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sealingdrainagesVSD)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VSD,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iques,ART)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存在多种并发症。医护人员应预见性的进行治疗护理,同时提供强有力的心理社会支持,使患者安全舒适度过治疗全过程。

  • 标签: 辅助生殖 身心护理 舒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技术操作中常见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方法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对应防范措施。结果采取相对应防范措施后,效果满意。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尿管指征,熟练掌握留置尿管的技术操作是减少护理风险的关键。

  • 标签: 留置尿管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适当选择超声检查方法,供临床医生参考。方法根据病情选择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快而准确的超声检查结果,减少病人负担,少走弯路,为病人提供廉价、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无创伤 安全 首选 方法 子宫内膜疾病
  • 简介:摘要医院气体钢瓶的管理是医院信息化系统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用气体钢瓶的使用及其管理现状,探索采用物联网RFID技术规范医用气体钢瓶的管理,具体包括气体钢瓶的入库保存、领用、使用及废弃回收管理等。通过对医院气体钢瓶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为医院的安全发展和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医用气体钢瓶 RFID技术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工作中常见的几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部各科室所出现的病理技术工作问题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各类病理技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质量控制的实施要点展开详细统计。结果100例病理技术问题当中,13例问题存在于申请单与病理标本的接收方面,所占比例为13.00%;61例问题存在于切片处理方面,所占比例为61.00%;26例问题存在于HE染色不当方面,所占比例为26.00%。切片处理方面存在的病理技术问题明显高于其他各项,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进一步提高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工作水平,需要针对以上各项问题,做好包括完善制度、规范切片流程、控制试剂处理程序、完善HE染色在内的各项针对性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为医院的建设以及科室的发展发挥重要意义与价值。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笑气镇静技术在儿童患者龋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不能配合治疗的儿童龋龋病患者59例,采用笑气镇静技术配合龋病的治疗。结果笑气镇静技术能降低儿童恐惧,从而提高儿童龋齿的治疗效果和效率。

  • 标签: 笑气镇静技术 儿童 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新上岗助产士及医生的会阴缝合水平。方法应用牛舌模拟会阴缝合技术的培训演练。结果新上岗助产士及医生的会阴缝合技术明显提高。结论增加了产妇的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 标签: 牛舌 会阴缝合 培训 助产士 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原修复方法在石蜡包埋组织免疫荧光染色中的应用。方法石蜡切片经0.2%TritonX-100和0.5%TritonX-100梯度去垢剂(细胞表面活化剂)处理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定位明确,无扩散效应和非特异性着色。其染色强度接近石蜡包埋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结论低浓度梯度去垢剂TritonX-100进行抗原修复,技术方法简单可行。

  • 标签: 免疫荧光 染色抗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接骨板(MIPPO)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近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7例老年胫骨近段骨折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进行内固定治疗,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60岁—87岁,平均69岁;按AO∕OTA分型A型9例,B型21例,C型7例。结果3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5个月,未出现皮肤坏死、感染、骨折不愈合。按Johner-Wruhs评价标准⑴优20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89﹪。结论在老年胫骨近段骨折的治疗方法中,MIPPO技术能明显提高膝关节的康复,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微创 胫骨骨折 老年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62例,全部进行x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和VR重组。结果62例中病变发生于腰椎30例,胸椎16例,胸腰段15例,腰骶椎1例。共累及138椎体、42个椎间盘,其中2个椎体受累46例,3个椎体受累10例。结论CT扫描结合其3D后处理重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骨质破坏、死骨、钙化、脓肿以及椎间盘的改变,对病变范围、椎管狭窄程度及脊髓压迫情况具有优越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CT检查技术 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治创伤后遗足畸形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访2008年10月-2012年5月矫治的15例创伤后遗足畸形的患者,其中3例做二关节融合,2例做跟骨外侧柱延长,5例加做跟腱延长,2例胫前肌外置,1例腓骨长肌内置,2例胫后肌前置.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行Laaveg-Ponseti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分析比较术前术后评分并记算比较分析改善率。结果Laaveg-Ponseti评分系统,评分优10例,良3例,可2例.结论Ilizarov技术矫治创伤后遗足畸形较传统方法更趋微创化,更趋生理性,临床效果优。

  • 标签: 创伤后遗足畸形 Ilizarov技术 组织牵伸 外固定 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基层医院开展PICC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为此项技术的开展提供经验。方法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等影响PICC技术在十堰市地区基层院开展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ICC技术在基层医院临床上运用广泛,穿刺时无需麻醉,血管选择范围较大,可在床旁直接操作,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不影响活动,感觉舒适而且创伤程度小,能为患者顺利完成静脉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结论PICC导管技术在基层医院开展安全可行。

  • 标签: PICC 基层医院 开展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与其它留置针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劣势,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并减少患儿的痛苦和费用。方法将我院120例新生儿随机的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对照组则采用头部留置针技术。对比两种方法的留置针时间的长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的观察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高于使用头部留置针技术的对比组,同时出现堵管、渗液、脱针以及静脉炎的几率也要低于对比组。结论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具有保留时间长,不需要反复穿刺,有利于用药抢救,并且外表没关,同时不影响活儿活动的特点。可有效的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 标签: 新生儿 腋下静脉 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体位同定、CT定位和治疗摆位要点与方法,以保证放射治疗安全有效地进行。

  • 标签: 肿瘤 三维适应放疗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