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联合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miR-92a在骨肿瘤恶性鉴别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骨肿瘤患者,其中良性组52例,恶性组68例。对比两组DCE-MRI动态强化参数及肿瘤组织miR-21、miR-92a水平,分析DCE-MRI、miR-21、miR-92a联合诊断价值及三者之间相关性。对骨恶性肿瘤患者予以综合治疗,术后6个月,根据实体肿瘤疗效判定标准分为疗效良好、疗效不佳,对比不同疗效患者DCE-MRI动态强化参数[信号增强幅度(SEE)、早期动态增强斜率值(Slope)、向心性增强率(DER)]及肿瘤组织miR-21、miR-92a水平。结果恶性组SEE、Slope、DER及miR-21、miR-92a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DCE-MRI、miR-21、miR-92a联合诊断骨肿瘤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0.885)>Slope(0.818)>SEE(0.788)>miR-21(0.785)>miR-92a(0.740)>DER(0.660),灵敏度为80.88%,特异度为88.46%;DCE-MRI动态强化参数SEE、Slope、DER与miR-21、miR-92a均呈正相关(P<0.05);疗效良好骨恶性肿瘤患者DCE-MRI动态强化参数SEE、Slope、DER及miR-21、miR-92a均低于疗效不佳患者(P<0.05)。结论DCE-MRI动态强化参数、miR-21、miR-92a水平在骨恶性肿瘤患者中呈异常高表达状态,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骨肿瘤恶性、评估疗效。

  • 标签: 骨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miR-21 miR-92a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PTTM)的认识。方法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并发PTTM 1例收集,并分析截止2020年1月国内外报道乳腺癌并发PTTM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乳腺癌并发PTTM文献11篇,1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低氧血症69.2%(9/13),肺动脉高压46.2%(6/13)。胸部CT以磨玻璃样为主30.1%(4/13),无肺栓塞表现。确诊及治疗后存活3例(23.1%),死于呼吸衰竭4例(30.1%),死于乳腺癌转移2例(15.4%),死于急性肺心病2例(15.4%),死于循环衰竭1例(7.7%),死因未提及1例(7.7%)。结论肿瘤患者临床上发现不明原因低氧血症和肺动脉高压,且影像学检查未能发现肺栓塞时,应注意考虑乳腺癌并发PTTM。肺动脉灌注不良为该病特征。

  • 标签: 乳腺肿瘤 高血压,肺性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神经内分泌肿瘤(BP-NET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280例BP-NETs患者(男196例,女84例,中位年龄58岁)的临床病理资料及PET/CT显像结果。从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阳性指数、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突触素(Syn)、嗜铬素A(CgA)、CD56、18F-FDG摄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方面比较典型类癌(TC)、不典型类癌(AC)、小细胞肺癌(SCLC)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患者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数据。结果TC(59例)、AC(21例)、SCLC(184例)和LCNEC(16例)4组患者的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及位置、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阳性指数、CgA、CD56、TTF-1、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TNM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2.067、3.358,H值:17.749~22.351,均P<0.05)。SCLC组肿瘤最大[5.5(3.0,6.8) cm],中央型所占比例最高(85.3%,157/184),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LCNEC组年龄最大[(66±16)岁],有吸烟史者最多(14/16),周围型所占比例最高(12/16)。SCLC组(95.7%, 176/184)与LCNEC组(15/16)的CD56多呈阳性表达,TC组和AC组的CgA、TTF-1阳性表达率高[96.6%(57/59)、93.2%(55/59)和95.2%(20/21)、90.5%(19/21)]。4组患者的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阳性指数及SUVmax均为SCLC组最高,TC组最低。结论不同病理亚型的BP-NET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可能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各种亚型不同的特性。

  • 标签: 癌,神经内分泌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少见、侵袭性强、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近年,关于MPM的临床研究进展迅速,新的治疗药物和临床试验结果不断涌现,本文对MPM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解读,力求推动临床更好地诊断和治疗MPM。

