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GBS)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6例CGB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以对称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脑脊液异常5例、正常1例,肌电图呈现神经元损害,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均提示有脱髓鞘损害。结论CGBS病情迁延、隐匿,表现复杂,易被误诊;临床症状、脑脊液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激素治疗有效。

  • 标签: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临床症状 脑脊液 肌电图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它是由多基因遗传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支气管系统的不稳定性,环境方面的因素,如过敏源和感染、药物、运动等的激发,以及变态反应、生化因素虽与本病有关,但是心理社会因素对此疾病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理因素可以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行为、情绪应激也是发病及病情加重的重要诱因。现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行为性格、情绪应激做一初步分析。

  • 标签: 支气管哮喘行为性格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宝石激光结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黄褐斑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红宝石点阵激光结合氨甲环酸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数据分析治疗前后疗效状况。结果:共治疗50例,治愈6例,显效3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2%。治疗2周后16例患者色斑减少,治疗1个月后21例患者色斑减少。从治疗终止至连续随访1年时间内,3例患者出现复发色斑情况,3例患者连续口服妥塞敏片3个疗程,色斑减少。结论:红宝石点阵激光疗法和氨甲环酸口服疗法治疗的联合应用对黄褐斑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该治疗方法在黄褐斑临床治疗中较为值得推广。

  • 标签: 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 氨甲环酸 黄褐斑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淋巴瘤患者的主要性格特征和心理护理的主要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共计50例淋巴瘤患者来我院就诊,将其记为观察组。选取50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护理人员使用艾森克(也即EPQ)人格问卷按照常规对两组研究对象实施系统化的性格测验。对比分析100例研究对象的性格特征。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EPQ精神质以及神经质的得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性格特征整体上表现为内向型和不稳定型,在受到各种外界刺激,容易出现激惹情绪。结论基于淋巴瘤患者不稳定型的性格特征,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以维持其情绪上的稳定,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淋巴瘤 性格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GBS)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4例CGB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以对称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脑脊液异常20例、正常4例,肌电图呈现神经元损害,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均提示有脱髓鞘损害。结论CGBS病情迁延、隐匿,表现复杂,易被误诊;临床症状、脑脊液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激素治疗有效。

  • 标签: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临床症状 脑脊液 肌电图
  • 简介:对474例肝癌、肝硬变死亡者的调查结果提示,性格对肝、肝硬变有影响,暴躁型(48.9%)和沉默型(25.7%)性格者易患肝癌、肝硬变。饮酒对肝癌、肝硬变有影响,饮酒者48.3%。

  • 标签: 性格 饮酒 肝癌 肝硬变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格林-巴利综合症时利用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入院治疗的34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在基础治疗(营养神经,防治感染、针灸、支持治疗等)的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0.4克/h),日一次静点,五天为一疗程,分析比较在治疗前后的肌力的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34例急性格林巴利病人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并对其治疗前后进行Hughes评分及肌电图检查,进一步证实具有显著疗效,这与国内外的报道是一致的。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效果显著,能缩短急性期持续时间以及整个病程,有效改善各项临床症状。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症 丙种球蛋白 疗效观察
  • 简介:幼儿园中班的韦韦,今年4岁,个子越长越高,胆儿却越来越小。他见到生人就想躲开,唱歌没有高声.甚至说话也不肯放开嗓门。一天.幼儿园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作为老师的我有意练练他的胆儿.让他扮演出头露面的“老鹰”。小韦韦却低着头,直往墙角躲,连声说“我不会”,”我不行”.声音低得像蚊子。说着说着,居然哭了起来。

  • 标签: 自卑性格 孩子 幼儿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护患沟通的技巧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性格色彩学理论,分析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沟通。结论了解患者的性格色彩特征,知道对方最注重的东西,有的放矢,使护患沟通更有效,加强了护患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 标签: 性格色彩 护患沟通 分析 沟通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对不同性格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A型性格组(A组)与B型性格组(B组)各100例,所有患者给予行为疗法措施干预,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特质应对方式、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心电图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行为疗法有助于改善不同性格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特质应对方式、社会功能及生活方式,B组比A组改善得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疗法对不同性格冠心病患者产生不同效果,在重视临床治疗的同时,其心理行为的治疗也不容忽视。

