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把义和团说成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组织,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没有过一个农民结社称作“团”,义和团的这个“团”究竟从何而来?义和团中的政治宗旨有“反清”与“扶清”;经济主张有“均粮”与“自带口粮”,明显不同,很不统一,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标签: 义和团 义和拳 政治宗旨 经济主张 反帝爱国 中国历史
  • 简介:1985年9月文物普查时在荣县白庙乡白庙小学内发现名为《义和团碑记》的石碑一方。白庙小学,清末为二圣宫(又名关帝庙),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设小学。据该校老年教师说,原先庙内还立有《义和团团规碑》,文革中佚。《义和团碑记》已为县文管所收藏,立在大佛寺荣州碑园内。该碑高1.45米,宽0.72米,原0.1米。碑额阴刻“义和团碑记”,5字,行文从右至左。碑文竖刻,全文如下:

  • 标签: 义和团碑记 碑记浅析 荣县义和团
  • 简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西安的反日游行.一位日系车主被人用铜锁打穿颅骨,生命垂危。在一片打砸日货的行动中,将暴力推到了顶点。有人开始反思,这样的爱国,是不是过火了?

  • 标签: 爱国主义 青少年 中国 思想道德教育
  • 简介:徐桐等清流派,对已经发生巨变的国际局势并不了解,不懂得中西文化可以交流,共同进步,认为学习外国的长处,就是离经叛道,仍然坚持尊王攘夷,洋人侵略中国,该杀,教民已为化外之民,不受保护,铁路破坏人民生计,该拆,与教民为难的就是义民。袁昶等长期办理外交,对外国比较了解,不赞成杀无辜的洋人、教民、攻使馆、与外国宣战,结果被杀,可见斗争之激烈。

  • 标签: 义和团 袁昶 尊王攘夷 徐桐
  • 简介:<正>裕禄,满洲正白旗人。他多年任地方督抚。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任直隶总督。直隶省是清王朝的“畿辅重地”,又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高潮的中心地区。关于裕禄与直隶义和团的关系,迄今尚无专文述及。本文仅就裕禄对义和团的态度,试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诸同志。

  • 标签: 义和团运动 直隶义和团 帝国主义 直隶总督 清政府 慈禧太后
  • 简介:义和团是由民间武术团体义和拳、梅花拳、红拳、大刀会、神拳等首先在山东发展而来。1900年初夏,新任山东巡抚毓贤改义和拳为义和团。同年10月以后。清政府两次发布上谕,基本承认义和团为合法群众团体。这样山东、直隶(今河北、天津)一带拳会、刀会等武术团体都纷纷打起了义和团的旗帜。

  • 标签: 义和团 旗帜 民间武术 群众团体 义和拳 梅花拳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义和团的粮饷、枪械来源途径,着重从自筹、没收所得、政府拨给、群众支援等四个方面论述。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义和团的后勤补给途径是缺乏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的,无法适应近代化战争的要求,这种落后的后勤补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义和团 后勤补给 途径
  • 简介:〔摘要〕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虽带有笼统排外色彩,但是其斗争的动机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英雄主义气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真正体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近代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加剧侵略中国,想瓜分中国,把中国完全变为其殖民地的情形下,义和团以毁铁路、断电线、毁轮船、焚教堂等斗争方式为主的排外行动,恰恰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冲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根本利益。

  • 标签: 〔〕义和团扶清灭洋认识 帝国主义
  • 简介:本文试图在深入发掘日本史料的基础上,多角度地论述中国义和团运动在日本引起的反响。如通过剖析《山县有朋意见书》等史料,揭露日本统治集团的侵华野心。以《大阪朝日新闻>等报纸为典型,考察日本报刊关于义和团的言论。评述服部宇之吉、柴五郎等人的《北京笼城日记》及田冈岑云、堺利彦等随军记者的战地报道。最后重点介绍官崎滔天、幸德秋水、青柳猛等日本进步人士反对日本侵华与同情义和团的正义呼声。

  • 标签: 幸德秋水 统治集团 冈岑 山口素臣 西方传教士 瓦德西
  • 简介:1900年夏天,义和团运动爆发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义和团运动在北方燃起并且发展得轰轰烈烈,张家口地区作为北方塞外重镇,在这庚子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表现。试图在能搜集到的史料,主要以县志居多,还有已有的学术基础上,时间限定在义和团运动时期,主要对义和团运动在张家口地区的情况进行简要论述,以阐明张家口地区在此时期的重要性。

  • 标签: 义和团运动 张家口 仇教反洋
  • 简介: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农民阶级组成义和团,运用传统的武术形式,狠狠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本文试图通过对义和团组织源流、练武形式、习武内容以及民众广泛练武的情况的介绍和分析,说明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全国规模的习武大表演;另一方面本文对武术在义和团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作了充分的肯定.

