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96例重症颅脑损伤观察,以患者床头号进行编号随机分组,对照组(单号,48例,常规护理)、研究组(双号,48例,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GCS评分比对照组高,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8.33%,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ICU重症颅脑损伤应用护理路径干预,取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ICU重症颅脑损伤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麻醉处理应用于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90例,分别分为90例患者为一组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及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分别是75.6%和93.3%,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4.4%和4.4%,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进行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抢救治疗中实施临床麻醉处理,有助于提高临床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 临床麻醉 处理效果
  • 简介: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BI)常伴发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不良预后,因而需要有效的气道管理。气道管理包括气道评估、人工气道及其维护、氧疗及呼吸支持等方面,雾化吸入治疗是气道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目前国内尚无针对TBI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指南。本共识由专家组成员基于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制订,阐述TBI患者雾化吸入治疗、适用范围、雾化吸入方案及专家推荐意见,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脑损伤 气道管理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40例重症颅脑损伤,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救治后的APACHEⅡ评分、救治时间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具有较好的救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重症颅脑损伤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个体化护理应用于脑损伤康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实验时间段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间收入的脑损伤146例,所有患者的个体状况经相关分析诊断,患者个体状况良好,可进行实验。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两组间实验样本量均设置为73。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个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结果中表明,实验组患者合理饮食以及对疾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数据记录为(89.4±5.6)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1.9±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损伤进行护理时,选择个体化护理方案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状况,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脑损伤 护理方案 影响效果
  • 简介:将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按照入院的末梢血糖、HbA1c水平不同分成糖尿病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根、、据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不同,了解各组的预后差异。结果无论糖尿病组,还是应激性高血糖组,常规治疗良好率都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血糖控制目标在6.2—8.3mmol/L预后最佳。结论对于ICU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血糖升高患者,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在6.2~8.3mmol/L预后最佳。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高血糖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重型颅脑损伤6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重型颅脑损伤后直接进入ICU内治疗。对照组患者没有行ICU监护治疗,接受常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需要建立人工气道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从发现高热到实施降温治疗时间;对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记录两组患者的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各种治疗措施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定为良好发生率(61.2%,19/31)显著高于对照组(35.4%,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能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ICU
  • 简介:目的检测颅脑损伤外周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判断颅脑损伤的预后。方法对我科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经GCS评分12分以下的185例颅脑损伤血清,所有患者均于伤后24h内,3d,7d,10d内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离心,取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Sangtec100IRMA试剂统一进行单克隆双点放免法测定S100B蛋白浓度。正常对照组50份血清S100B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相同。最后经统计学处理。结果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轻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B蛋白浓度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经抢救或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病情好转慢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下降慢,反之,预后差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维持在高位。结论检测颅脑损伤伤后不同时间段外周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预后的良好指标。

  • 标签: 颅脑损伤 S100B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我科两年以来对经肠内营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例21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方法以起病48小时作为基点,分别对临床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8小时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47例,而>48小时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169例,在营养治疗原则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早期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其疾病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生化指标、机体固有组织消耗及转归均优于另一组。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早期进行合理有效胃肠内营养支持,将直接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早期 胃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题目相关内容。方法:回顾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患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试验组则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NIHSS评分、GC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的数据比较。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GC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因多样化原因导致的重症颅脑损伤54例,分为对照组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两组。采用问卷调查法,让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和实际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在15min内独立完成后当场回收,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总体满意率达81.2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60%,说明旨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综合性护理的模式更能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结论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及时性、主动性,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应该引起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实施综合性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外伤性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5年238例脑疝发生前2h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并与同期198例未发生脑疝的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疝组前驱期征象如昏迷加深、烦躁加重、尿失禁、侧脑室和外侧裂受压变窄伴脑基底池受压变窄、生命体征改变具有特征性,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疝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颅脑损伤出现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应作为超早期开颅的重要依据,是特殊的、迫切的手术指征。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疝 临床征象 手术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实施心理护理的具体影响及预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2015年4月-2017年4月)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其康复总有效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96.00%>76.00%),p<0.05。结论给予处于康复期重型颅脑损伤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其负面情绪,改善其预后,促进其及时康复。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心理护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