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同盟会在东京的机关报《民报》,在孙中山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指导下,对当时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深为关心和同情,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本文根据搜集到的珍贵史料,论述了《民报》对韩国独立运动的大力支持。《民报》处在日本当局监视下,还能明确表达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韩国的反对,表明它采取的斗争策略灵活巧妙,本文对此也作了分析。

  • 标签: 《民报》 精神指导 灵活巧妙 日本侵略 伊藤博文 民报
  • 简介: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重大的事件,对世界革命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我能置身其中是很荣幸的。但在这场斗争中,我也深感道路之曲折。我在边区第一次受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是“审查干部”,后来改名“抢救运动”。

  • 标签: 抢救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革命 世界革命 干部
  • 简介:明末,王朝濒临灭亡,东林党和复社对时局寄予很大的关心,纵论天下大事,形成在野的各种形式的政治运动。当时的浙东这种势力并不很强。翻阅《复社纪略》,崇祯二年的‘国表’——复社第一次大会的名册上看到的属浙东的人,计宁波府5人,绍兴府12人,金华府3人,不过20人而已。

  • 标签: 复社 东林党 灭亡 崇祯 时局 明末
  • 简介:“一碗饭运动”原是美国医药援华会等团体于1939年首倡的,每年举行一次募集捐款,支援中国抗战。1941年5月初,根据宋庆龄的倡议,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成立了以宋庆龄为名誉主席.香港立法局华人首席议员罗文锦律师为主席的“一碗饭运动”委员会。

  • 标签: 中国抗战 宋庆龄 委员会 香港 “一碗饭运动”
  • 简介: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二日(农历,下同),驻揄林新军任什长的哥老会首领杨昆山(字厚德,四川人)率部起义,推翻清廷揄林政权。一时榆林政局动荡,佳县秦马硷、揄林建安堡等地农民纷纷仿效清末义和团相继组建“神团”,开展以反洋教、对抗新政为主的活动。并于民国二年(1913)五月先后爆发了秦马硷神团反洋教事件和建安堡神团及横山波罗农民大规模反抗官府铲罂粟苗的斗争,遭到官府镇压,造成重大惨案。

  • 标签: 首领 新军 起义 义和团 哥老会 新政
  • 简介:<正>五四运动已经七十周年了。如何评估五四运动的性质,这在史学界仍然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1986年3月,日本中央大学出版部发行了由日本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的《五四运动史象之再检讨》一书,再次对五四运动性质提出了异议。作者都是日本关东地区五四运动之研究协作组的成员,他们经过持续数年的研究,不同意将五四运动说成彻底的反帝反

  • 标签: 五四运动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帝反封建 中国革命 巴黎和会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1957年反右派运动使以百万计的知识分子遭受劫难,而1959年庐山会议后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反右倾运动,又打击了党内一大批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左倾急躁冒进的干部,

  • 标签: 反右倾 运动 1959年 知识分子 庐山会议 实事求是
  • 简介:发生在1947年5月的广州五卅一运动,是毛泽东指出的解放战争中的第二条战线即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战线的组成部分。这条战线的形成,是从是年南京的五二0血案开始的,因此,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亦称为五二0运动。作为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继承者。广州五卅一

  • 标签: 国统区 学生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条战线 迫害 经历
  • 简介:北方新剧运动的先锋周恩来□李颖[编者按]在大家阅读本文之前,我们特将曹禺1981年为《周恩来同志青年时期在天津的戏剧活动资料汇编》所撰“代序”《周恩来同志———革命话剧的先驱》刊登于此,以期读者能从中提前获得启示。“代序”原文如下:“周恩来同志———...

  • 标签: 周恩来 南开新剧团 舞台布景 话剧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 写实主义
  • 简介: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1945年发生在云南昆明的一二·一运动,是继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之后第三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这次昆明一二·一运动,是由以郑伯克为书记的地下党云南省工委发动和领导的。如今回顾和纪念一二·一运动,对于发扬革命光荣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五四运动 伯克 中国现代革命史 云南昆明 爱国运动 光荣传统
  • 简介:广州芳村区花地街有三间古老的祠堂——谢氏大宗祠、碧溪谢公祠、(俗称北便祠)和观潮谢公祠(俗称南便祠)。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广州市郊区第一区农民协会首先在芳村中市的观潮谢公祠成立,成立那天,当年的《民国日报》有详细报道:“广州市郊区第一区农民协会经过筹备多日,已于8月15日成立开幕,是日假芳村谢家祠举行开幕典礼。”