  • 标签: 梅花拳 大刀会 义和团的三层组织 武术 义和团运动
  • 简介:义和团仪式源于多种文化成分。武术的表演性元素构成了义和团仪式的武力炫耀式内涵,民间系列杂耍构成了其诱惑性表演根性。义和团文化形态的核心是请神上法附体仪式,团民仪式的外在形式为融合了诸多民间文化元素的产物,其兼容武戏、武术、杂技、巫术元素于一体,共同融会成义和团仪式的动作性和技术性内容。义和团仪式的原始核心是其动作性本体,而如此内容则源于多元的民俗性娱乐表演。

  • 标签: 义和团仪式 演拳传统 杂技隐寓 戏巫舞蹈 集团符号
  • 简介:<正>八十年前发生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斗争。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武装起来的农民不是把革命暴力的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统治者,这还是头一次,同时也是仅有的一次。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说,怎样对待这一场既不是主要反对自己、但却又在很多方面冲击和超越了封建统治秩序的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怎样在疾风暴雨中最大限度地保持和

  • 标签: 义和团运动时期 统治阶级 清政府 封建政权 帝国主义 统治秩序
  • 简介:一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实际上是一场为清王朝送葬的运动。义和团轰轰烈烈的表演,打着的是“扶清灭洋”的旗号,实际上是为清王朝举行葬礼。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己亥年(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袁世凯作山东巡抚,他就不客气把义和团当作乱民,派兵痛剿。团民在山东站不住,于己亥冬庚子春逃入河北。河北省当局反表示欢迎,所以义和团就在河北得势了。

  • 标签: 义和团运动 文化专制 《中国近代史》 清代 河北省 清王朝
  • 简介:义和团反帝排外思想,学界看法大体一致,但仍存分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再探讨,提出了对义和团“仇教”、“灭洋”认识的一点看法。

  • 标签: 仇教 灭洋 盲目排外 历史潮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1-07
  • 简介: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中,对冀中地区义和团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关专著述之未详,专题论文寥若晨星,史料的发掘整理也未尽人意,这与冀中义和团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极不相称的。冀中是清朝统治的腹心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象其他地区那样源远流长,而是火山喷发似的迅速形成高潮。名闻遐迩的涞水之战、义和团占据涿州、廊坊之战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多次战斗均在这里发生;著名的义和团首领张德成、曹福田、王成德、周老昆、张玉瑢等人也从这里涌现。冀中义和团的迅猛发展和大量入京对清朝统治者的震动和影响也大大超过其他地区。本文不打算对冀中义和团作全面的论述,仅取其发展与清廷宣战决策的关系这一视角来作些探索。

  • 标签: 张德成 冀中地区 发掘整理 火山喷发 王成德 何乃莹
  • 简介:《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义和团运动的基本失败,但是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并未就此结束。由于产生这些斗争的社会条件依然存在,各地反洋教斗争,特别是会党的反洋教斗争,仍在继续蔓延发展,成为当时农民反帝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一)会党是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反洋教运动的核心力量,义和团失败后,会党再次承担起反洋教斗争的领导职责。在20世纪初年重新成为反洋教斗争的主力军。当《辛丑条约》墨迹未干,西太后仍龟缩在西安行在的时候,广东兴宁的会党首先揭竿而起。1901年9月23日他们“聚众起事”,将兴宁县坪塘、罗岗、燕坑等地的德国教堂及教士房屋等全行毁坏,继而“攻扑县城”。德国公使照会清政府外务部,要求

  • 标签: 反洋教斗争 《辛丑条约》 外务部 兴宁县 反帝斗争 清朝统治者
  • 简介:清廷发放给义和团大米2万石,赏银10万两,鼓励他们共御外辱,并出高价悬赏洋人之头。但开战伊始,武卫中军和义和团没怎么对外组织攻击,却在城内抢劫了大臣孙家鼐、徐桐的私宅,引起慈禧震动……

  • 标签: 义和团运动 木版画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