  • 标签: 行为疗法 A型性格 B型性格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根据FPA性格色彩学将大学生性格分为红黄蓝绿以及各种组合色彩,并归纳出各种色彩的性格人群所易发的疾病,对大学生的性格色彩分析后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来防治疾病。方法选择济南市长清大学城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关于大学生性格色彩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89份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色性格易患胃病;蓝色性格易患精神类疾病;黄色性格易患心血管疾病;绿色性格是一种相对健康的性格,患病率较低;组合性格:红蓝性格、红绿性格、蓝绿性格、蓝黄性格均易患心血管疾病;红黄性格易患癌症,黄绿和红蓝绿性格易患内分泌疾病,红黄蓝绿易患精神类疾病。结论人的性格色彩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色彩的性格会导致人们面临着不同的疾病风险。

  • 标签: 性格色彩 疾病 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来自于城市、城镇和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性格特征,比较他们的差异,为在大学生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帮助。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睡眠障碍诊断和睡眠质量评定量表(SDSE)、艾森克人格量表(EPQ)进行测量。结果SCL-90结果显示,城市学生在阳性项目数、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和量表总分上均明显低于城镇组和农村组;SDSE结果显示,城市学生的影响度因子、投射因子得分最低,城镇学生的睡眠深度因子得分最低;EPQ结果显示,城市学生的E量表分最高,而农村学生的L量表分最高。结论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较好,城镇的居中,农村的较差;城市学生的性格较外向,而农村学生的自身隐蔽性较强。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卫生 人格 城市 农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防御机制和MMPI测试的研究发现儿童双相障碍与单相抑郁两组疾病的异同。方法时37例儿童双相障碍患者和3l例单相抑郁患者进行防御机制(DSQ)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MMPI),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MPI两组在量表HY(t=2.033,P<0.05)、flr(t=2.371,P<0.05)、SC(t=2.545,P<0.05)、Ma(t=2.648,P<0.05),PD(t=3.101,P<0.01),双相障碍组高。DSQ与MMPI相关分析,双相障碍组MMPI中的Pa、Pt、Sc、Ma、Si分与不成熟因子显著正相因子负相关,而单相抑郁组仅有Pa、Sc、Ma与不成熟因子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双相障碍组发病年龄更早,与单相抑郁比有人格特征的区别,表现的更不成熟、更不稳定,这与他们较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可能有关。

  • 标签: 双相障碍 儿童 单相抑郁 防御机制 MMP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实施宝石CT双低技术冠脉成像在其随访中的临床实施效果和实施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开展手术治疗与术后随访的患者,共计50例,对所有患者展开宝石CT双低技术冠脉成像的扫描、对比剂注射等方案,同时对图像质量的主观、客观评价及辐射剂量与碘摄入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扫描图像血管管腔的 CT 值均高于 300Hu,所测量的升主动脉根部、 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近段的图像平均 CT 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观评价的冠脉图像评分一致性较好;辐射剂量与碘摄入量更低。结论:对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应用宝石CT双低技术冠脉成像图像质量的主客观评价更高,且辐射剂量与碘摄入量更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宝石CT 双低技术冠脉成像 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后随访 图像质量评价 辐射剂量 碘摄入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对早期老年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寻找更为合适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26例老年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与维生素B族、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基础治疗。治疗2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4.6%)明显高于对照组(53.8%),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治疗早期老年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激素冲击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是目前治疗该病的首选治疗措施。

  • 标签: 老年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地塞米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性格色彩学”开展情绪管理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性格色彩学”开展情绪管理,护理2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55%,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9.5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治疗依从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与参照组及护理前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前,2组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抑郁评分与参照组及护理前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性格色彩学”开展情绪管理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其负性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性格色彩学 情绪管理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性格色彩学”开展情绪管理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8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4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性格色彩学”开展情绪管理,护理 2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4.55%,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29.5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前, 2组治疗依从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与参照组及护理前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护理前, 2组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研究组抑郁评分与参照组及护理前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基于“性格色彩学”开展情绪管理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其负性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性格色彩学 情绪管理 抑郁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