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宋福成1孙玉敏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    河北沧州     061001  2.武警第一机动总队医院    河北定州     073000)  【摘    要】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方法:  分析DM-A组、DM-B组、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DM-A组TBIL、IBIL、DBIL均高于对照组,而DM-B组则低于对照组及DM-A组(P<0.05)。T-AOC水平DM-A组高于对照组,DM-B组则低于对照组(P<0.05)。DM-A、DM-B组hs-CRP均高于对照组,以DM-A组更显著。DM-A、DM-B组MDA、ox-LDL均高于对照组,以DM-B组更显著(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较强;随病程延长,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增强,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弱。  【
  • 简介:目的了解门诊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对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连续收集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2糖尿病患者相关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学情况,糖尿病诊断、治疗、自我管理及近期血糖控制情况,有否其他代谢异常疾病。主要分析该人群的自我管理水平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25例2糖尿病患者,人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1.5)%,总达标(7%)率40.3%;(2)本研究中60%的患者接受过糖尿病教育,52.3%的患者能坚持严格、长期规律的饮食控制,46.8%的患者能长期坚持运动治疗,56%的患者能坚持较规律的自我血糖监测;(3)单因素分析,HbA1c控制达标率接受糖尿病教育的患者(45.1%)高于未接受糖尿病教育者(33.1%,P=0.006);严格、一般和未行饮食控制的患者(分别为75%,46.9%和25.8%)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有运动治疗者高于无运动治疗者(48%和33.5%,P=0.022);(4)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饮食控制差是该组人群HbA1c控制不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是患者能否良好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控制对于血糖控制有更多获益。

  • 标签: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血糖控制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脂联素是具有重要功能的脂肪因子,其表达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2糖尿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血浆脂联素的结构、生物功能、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2糖尿病的关系,为探讨2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线索。

  • 标签: 脂联素 2型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血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T2DM)患者睡眠质量对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1年我院门诊就诊的合并睡眠障碍(PSQI≥7)的T2DM患者52例,睡眠障碍均经过神经内科专科治疗。同时选择40例不伴睡眠障碍(PSQI<7)的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基线时及合并睡眠障碍的T2DM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作为评价睡眠质量的工具。结果合并睡眠障碍的T2DM患者的FBG、TC、TG以及HbA1c水平较高,且存在IR状态;而针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合并睡眠障碍的T2DM患者的FBG、血脂以及HbA1c水平较高,且存在IR状态;而针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具有一定影响。

  • 标签: 睡眠质量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血脂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Ⅱ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相关疾病疾病患者总计37例,对其进行治疗以及护理,比较治疗前与通气24h后的指标水平情况,治疗前与撤机后的指标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前与通气24h后,患者的指标对比明显数值下降;治疗前与撤机后,患者的指标对比明显数值下降,则通过治疗后患者的指标有所改善。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在本次研究中所取得的效果较好,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加上相关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呼吸情况恢复,值得推崇。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缩短药物流产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院接受药物流产的患者,共计2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研究组(术后服用血府逐瘀汤)和对照组(不服用血府逐瘀汤)。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阴道感染、子宫感染)发生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血府逐瘀汤对缩短药物流产出血时间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流产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孕栓不同给药时间在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寿光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有发生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妊娠54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即孕栓卡组28例胎儿娩出前8-10分钟直肠给药卡孕栓1mg并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宫体肌注;对照组即缩宫素组26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宫体肌注。观察剖宫产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卡孕栓组在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方面均优于缩宫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卡孕栓能明显减少高危妊娠剖宫产出血量,且在胎儿娩出前8-10分钟直肠给药与缩宫素合用疗效最佳。