  • 标签: 农民运动 宗祠 第一次国共合作 祠堂 农民协会 成立
  • 简介:在延安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文艺大潮中,新秧歌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具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因为它不但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毛泽东"讲话"精神的最早体现,是以《白毛女》为代表的中国新歌剧产生的直接源头,而且也是文艺同工农兵相结合,努力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和典型代表.1942年后,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新秧歌运动发展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演出规模之大、参加人员之多、作品内容之丰、群众反应之强烈和社会影响之深远,都是当时其他文艺样式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开创了中国工农兵群众文艺运动的新时代.

  • 标签: 延安时期 新秧歌 时期新
  • 简介:笔者新近藏得一本毛泽东的《论查田运动》,书高18厘米,宽12.7厘米,内文纸质较差,为“晋绥新华书店翻印,一九四八年四月出版”。封面有毛泽东木刻像,但与本人形像相去甚远,不知何人所作。书计30面,共收录了毛泽东的三篇著作:《查田运动是广大区域内的中心重大任务》

  • 标签: 收录 新华书店 出版 区域内 重大 封面
  • 简介:<正>“一二·一”运动是1945年在昆明爆发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内战争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爱国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但是国民党政府却动员大量军队进攻解放区,妄图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内战危机日益严重,国民党的行动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在抗战期间,北方各大学南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到昆明共同组成了西

  • 标签: 西南联大 昆明 重建家园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抗战期间
  • 简介:在朝野上下对历史“变局”及洋务事业普遍缺乏认识时,崇厚较早地赞成办洋务,选择向西方学习,购买军械武装旗兵,聘用洋教官训练军队,将“师夷长技”的主张付诸实践。本文通过考究崇厚在洋务运动中的所作所为,从历史条件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述他对历史和社会所起的作用。

  • 标签: 崇厚 洋务运动 李鸿章
  • 简介:<正>1903年5月,陈独秀在安徽安庆藏书楼所组织的拒俄演说会,在20世纪初的全国拒俄运动大潮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安徽的思想发展史上,是一块里程碑。在拒俄运动之前,安徽的思想文化界,大多受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影响,主张立宪改良以反帝救国,在此之后,由于清朝统治者对群众性的爱国运动的镇压,使参与运动的具有强烈爱国感情的知识分子看清了清王朝对内镇压对外卖国的狰狞嘴脸,从而挣脱了康梁改良主义思想的束缚,走上了推翻清朝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 标签: 陈独秀 拒俄运动 藏书楼 安徽大学 清政府 改良主义思想
  • 简介:抗日战争胜利后,福建工人的生活处境依然没有改善。由于大批工厂企业倒闭,物价飞涨,加上国民党当局为打内战强行征兵、征粮、征税,工人生活更加恶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头一年,福建各地工人就不断开展经济斗争。

  • 标签: 解放战争时期 工人运动 福建 反饥饿 反迫害 反内战斗争
  • 简介:妇女合作运动,即“各机关公务员工眷属生产合作运动”(简称“眷合运动”),是国民政府于抗战后期在陪都及周边地区发起倡办的一项动员机关公务员女性亲属参与经济生产的合作运动。此次运动历时3年,被其领导者赋予了改善公务员生活、扶植后方生产、扩大合作运动、妇女解放等多重政治、经济意涵。然而,目前学界对该运动的研究尚付之阙如。因此,笔者尝试以眷合运动的指导机关——眷属生产合作推广部编印的刊物《妇女合作运动》为中心,对这一运动的基本情况加以初步的介绍与分析。

  • 标签: 妇女合作运动 抗日战争 重庆
  • 简介: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提出“人权”与“科学”两大口号。登高一呼,天下响应。1917年,《新青年》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要求对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革命,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吴虞、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都以言论激烈而领潮头之先。“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研究俄国革命问题蔚为风气,各种社团、报刊风起云涌,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广泛传播,中国出现了李大钊、陈独秀、邓中夏等第一批社会主义者。新文化运动──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 标签: 思想启蒙 文化运动 20世纪 陈独秀 《新青年》 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