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论述了新加坡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对新加坡政治发展历史走向、政治体制特征和职能的分析,认为新加玻正处于政治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以现代型集权政治成功地推动经济“起飞”和“转型”;特点是现代化导向明确,制度化水平较高,而参政系数值较低;这条道路的形成,是新加坡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政治精英的主体性选择的结果,有利有弊;其前途是扩大参政系数,实现政治民主化。

  • 标签: 政治发展 新加坡 政治现代化 集权政治 现代型 政治民主化
  • 简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指导下,中国需要发展以"有效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有效国家安全战略应追求增强的安全、相对的安全、开放的安全、可持续的安全、全向度的安全、发展的安全、共同的安全、统筹的安全和避免过度安全化的安全。中国实现国家安全持续发展和有效安全应秉持的战略指导原则为:安全与发展共进,应对与进取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合作与反制并用,内部与外部统筹。中国需要减少应对性思维,增加进取性思维,在安全问题上学会不断转化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安全环境的能力。有效安全需要建立一个统筹、高效、专业、法治的国家安全体制,提升国家安全体制的执行力。有效安全的外部布局需要按照"全向有序、内外兼修、能力相称"的原则。通过阐述中国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宗教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海外安全等十个领域的状况,实现有效安全的界定,存在问题的评估,并分别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战略举措。中国要汲取美国和苏联在安全问题上的教训,两者分别在冷战后期以及九一一事件后将局部安全问题扩大化、过度化,导致国力消耗,资源分散,能力不相称,最终使得安全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中国要重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共进与互补性,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安全发展道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的安全智慧。

  • 标签: 中国国家安全 有效国家安全 发展与安全 国际安全
  • 简介: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与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相邻,东南滨暹罗湾,西南临安达曼海,面积为51.4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国的甘肃省(53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400万(1987年底)。泰国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终年无霜,无台风灾害,适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泰国中部、东部、特别是湄南河流域,土地平坦、肥沃,素有“世界粮仓”之称,驰名世界的“暹罗

  • 标签: 湄南河 半岛中部 农业工业化 热带季风气候 土地平坦 世界粮仓
  • 简介:<正>印度的通信事业发展很快,在多功能、大容量的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等方面都居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前列。一、印度的电话通信印度的电话通信有悠久的历史,在贝尔(1847—1922)发明电话仅五年之后,于1881年首先在加尔各答已建立印度历史上第一个有50条线路的电话中心,迄今有了106年的历史。独立初的1948年,印度仅有电话机8.6万门、电话交换机321部、电话线路十万条,其中能正常工作的仅8.2万条,长途公用电话局仅338个。

  • 标签: 印度政府 光纤通信 卫星通信 通信业务 通信卫星 电话通信
  • 简介:<正>从1947年独立到1985年2月大选,巴基斯坦政治的发展大致经过五个阶段:五十年代试图建立代议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定;六十年代阿尤布实行军法管制,政局相对稳定;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内战和东巴独立为孟加拉国;布托恢复代议制政府,政局再次动乱;齐亚·哈克再度军管,向文官政府过度。本文拟回顾巴基斯坦政治发展各阶段的情况,探索政治危机的原因。由于水平有限,谬误定所难免,恳请批评指正。

  • 标签: 巴基斯坦 穆斯林联盟 代议制政府 政治发展 东巴 穆罕默德
  • 简介:在1989—90年期间变得明显的新加坡经济增长率下降趋势在1991年继续下来,1992年预计将会进一步下降。在几年的特高经济增长之后。新加坡经济活动出现下降趋势对新加坡的长期经济增长前景决不是一种不好的反映,但它却突出了新加坡经济对国外经济势力的过份开放与对国外市场、资本与劳动力的过份依赖。1991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制造工业部门(特别是电子工业部门)生产活动的下降,而这又是由于美国这个新加坡电子工业产品的最大市场的肖条状况所引起的。

  • 标签: 亚洲开发银行 年经济增长率 发展展望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制造工业
  • 简介:中苏关系通过去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而实现了正常化,这是中苏之间一个不愉快历史时期的终结。苏联领导人说:'我们有权把苏中最高级会晤看成是一个重要的界限。一个很长的相互疏远的时期已经过去。我们将共同缔造我们的未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则用八个字概括:'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今年四月,李鹏总理访问苏联,这意味着中苏关系在正常化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中苏关系发展不仅使两国人民感到高兴,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标签: 中苏关系 和平与发展 两国关系 苏联领导人 国际关系 勃列日涅夫
  • 简介:80年代中期开始,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或地区的外资普遍大幅度衰减。随着近期经济的复苏,在今后2至3年期间内,亚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将呈现出新的发展热点与趋势。

  • 标签: 金融危机 外国直接投资 亚太地区 发展中国家 发展趋势
  • 简介:印度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刘学成在今年5月举行的印度第11届人民院选举中,印度人民党与国大常的座次互换,前者获161个议席,后者获140个议席。全国阵线—左翼阵线排名第三,获128个议席。其余议席为其它政党和无党派人士分获。虽然国大党政府从执政地位跌落下...