  • 标签: 剖宫产术 高危妊娠 产后出血 卡孕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2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包括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和30例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如糖尿病病史、年龄,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质指数(BMI)。测量血清25(OH)D、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C肽、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25(OH)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及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维生素D水平可能是2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及健康教育对中年2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62例中年2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健康教育,观察血糖波动情况,1年后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电话回访及健康教育后中年2糖尿病病人的遵医行为较高,血糖水平波动明显低于非随访2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高于非随访2糖尿病患者。结论在中年2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电话回访及健康教育能够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波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电话随访 遵医行为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糖尿病和2糖尿病合并甘油三酯异常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2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抽取144例2糖尿病患者血样,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TG≥1.70mmol/L),将研究对象分为甘油三酯异常组(A1组)61例与甘油三酯正常组(A2组)83例,抽取正常人群16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对照组做比较。结果A1组、A2组和对照组比较,FFA、FBG、TC、TG、HbA1c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LDL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比较,FFA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FFA的浓度和TG、HbA1c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FFA的结果在2糖尿病合并TG异常患者中显著升高,FFA水平增高与2糖尿病合并TG异常密切相关,可能在2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游离脂肪酸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II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临床检查确诊的100例II糖尿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组(给予延续护理)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依从性。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延续护理组患者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护理 II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尿酸水平(UricAcid,UA)之间的关系;评价hs-CRP、UA的测定对2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2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认知障碍组30例和糖尿病非认知障碍组32例,用散射比浊法及用酶标法分别测定hs-CRP、UA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组、糖尿病非认知功能障碍组hs-CRP、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组hs-CRP、UA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hs-CRP,UA明显增高,测定hs-CRP,UA水平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2糖尿病患者合并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疗效、预后。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6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糖化血红蛋白分成2个组,即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的血糖控制理想组,和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的血糖控制欠佳组,分别与单纯初治涂阳肺结核100例进行对照,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胸部CT、痰菌转阴时间、疗程结束后胸部CT的吸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与患结核病前血糖控制水平有关,血糖控制较好者肺结核影像多与单纯结核病组表现一致;血糖控制不理想,肺结核影像多不典型,痰菌阳性率高,治疗失败率高,抗结核治疗影像学改变慢于单纯肺结核者(P<0.05)。结论本组资料显示继发性肺结核合并2糖尿病复治病例多,PPD试验阴性率高,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高,肺结核影像多不典型,表现为病变范围广,易侵犯多个肺野,以中下肺野多见,干酪病灶多,空洞多,排菌多,治疗疗程长,预后差,较单纯肺结核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像学特点及结核病治疗效果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应积极控制血糖,早期抗结核治疗,且治疗疗程宜延长.

  • 标签: 继发性肺结核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测定T2DM合并DPN(DM+D)组64例、T2DM不伴DPN(DM)组51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DPN的危险因素。结果DM+D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bA1c及胆固醇(TC)水平显著高于DM组,FINS水平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发生DPN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P=0.02)。结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T2DM发生DPN明显相关,检测血清HCY水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100例 2糖尿病患者为试验对象,使用量表评估患者当前自我管理情况和血糖水平值。结果: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98.75±5.89)阶级良好的 2hPG( 8.45±0.34) mmol/L、 FPG水平值( 5.18±0.85) mmol/L低于自我管理行为阶级中等、较差患者,同时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情况呈负相关性。 结论: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中EZH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到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共5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分子亚型进行分组,分别为LuminalA、LuminalB、HER-2(+)以及Basal-like,比较不同的分子亚型中EZH2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性。结果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患者中的EZH2的阳性表达率不同,在BASAL-like分子亚型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而在HER-2(+)的分子亚型中的阳性表达率最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ZH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EZH2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亚型 EZH2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脂蛋白(a)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8例2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Lp(a)水平,并与5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5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及合并症组血清Lp(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合并症组血清Lp(a)则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即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合并症组。结论2糖尿病患者血清Lp(a)增高可能与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血清脂蛋白(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2糖尿病患者为试验对象,使用量表评估患者当前自我管理情况和血糖水平值。结果自我管理行为评分(98.75±5.89)阶级良好的2hPG(8.45±0.34)mmol/L、FPG水平值(5.18±0.85)mmol/L低于自我管理行为阶级中等、较差患者,同时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情况呈负相关性。结论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对2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82例2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3月-2020年6月,随机分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对两组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更低,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2糖尿病中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模式应用价值。方法:96例老年2糖尿病患者使用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均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干预联合MMC模式、常规治疗干预。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与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的用药总依从率(95.83%)显著比对照组(79.17%)高(P<0.05)。实验组干预3月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老年2糖尿病治疗工作中MMC模式的运用,能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果。

  • 标签: 血糖水平 用药依从性 2型糖尿病 MMC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