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缓和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多种因素影响了我国缓和医疗的发展,研究社会舆论对我国晚期妇科病人的缓和医疗发展,有利于深入了解社会舆论在我国缓和医疗发展中的阻力,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缓和医疗的发展提出可行化建议,推动缓和医疗在我国的发展。

  • 标签: 缓和医疗,社会舆论,晚期妇科癌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采集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整理分析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因素特点。同时根据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50例,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1.04±0.21)h]、症状缓解时间[(1.44±0.69)h]症状消失时间[(3.57±1.23)h]短于对照组[(2.22±0.58)h、(3.34±1.08)h、(5.35±1.87)h](P<0.05);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量表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社会心理因素特征,根据其社会心理因素特征行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取较好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社会心理因素 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持性心理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8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PRS、NOSIE-30和SSPI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NOSIE-30和SSPI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支持性心理护理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社会功能 康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支持网络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择选2020年5月~201年4月收治的88例患者,将其中内科疾病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余44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社会支持度评分;对比精神疾病组中情感病组与精分症组的社会支持度评分;对44例精神疾病患者给予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社会支持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疾病组中情感病组的上述评分均高于精分症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社会支持度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相较于内科疾病组,精神疾病组的社会支持度各项评分均较低,P<0.05;精神疾病组中情感组的社会支持度各评分明显高于精分症组,P<0.05;给予精神疾病患者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社会支持度。

  • 标签: 精神疾病 社会支持网络 康复 精分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致力于深入探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情绪支持与社会功能重建的综合作用。目的是通过整合这两种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有效缓解情绪困扰,并重建其社会功能,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我们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手段,通过设计并实施一系列情绪支持和社会功能重建的干预措施,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观察等多种方式,系统地收集了患者情绪状态、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数据。结果 情绪支持和社会功能重建的综合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了抑郁和焦虑程度,同时患者的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功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提升。结论 本研究证实情绪支持与社会功能重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以更好地满足抑郁症患者的护理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康复。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护理 情绪支持与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精神病患者对其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80例阴性症状表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予以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社会功能与阴性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与交往、社会技能得分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阴性症状各项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结论对于阴性症状精神病患者予以认知行为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该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模式 精神病 阴性症状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希望水平、社会支持现状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7月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10名,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Herth量表及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希望总分为38.78±4.28,属于高等水平。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9.95±6.71,其中客观支持为8.76±2.71,主观支持为11.89±2.17,对支持的利用度为7.77±1.77。低于全国常模。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P

  • 标签: 女性不孕症 希望水平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应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后的认知与社会功能康复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8例,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其就诊时间段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将上述研究对象1/2纳入到对照组(34例),施行常规护理,余下1/2研究对象则纳入到实验组(34例),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SDSS、WAIS-RC评分方面情况予以对比。结果:在SDSS、WAIS-RC评分上,实验组数据表明比对照组较优(P

  • 标签: 支持性心理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狂发作 认知 社会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交技能训练的疗效分析,并研究该方法对患者肢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2020-2021年我院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两组,分别予以基础性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对比指标:两组的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比较,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更优(P0.05),观察组更优(P0.05),观察组更优(P

  • 标签: 社交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肢体功能 社会功能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80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各为9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只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实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关的护理和心理指导。结果:本文中研究组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值比较、艾森克个性问卷分值调查中均未发现患者抑郁的性格;研究组性生活满意比例为63.3%,对照组性生活满意比例为42.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性。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但实行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同时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全切除术 患者 护理对策 社会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 有机磷农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加之从事农业生产的老百姓相关 知识匮乏, 由此引发的有机磷中毒事件也层出不穷。本文将今年四月发生的一起 小儿有机磷中毒事件作为出发点, 综合论述有机磷中毒机理、临床症状以及诊断 治疗等方面。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中毒机理 临床症状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康复护理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功能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我院66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沟通技能、社交技能、基本生活技能、高级生活技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稳定期 精神分裂症 社会适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体检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整体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本科接诊女性体检者(n=100)。试验组采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整体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体检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体检时间和依从性: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体检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女性体检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价值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态营养及延续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9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生态营养及延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较低,护理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态营养及延续康复护理 脑梗塞 生活质量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干预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指标包括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结果:干预组在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这些指标上均取得了显著优势(P <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婚姻质量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对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者肠道微生态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口干、便秘、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者通过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可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显著增加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及社会交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2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角色认同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激越行为、社会交往功能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激越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精神分裂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的精神病性症状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者能够重新回到社会进行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动态交际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性症状 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