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趾外翻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方法对49例62足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或随访,时间0.5年-13年,平均4.1年,采用胥氏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48足,良8足,差6足。结论根据拇趾外翻的主要病理变化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拇指外翻 外科手术 适应症
  • 简介:摘要胸腔闭引流的目的是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由于操作较难,且患者易于感染。因此本文将就胸腔闭引流的护理进行详细的论述。

  • 标签: 胸腔 引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年近古稀的周老师是一位哮喘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哮喘不时发作,说话、做事总是觉得“气”不够用。退休后,周老师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老年人合唱团。每天两小时的运气、发音练习,他心情特舒畅。坚持一段时间后,他感觉说话底气足了,活动起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出现气喘了。到医院一复查,哮喘病好转了不少。

  • 标签: 哮喘患者 腹式呼吸 缓解 药物治疗 社区组织 发音练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12-01摘要目的探讨改进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的拔除方法,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入住我科的选用8F单腔三向瓣膜输液港经上臂贵要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输液港植入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拔针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改进后的拔针方法,分析两组针刺伤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拔针125次,无1次针刺伤发生[对照组患者拔针125次,发生8次针刺伤事件,两组针刺伤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拔除蝶翼无损伤针时采用改进措施,防止了针刺伤的发生。

  • 标签: 输液港无损伤针[针刺伤[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传统术与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88%,显著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切除治疗宫颈息肉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息肉 宫腔镜 传统术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传统术与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行传统术,观察组行宫腔镜下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91.30%VS7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5.80%(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3%(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术相比,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宫颈息肉,疗效显著,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传统术式 宫腔镜下切除术式 宫颈息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鸟巢—袋鼠—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应用于低体温新生儿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进行对照实验,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3年6月。对我院出生的低体温新生儿展开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鸟巢—袋鼠—沐浴—转运护理模式。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情况可以发现,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氧饱和度、摄氧量指标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该护理模式,于本文对低体温新生儿的研究项目中展现出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转运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会阴切开缝合术中两种缝合打结方法的产妇产后疼痛情况,处女膜还原恢复情况。方法将同时期内行会阴切开缝合术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在缝合过程中实验组采用粘膜层连续缝合至距处女膜环0.5cm处,8字缝合处女膜环。连续缝合肌肉和皮下脂肪层等皮内组织,皮肤采取锁扣打结法连续皮内缝合至处女膜环处打结,将线结打在阴道粘膜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缝合阴道粘膜至处女膜环。肌肉和脂肪层间断缝合。皮肤自切口远端开始连续皮内缝合至处女膜环处打结,将线结打在阴道粘膜内,各层均用外科加强结法。两组会阴切口均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缝合和相同的产后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会阴伤口疼痛情况及还原处女膜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处女膜环对合整齐,还原处女膜。伤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0.01)。结论会阴侧切缝合术采取改良缝合术能还原处女膜,减轻切口疼痛,且操作简单,节省缝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侧切缝合 8字缝合 打结方法 疼痛
  • 简介:摘要本技术的操作目的是引流胸膜腔的气体或液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促使肺复张;平衡胸膜腔两侧的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萎缩;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目的讨论胸膜腔闭引流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引流患者进行护理。结论保持整个引流系统密闭。注意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搬动患者和更换引流瓶时,须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内。

  • 标签: 胸膜腔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于下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横行直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及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肠线单层连续缝合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肠线连续缝合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并与同期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疼痛轻、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术后并发症 改良式
  • 简介:许多年轻的父母在育儿生活中会陷入困惑,他们一方面接收了来自老一辈人的传统育儿经验,另一方面又从网站和育儿书籍中汲取了林林总总的育儿理论。到底谁说的对?到底应该听谁的?那些年,养育了那么多孩子的”中国”育儿,真的错了吗?

  • 标签: 育儿经 中国 教育事业 教育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癌症是慢性病,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良好心态的支撑,是难以想象的。日前,专家指出,“家庭抗癌”容易将痛苦稀释,因为家属与专业心理医师治疗相比,隔阂较少,更容易沟通,更有说服力,顺从性及时效性更好。

  • 标签: 家庭式 抗癌 良好心态 心理医师 慢性病 时效性
  • 简介:华裔女士冯雅卿,是一位“张海迪”的华裔姑娘。她是广州市39中的毕业生,移民美国后,遭遇严重车祸,下肢瘫痪她自强不息,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完成学业,在加州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并且在加州政府部门就职。她还学会开小汽车,学会在水中游泳,并且和…一位白人青年结为伴侣。她的整个故事,是华人在国外奋斗拼搏并取得成功的又一生动、典型的事例。下面是她亲笔给本刊写来的自述稿件。

  • 标签: 张海迪 华裔 美国 姑娘 加州大学 自强不息
  • 简介:整天在电脑面前端坐,是否常常感觉颈椎酸痛、脊柱僵硬,双腿充血发麻发胀?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它们只不过需要一些简单的肢体舒展。面对健身房那些复杂多样的健身器械,喜欢弃繁就简的你,常常感到有些无所适从。这里我们提供一套简单轻便的保健操,让你在家也能进行疲劳释放。

  • 标签: 健身器械 正常呼吸 血液循环 脊柱损伤 掌按 肌肉耐力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介绍胸腔闭引流的正确维护,防止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引流安全有效的目的。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正确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改良剖宫产,对照组性传统剖宫产,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7.0%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有82.3%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比较于对照组,其手术效果更为显著,p<0.05,则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剖宫产具有各种特点,如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轻等,可帮助产妇快速恢复健康,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改良式剖宫产 临床效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