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颅脑损伤的急救措施,以期提高临床急救成功率。方法将我院70例颅脑损伤按照双盲法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急救措施基本上配合手术室急救方案)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急救措施),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临床抢救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51.4%,干预组急救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现肢体偏瘫、语言障碍、颅内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1.4%)显著低于对照组(4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判断颅脑损伤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合并伤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措施,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救措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3日我科收入的一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结果该患者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度颅脑损伤ICU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重度颅脑损伤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进行常规治疗的35例病患设定为对照组,将35例加用ICU治疗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重度颅脑损伤施以机械通气、亚低温治疗及循环支持等ICU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故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ICU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中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方法,总结麻醉处理经验。方法我院收治48例急诊中重型颅脑损伤,对手术的麻醉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麻醉和手术管理均获得成功,麻醉效果满意,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1例患者术中死亡。结论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加强麻醉管理,联合应用有效药物降低颅内压等措施,是急诊颅脑损伤麻醉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诊 麻醉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重度颅脑损伤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5例ICU重度颅脑损伤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1例患者采取综合干预,对照组2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9.17%。在两组患者的比较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度颅脑损伤在治疗同时接受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身体症状,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ICU重度颅脑损伤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例资料。观察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血肿、并发伤、脑疝等发生情况,格拉斯哥评分、体温、收缩压、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比较上述指标在预后差患者与预后良好患者的差异。结果预后良好的43例患者与预后差21例患者患者性别组成、受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例预后良好患者骨折、血肿、并发伤、脑疝的案例少于21例预后差患者,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体温、收缩压、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均低于预后差者。结论年龄较大、并发伤多且发生脑疝者临床应给予重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体温、收缩压、白细胞计数、血糖等检查结果可作为综合评价路脑损伤预后的良好指标。

  • 标签: 路脑损伤 预后 因素分析 格拉斯哥评分 脑疝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损伤在急诊急救护理的研究。方法将我院此次治疗的90例颅脑损伤按照入院时间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试验组4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给予急诊护理,观察其急救成功率和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试验组的急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急诊急救护理对治疗颅脑损伤急救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诊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颅脑损伤实施ICU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间,本院接收的80例重度颅脑损伤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全部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将接受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将接受ICU治疗的患者分配到观察组,观察并且对比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之后,观察组40例患者中,共计38例患者治疗有效(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共计30例患者治疗有效(75%);观察组共计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5%),对照组共计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0%);由此可见,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要比对照组显著。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实施ICU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ICU 重症颅脑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40例,对他们的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评定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根据GOS评分,4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良好的有23例,中度残疾者10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重型颅脑损伤损伤的相关知识,并准确判断患者损伤程度,然后及时采取针对、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护理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重症颅脑损伤的病情危重,且变化比较突然,在原发性损伤的基础上又可出现继发性损伤,死亡率较高。因此要求护士在观察病情和护理上要及时,认真,细心,全面。

  • 标签: 重症颅脑 损伤患者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急救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患者抢救成功36例,死亡2例。结论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及时熟练的急救,精心综合全面的护理,是抢救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生粉对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患者4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药大黄生粉10g/d,胃管注入,14天为一个治疗周期,监测患者颅内压(ICP),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脑灌注压(CPP=MAP-ICP),于入院后第0,3,8,1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人白介素-1(IL-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AP水平无差异,但观察组ICP水平显著降低、CPP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TNF-α和IL-1及MDA水平明显下降,SOD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黄生粉对脑损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引起腹泻的各种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监护室(NSICU)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中发生腹泻病人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于2014年2月开始进行护理干预,并研究干预措施对患者腹泻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干预前重型颅脑损伤腹泻发生率为62%,干预后腹泻发生率下降至38%,干预前后腹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腹泻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重症脑损伤 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总结护理干预对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来自于误吸、自身营养以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论应加强肺部感染因素的预防控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观察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的特点,分析观察病情,提出有效护理措施。结果完全治愈者34例,植物人者1例,有轻中度残疾者56例,死亡20例。结论掌握颅脑损伤的基本知识,准确判断损伤的程度,及时准确的治疗及护理,对降低死亡率,促进颅脑损伤的愈后至关重要。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 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