名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学生和60名与其相匹配的正常学生进行个性、行为及适应能力的心理测试分析。结果研究组儿童行为量表评定男、女儿童均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违纪行为;艾森克个性问卷中P、E、N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儿童适应行为量表评定适应能力商数、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01)。结论特殊学校精神发育迟滞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对其心理行为的干预。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学生 个性 儿童行为
  • 简介:1病例资料  患者侯某,男,6岁,因电击伤后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减弱,急诊入某中心医院治疗,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手外伤.经吸氧,能量合剂、营养心肌等对症治疗20天,症状明显缓解,继之出现动作多,顽皮、不听劝说,在病房里乱跑乱窜,骂人、影响其他患者休息,伴有失眠、饮食不规律,随转精神科诊治.

  • 标签: 电击伤 儿童 行为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行为康复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7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疼痛综合征140例,采用对比分析,对照组入组70例,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入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对行为康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第3个月慢性疼痛VAS水平、口服镇痛药物次数、急性疼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疗法有助于慢性疼痛的控制。

  • 标签: 慢性疼痛综合征 行为康复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