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D飞玛Y型留置针与德国贝朗型留置针在手术患者静脉输液中应用的输液速度以及探讨各型留置针的术中管理。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使用Y型留置针组和型留置针组,各90例,观察两组同种型号下穿刺疼痛程度,输液速度。结果两组各型留置针输液速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德国贝朗型留置针比BD飞玛Y型留置针的输液速度更能满足因麻醉前诱导期以及腰麻时迅速补充全身血容量,而且术中更为方便安全的管理,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术中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太仓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在发现肺结核病人中的作用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进步提高病人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太仓市2011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疑似肺结核病人及确诊登记病人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疑似肺结核病人611例,转诊与追踪到位572例,总体到位率93.62%。户籍人群与流动人群相比,转诊疑似病人无差异,但转诊到位率与追踪到位率均有显著性差异。2011年太仓市确诊登记肺结核病人中非结防机构发现166例,占总病例的51.55%,其中涂阳病人120例,涂阴病人46例,有较大差异。非结防机构发现户籍人群病人数与流动人群病人数相比无差异;但涂阳病人和涂阴病人的发现数相比两类人群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非结防机构在病人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后工作中仍需继续加强网络报质量和追踪病人的及时性,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推荐疑似病人的力度,政府也应加强相应补助措施。

  • 标签: 肺结核 转诊 追踪 计算机通信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牙列错颌畸形的效果和优势。方法对在我院口腔科采用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58例牙列错颌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以年龄、性别、矫治前模型PAR指数等配对的42例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治疗后PAR指数和矫治完成时间。结果两组前牙排列、中线、覆盖、覆颌、咬合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牙排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R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安氏I类、Ⅱ类和Ⅲ类矫治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丝弓矫治技术可简化操作,提高后牙排列整齐度,缩短矫治时间,是错颌畸形患者较理想的矫治技术。

  • 标签: 直丝弓 牙列错颌 矫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扩约肌功能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适应征。方法对低位直肠癌经腹经肛门、结肠外翻拉出保留肛门吻合术1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未发生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局部复发1例,20周左右恢复正常排便排气功能,无大便失禁病例。随访8个月-5年,5例为远处转移,死亡4例,其中1例肝转移3年仍生存。结论根据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保肛手术适应证,经腹、肛门齿线上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行肛门结肠外翻拉出吻合是低位直肠癌较好的保肛术式。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患者红细胞抗阳性对交叉配血的影响原因并寻找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抗阳性的患者进行抗体筛查,放散实验、抗体鉴定等实验。结果自身抗体导致的抗阳性40例,建议选择Rh表型相同的洗涤红细胞输注。药物导致的抗阳性10例,选择洗涤红细胞输注。新生儿溶血病导致的抗阳性3例,选择检出相对应抗体的抗原阴性血液的洗涤红细胞输注。补体C3激活导致的抗阳性10例,使用单抗IgG试剂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新近输过血的患者所产生的同种抗体导致的抗阳性5例,选择检出相对应抗体的抗原阴性血液的洗涤红细胞输注。结论患者抗阳性的原因有多种,我们要分析清楚其原因,才能制定出合适的输血策略,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直抗 交叉配血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平行穿刺和快速垂直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静脉穿刺患者29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48例实施快速平行穿刺,观察组患者148例实施快速垂直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次置管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快速平行穿刺相比,快速垂直穿刺具有疼痛轻、次置管成功率高等优势,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 标签: 静脉穿刺 快速平行穿刺 快速垂直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急诊科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应用激励机制管理,采用关怀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参与激励、经济激励等方法,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结果应用激励机制后,病人满意度与实习护士满意度均优于应用激励机制前(均P<0.01)。结论应用激励机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激励机制 护理管理 护士
  • 简介:摘要激励作为能有效调动职员的积极性、发挥个人潜力、自觉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管理手段,在当今护理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激励理论不断发展,临床上的激励手段也是各种各样,采取正确的手段对症激励成为提高激励水平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激励概念、激励方法,综述了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标签: 激励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石屏县传染病网络报质量和网络运行情况,探讨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主要原因,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石屏县传染病报告卡,导出Excel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石屏县2009~2013年报告及时率分别为81.66%、84.59%、85.18%、96.99%、98.24%。结论石屏县传染病网络报及时率逐年提高,认真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坚持节假日报卡和审卡,可维持和提高石屏县传染病报告质量。

  • 标签: 传染病 网络直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充分调动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激发护士工作动力,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方法通过确立多维度考核方案,实时动态调整并细化考核方法,完善考核管理制度等系列措施,将考核方法与护士能级水平挂钩,体现护理人员能力与绩效的有机结合。结果护士的工作热情、服务艺术、学习氛围的主动愿望迫切,客观上激发了护士学历、职称的提升,为专科护理的发展蓄积了定基础。结论实施多维度绩效考核,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和发挥了护士潜能,激发护士进取精神,弘扬正能量效应,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 标签: 多维度 绩效考核 激励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新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基层医院运行机制发生的深刻的变化,在新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的影响下如何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以提高工作效率是摆在我们广大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个重要新课题。

  • 标签: 新医改 激励机制 基层医院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科室科研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效果。方法建立护理科研管理制度,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结果科室护理课题申报及护理论文书写比往年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逐渐提高。结论实施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能调动科室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科研水平。

  • 标签: 护理 科研管理 激励机制
  • 简介:摘要为了稳定医院护理工作人员,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分析探讨当前聘用制护士离职的原因以及建议与对策,对聘用护士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有效的措施从而稳定护理队伍,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聘用制 离职意愿 相关因素 分析举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励式护理干预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在2014年9月-2016年7月到我院分娩的产妇中选择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按照等分原则将其分成相等例数的对照组和干预组,即各50例,两组产妇都按照传统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而干预组除了予以常规护理以外还施予激励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并对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比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产妇分娩后护理满意度、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低,P<0.05。结论激励式鼓励干预用于临床分娩中,可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和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激励式护理干预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促进产后腹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足月分娩且产后腹肌分离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108例随机分组各54例,对照组未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观察组腹围各数据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妇腹肌分离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后腹肌分离患者实施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痛,增强肌肉张力,提高恢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按摩 腹直肌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经腹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对比检测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日,研究经腹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嵌顿疝分为两组,对照组该组30例患者使用普通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该组30例患者使用经腹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低、平均住院日短,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术中使用经腹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经腹直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 腹股沟嵌顿疝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切口与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切口入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Judet入路治疗方法,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以及切口大小等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口与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比较,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切口 Judet入路 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前纵切口结合技术改进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髌骨骨折在髌前纵切口下行切开复位技术改进AO张力带固定术。结果经6—12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术后半年按改良Bostman标准评定优24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经髌前纵切口结合技术改进的AO张力带固定治疗适用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便,复位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且患者所需费用低,是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髌前直纵切口 张力带 髌骨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