  • 标签: 国大党 印度人民党 联合政府 印度教 未来政治 印度政治
  • 简介:自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开始实施“东向政策”以来。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与东盟的关系处于恢复性时期。后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第二阶段“东向政策”在加快与东盟合作步伐的基础上,向东亚拓展,重视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中国关注。

  • 标签: 印度 “东向政策” 发展
  • 简介:<正>“民以食为天”,对于印度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粮食问题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印度从一度严重依赖进口粮食的国家转变成为粮食自给有余,基本解决了八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值得总结和研究。一、印度粮食生产的发展过程印度近代农业可大致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从1900年到1950年,这是计划前时期。

  • 标签: 粮食生产 进口粮食 印度农业 粮食问题 印度政府 粮食作物
  • 简介:佛教已经在当代越南社会深深植根,对人民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越南革新以来佛教的发展状况及佛教目前对越南社会生活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利于人们全面地了解越南目前的宗教信仰状况及佛教对当前越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有助于了解越南的宗教政策及其处理宗教事务和问题的方法,借鉴其有用的经验。

  • 标签: 佛教发展 越南 革新 社会生活 宗教事务 信仰状况
  • 简介:<正>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包括林、牧、渔业)产值(按1959—60年度不变价格计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从1949—50年度的53.2%下降为1990—91年度的25.6%,但它仍是比例最高的一个生产部门。1990—91年度时,全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51%的劳动力以农业为生。1989—90年度时,农业原材料出口占当年全巴出口总值的20%,而农产品(如棉纱、纺织品、皮革制品、地毯等)的出

  • 标签: 巴基斯坦 土地改革 年均增长率 农业发展政策 六十年代 农业生产
  • 简介:“中国责任论”有深刻、复杂的国际背景。对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来说,“责任论”可谓是一个新的考验。对于综合实力仍然不够强大,国计民生仍有诸多严峻问题尚待解决的中国来说,如何应对“责任论”,是一个战略性问题。面对国际社会的期待,中国应适当承担国际责任,既不因逃避该承担的责任而受孤立,又不因过分承担责任而累垮自己。责任与利益密切相关,维护好责任利益,需要战略筹划。

  • 标签: “中国责任论” 和平发展 中国外交
  • 简介:由下表1可见,从1975年开始,日本与苏联贸易出现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日本的出口超过了进口。这种趋势在1980年(“经济制裁”开始)到1982年这一时期也曾有过。日本向苏联出口的增长速度在三年期间同1957—1962,1966—1971和1973—1976年这三个时期达到的增长速度相比,增长了两位数(相应为13%,17%和20%)。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和英国向苏联缩减出口的趋势为背景,日本向苏联的出口在西方阵营中占主导地位,超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芬兰。直到1982年以前,日本向苏联的出口似乎没受到“经济制裁”的影响。

  • 标签: 苏联 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日本 新措施 日中贸易
  • 简介:泰国的地区发展战略一、泰国经济的活力及其存在问题80年代中期以来,泰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均在7%以上。泰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从1960年的100美元、1975年的237美元,上升到1992年的1,660美元。与此同时,泰国长期保持了低通货...

  • 标签: 泰国 地区发展战略 基础结构 区域经济合作 增长三角 落后地区
  • 简介:在东南亚地区,泰国虽然是唯一没有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国家,但却不能说它的社会经济结构就没有带上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特征。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为止,泰国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1855年英国以武力强迫暹罗(即泰国)同英国签订暹英条约(又称鲍林条约),遏罗同意英国在暹罗各港口进行自由贸易,并规定对英国的进口商品只能征课3%的进口税。接着,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沙皇俄国也相继强迫暹罗签订

  • 标签: 工业发展战略 工业化阶段 进口替代工业 进口商品 出口工业 殖民地经济
  • 简介:缅甸作为东南亚地区剩余的可望得到开发的市场和投资对象已开始受到外国企业的关注。1988年,民主化运动使26年闭关自守的“缅甸式社会主义”体制走向崩溃,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接管了政权。随着军事政权所推行的市场经济化和对外开放走上正轨,缅甸已受

  • 标签: 缅甸 军事政权 昂山素季 市场经济化 恢复法 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