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健康杂种家犬麻醉开胸,用RM-60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及MF-1100电磁血流量计分别测定或计算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丹参注射液在8mg/kg剂量时,可降低舒张压(DAP)和平均动脉压(MAP),并可轻微增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心输出量(CO).结论:丹参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拉光动力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外敷5-氨基酮戊酸后氦氖激光照射,两次照射期间选用卤米松乳膏外用。对照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0%,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拉光动力联合激素外用治疗瘢痕疙瘩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光动力学疗法 复方倍他米松 封闭治疗 瘢痕疙瘩
  • 简介:目的:探析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联合中药口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64例仅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术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B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功能恢复良好;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显著少于A组(P〈0.05),B组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优良率为89.06%、B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术联合中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微创、固定牢固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力髋螺钉固定术 中药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评价护理在光动力疗法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观察50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接受PDT治疗的过程,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结果:患者PDT治疗后1周来复诊的有43例,视力较治疗前提高的有32例,视力与治疗前保持不变的有8例,有3例视力较治疗前下降一行,因故未来复诊的7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治疗前精心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严格规范操作,及时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治疗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定期复诊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率及胃窦组织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治疗结束后,检测三组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窦组织中SS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明显延迟(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纽大鼠胃窦组织中的SS含量明显升高,电针组大鼠胃窦组织中SS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电针治疗可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窦组织SS的表达,加速胃排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电针 胃肠动力 生长抑素 实验研究
  • 简介: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审计是医院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医院设备管理,提高大型设备经济效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医院内部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审计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医院大型设备效益审计的八个步骤和三种常用的评价方法。

  • 标签: 医院 大型设备 效益审计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测量偏头痛大鼠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针刺对大鼠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从血流动力学方面初步探讨针刺对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4组,每组各6只.对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进行造模,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必理通组予必理通灌胃治疗,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大鼠颈总动脉的直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心率(HR),计算颈总动脉血流量、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Vs/Vd),对各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必理通组、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量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量轻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量明显升高(P<0.01).与必理通组比较,针刺组右侧颈总动脉血流量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PI数值升高(P<0.01).与必理通组比较,针刺组右侧PI升高(P<0.01).各组颈总动脉直径、Vs、Vd、Vm、RI、Vs/Vd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大鼠的颈总动脉血流量有明显改善作用,颈总动脉血流量、PI与偏头痛密切相关,可作为治疗偏头痛较好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超声 偏头痛 针刺 井穴 颈总动脉血流量 大鼠
  • 简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我校中药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分为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rtics)、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两个部分,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而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等)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即ADME)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科学[1,2]。自2003年起在我校中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中药现代化技术方向)及中药学专业(中药制药方向)大学四年级作为专业限选课开设,共54学时,包括36个理论学时和18个实验学时。该课程以生理学、高等数学为学习基础,具有理论性与抽象性强、内容多的特点,而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生理学、高等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讲授均有较大的挑战。笔者及其他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理论...

  • 标签: 中药学专业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探索 实践
  • 简介: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水提液(THQF5)和醇沉上清液(THSQ10)在正常和痛经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分别采集正常和痛经模型大鼠灌胃THQF5和THSQ10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样本,采用UHPLCMS/MS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进行负离子检测,测定血浆中苦杏仁苷,咖啡酸、阿魏酸、芍药苷的浓度,DAS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THQF5后,和正常组比较,咖啡酸模型组的AUC(0t)显著增大,阿魏酸模型组的AUC(0t)和AUC(0∞)显著增大;阿魏酸模型组的Tmax显著延迟,阿魏酸模型组的Cmax显著增大。灌胃THSQ10后,和正常组比较,苦杏仁苷模型组的Tmax显著延长,Cmax显著增大;咖啡酸模型组的Tmax显著缩短;芍药苷模型组的AUC(0t)显著增大。其他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HQF5和THSQ10在正常和痛经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标签: 痛经 桃红四物汤 药代动力学 液质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