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认为,基于网络社区规则国际私法的现实影响,在现行准据法缺位的情况下,网络社区规则在实践中适用具有可行性,同时也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从法哲学的角度思考,根据网络世界的发展趋势,应该对传统的"准据法"概念进行重新构建,将网络社区规则纳入其中,并将网络社区规则法律化。

  • 标签: 网络社区规则 国际私法 法哲学 准据法
  • 简介: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请审议批准的1999年5月28日经国际民航组织在蒙特利尔召开的航空法国际会议通过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同时声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行通知前,《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暂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该公约的主要内容是统一国际航空运输规则,明确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以促进国际航空运输有序发展,确保消费者权益。

  • 标签: 国际航空运输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约 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
  • 简介:200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2009年开始对外开放签字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是近年来国际海上运输法律统一化的最新成果。虽然公约还未生效,但其法典化式的立法模式必将对国际航运业务产生重要影响,也将为各国海上运输法律的修改和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适逢我校成立国际航运法律学院暨国际航运法律研究中心,本刊特辟专题对该公约及相关问题进行评述,以期引发各界对国际航运法律发展的关注,从而对我国航运法律的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

  • 标签: 国际海上运输 法律统一化 鹿特丹 国际航运业务 发展史 海商法
  • 简介:尽管WTO法没有明确规定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可适用法律的范围,但是在WTO争端解决中,直接适用非WTO国际规则仍缺乏充分的法理依据。适用于WTO成员方之间经济关系的法律并不当然构成WTO争端解决中可适用法律的一部分。DSU的有关条款,比如第7条和第11条,也排除了直接适用其他国际规则的可能性。DSU第7条限定专家组行使职权时必须适用WTO涵盖协定的有关规定,而DSU第11条仅提到客观评估“有关涵盖协定的适用性”,从而排除了非WTO国际规则的“适用性”。在WTO争端解决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未被授权直接适用非WTO国际规则,但可以将其作为解释WTO涵盖协定的有用工具。

  • 标签: WTO协定 非WTO国际法规则 直接适用
  • 简介:刑法中的规则是一种硬性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象规定,而潜规则则是一种隐性的、修正规则规则,二者的适用都可能异化或朝病态方向发展。为此,必须通过生命规则把二者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化解以实现统一互补、从而使表象的刑法转变为真实的刑法。

  • 标签: 刑法 适用 潜规则 普遍 约束力 冲突
  • 简介:<正>一、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含义自由化贯穿外国投资的各个方面,一般而言体现在外国投资的准入前和准入后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表现为投资者的自由进入和投资的自由建立,后者则表现为禁止履行要求。~①通常东道国会在其领域内采取有关经济活动的具体措施影响投资的准人和运作,

  • 标签: 国民待遇 投资保护协定 外国投资 投资协定 投资规则 外资管理
  • 简介:弹劾规则是美国证据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揭示证人是否可靠和证言是否客观准确。弹劾证据主要包括诚实品格证据、先前不一致陈述、偏见、感官或精神缺陷和具体矛盾。各种类型的弹劾证据有着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因而有不同的规则对相应的弹劾证据加以规制。解决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证言可信性的审查、证人发生严重分离和系统的证人证言可信性审查规则等缺失的问题,对该规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弹劾规则 弹劾证据 证言可信性
  • 简介:2016年5月,国际海事委员会通过了2016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规则六将200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排除的救助报酬重新以"列入+除非"的方式纳入共同海损。通过分析有关救助报酬是否列入共同海损的争议,考察国际海事委员会共同海损分委员会和工作小组的调查问卷、会议内容,解读有关《约克—安特维普规则规则六多年争议的焦点,并考察2016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的规则六是否能使各方利益得以协调,共同海损理算的公平与效率价值是否得以平衡。

  • 标签: 共同海损 救助报酬 2016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
  • 简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为贸仲)仲裁规则(以下简称为“贸仲规则”)自1956年诞生以来,先后修订过5次,出现过6个版本。其间,1994、1995、1998年进行过3次修改,比较频密。贸仲的仲裁规则在中国仲裁发展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

  • 标签: 仲裁规则 修改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诞生 重要作用 修订
  • 简介:法官的裁判是司法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线,法律适用是法官在审判过程申最为重要的工作,也是维系司法公正的核心工作。法官如何适用法律,以及适用法律的水平与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与保证,而且直接关系到司法社会功能的发挥。“法律必须经由解释,始能适用”因此,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能力,也是法官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要求法官具有准确理解立法精神、立法原则,灵活运用法律,恰当处理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在此遏程申,法官要有深厚的法律功底,了解法理,熟悉法律,切实以公正之能求得公正之效。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发(2005)4号《关于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若干意见》申提出了,加强法官的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应着力提高适用法律的能力。.本文试图从民事审判的视角,论证法律解释内容及规则,以此对司法能力的建设有所裨益。

  • 标签: 裁判 法律解释 规则
  • 简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基层法治建设面临"以规则为中心"来构建法治社会秩序的国家"表达"与多元化的地方法律规则的"实践"上的距离,这是当代基层法制建设的困境所在。经验呈现出一种"新规则治理",其是建立在规则共生和规则多元基础上的国家政策法规在基层的村庄和乡镇两级的一种"选择性亲和"。这种"选择性亲和"是"规则延伸"通过"规则融通"实现与"规则生成"的一种相互适应性。因此,本文试图建构"规则延伸"、"规则融通"和"规则生成"三种分析框架来阐释"新规则治理"的指涉意义。新的规则治理整合了政法政策或法律制度的精神脉络以及其他各种特定的社会资源与实际多元化的需求,是成功应对现代转型乡村社会法治和民主建设的有效武器。

  • 标签: 新规则治理 规则延伸 规则融通 规则生成 选择性亲和
  • 简介:笔者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包括公安局、政法委等领导在内的众多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上一个较好的大学,被吉林省几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以“办事费”、“人情好处费”等名目骗去数额高达3700万元的现金。

  • 标签: 潜规则 显规则 中国 联想 学生家长 文化程度
  • 简介:减损规则和损益相抵规则是合同法克服违约赔偿效率损失和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它们使双方当事人成本内化和联合预防成本最小化,实现了违约救济的经济目标和合同剩余的最大化。这两个规则的结合实现了对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激励,使当事人的事前及事后行为更符合经济效率原则,体现了合同法对当事人行为的正确激励,体现了法律与经济学在根本上的一致性。

  • 标签: 减损规则 损益相抵 效率 法经济学
  • 简介:规则若被用作无任何非特定反例之标准且其适用总是无争议,则罗纳德·德沃金所抨击的那种"规则模型"(modelofrules)是一种荒谬的规则模型。德沃金给出充分理由而认为,在(例如)英国法中不存在此类标准或几乎不存在任何标准。但这种规则模型并没有像德沃金所宣称的那样被人误解,相反,它需要我们对这一规则观作出更好的理解。我认为,那种认为一个社会的法律是一套规则系统之观点需要面对德沃金曾经对法理学提出的一项重要挑战:去对法律权利与义务常常受争议之事实作出说明。在本文中我将论及社会规则,这一论述将对社会规则适用于具体案件时何以常常受争议且可能是深层次的争议作出解释。因此,有争议不是摒弃该规则模型的理由。

  • 标签: 争议 分歧 不确定性 法律有效性 原则 规则
  • 简介:传闻证据规则是关于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的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难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法律的矛盾和司法机关没有严格依法办事.为此,需要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传闻证据规则和各种配套措施.

  • 标签: 传闻证据规则 证人出庭作证 刑事诉讼 司法机关 依法办事 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