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科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临床二级学科,正式成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但其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正式提出科医学,历经20多年的发展,尽管在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和大型综合性医院建立了科医学专业和科医学科,但仍未取得满意的进展,除了政策和群众观念方面的原因,主要还在于缺乏专职的科医学师资队伍和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培养体系。

  • 标签: 全科医学科 大型综合性医院 教师 医师 培养 全科医学专业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与特点,探索适宜的培训模式。方法培训分理论学习、通科轮转、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训练和社区实践四部分,结合曙光医院自身特点,实施教学、培训。结果已有2批共24名中医科学员通过规范化培训后,先后顺利出站,所有学员均能较快适应、熟悉并胜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结论从中医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及建议。

  • 标签: 中医 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喷剂用于口腔疱疹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合并有疱疹性咽峡炎的手足口病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3例在早、午、晚饭后及睡前使用0.9%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漱口后,用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喷剂喷抹在口腔溃疡周围;对照组97例相同方法使用喉风散喷抹疱疹溃疡面、雾化吸入等方法治疗,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9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52例,好转2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6%;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喷剂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理想、安全无毒、小孩易接受,操作方法简单,家属可自行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减少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口腔疱疹 溃疡 壳聚糖膜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吗啡术后静脉镇痛对肠道肿瘤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开腹肠道肿瘤根治术及腹腔镜下行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各40例,前者随机分为开腹空白对照组(A组,n=20),开腹吗啡组(B组,n=20)和后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空白对照组(C组,n=20)和腹腔镜吗啡组(D组,n=20)。四组患者均在术后3天内予以静脉营养支持。比较四组病人术后3天的镇痛效果、体温、氮平衡、总蛋白、白蛋白、TNF—α、IL-6、可的松、肾上腺素、血糖、5-羟色胺水平。结果术后四组镇痛评分,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体温、氮平衡、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TNF—α、IL-6、血糖、前列腺素、5-羟色胺的变化B和D组均较A和c组明显,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以及B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四组术后第3天均较第1天明显改善。皮质醇、肾素B与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发生代谢紊乱,吗啡行术后镇痛能减少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应激反应,有代谢调理作用,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

  • 标签: 肠道肿瘤 蛋白质代谢 术后镇痛 吗啡
  • 简介: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后单次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1.5mg/kg,随后以2m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至术毕;对照组按照相同的剂量和速度给予0.9%氯化钠.分别在术前、术毕和术后1d抽取颈静脉球血液检测血浆S100β蛋白水平.结果利多卡因组术前、术毕、术后1d血浆S100β蛋白分别为(21.03±11.67)、(32.63±10.14)、(34.16±17.59)ng/L,对照组分别为(23.04±13.32)、(44.98±16.63)、(39.85±21.99)ng/L.两组术前和术后1d血浆S100β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毕血浆S100β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给予利多卡因能降低术毕时血浆S100β蛋白水平.

  • 标签: 麻醉 幕上肿瘤 利多卡因 S100蛋白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