  • 标签: 恶性胸膜间皮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AQP)是一类对水分子有高度特异性的转运膜蛋白,其对水分子的主动转运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的关键因素。在人体各个器官组织中,AQP的表达类型和程度各不相同,组织中主要有AQP1、AQP4、AQP5的参与。由于多种因素会影响AQP的表达,引发内液体失衡,因此文章阐述了AQP在组织中维持液体平衡的作用及参与损伤形成的相关机制,进一步结合临床探究多种调节因素作用下AQP的表达情况及对机体的影响。

  • 标签: 水通道蛋白 右美托咪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关系密切。目前已知多种因素会改变TME影响肿瘤发展,然而TME的改变也离不开肿瘤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调节TME是抗肿瘤治疗的关键,因此了解肿瘤细胞对TME的影响十分重要。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验证长期吸烟者间质纤维化背景下的孤立性结节(SPNs)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恶性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PET/CT中心行18F-FDG PET/CT显像,且有明确吸烟史、同机CT示有间质纤维化合并SPNs的16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男性,年龄68(63,75)岁。以病理学诊断结果或内病灶随访的影像学资料(随访时间≥2年)为标准,判断结节良恶性;运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病灶的临床特征(年龄、吸烟指数)、形态特征(病灶最大径、密度、位置、分布、与纤维化区域相对位置、毛刺征、分叶征、钙化、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肺气肿及双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和代谢特征[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结节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及k折交叉验证(k=10)验证模型。结果共发现SPNs 222个,其中恶性157个、良性65个。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指数,结节是否伴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钙化、肺气肿,结节大小,与纤维化区域的相对位置,SUVmax,双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在良恶性结节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2.514~9.858, χ2值:4.353~18.44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钙化、血管集束征及SUVmax为间质纤维化背景下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0.048~2.534,均P<0.05],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为:恶性概率P=1/(1+e-x), x=-1.839-3.033×钙化+0.930×血管集束征+0.754×SUVmax(结节具有钙化或血管集束征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自身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95% CI: 0.895~0.969),模型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7.9%、86.2%。k折交叉验证示,测试组预测准确性为0.847±0.075,训练组预测准确性为0.862±0.010。结论钙化、血管集束征和SUVmax是长期吸烟者间质纤维化背景下恶性SPN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的模型判断恶性SPN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肺纤维化 吸烟 孤立性肺结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功能运用康复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COPD稳定期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肺康复护理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对于慢阻患者而言,采用慢阻汤+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慢阻患者为研究对象,n=80例,依据患者入院就诊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联合慢阻汤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6min步行距离、MMRC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6MWD较优,MMRC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短(P<0.05)。结论:针对慢阻患者而言,采用康复训练联合慢阻汤治疗效果显著,可研究。

  • 标签: 慢阻肺汤 康复训练 肺肾气虚型 慢阻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肺癌晚期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顺铂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胸腔引流术,顺铂组胸内注射顺铂,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培美曲塞静脉滴注。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B超检测患者胸腔积液情况,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CA199、CTC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66.67%(20/30)]、生活质量改善率[70.00%(21/30)]均明显高于顺铂组[40.00%(12/30)、43.33%(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4.344,均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EA、CA199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联合组血清CEA[(22.26±5.13)ng/mL]、血清CA199[(20.12±4.35)U/mL]下降程度大于顺铂组[(31.64±6.46)ng/mL、(28.07±5.61)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28、3.134,均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顺铂组治疗后的血清CT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皮疹、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MPE的近期疗效较优,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优。

  • 标签: 胸腔积液,恶性 叶酸拮抗剂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肿瘤细胞,循环 抗原,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 癌胚抗原 治疗效果 安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CT和磁共振成像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原发性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良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X线、CT和磁共振成像三种影像学检查,统计诊断结果。结果:70例患者中,原发性良性肿瘤以及原发性恶性肿瘤各为46例(65.71%)、24例(34.29%)。原发性良性肿瘤中,软骨母细胞瘤、黏液纤维瘤、黏液纤维瘤、脂肪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巨细胞各为5例、4例、5例、4例、28例;原发性恶性肿瘤有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长骨造釉细胞瘤、淋巴瘤,各为14例、2例、2例、3例、3例。原发性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中,CT检查、MRI 检查符合率比X线高,但原发性良性骨肿瘤CT检查与MRI检查符合率对比无差异;原发性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中X线检查、CT检查、MRI 检查的符合率基本无差异。结论:X线、CT和磁共振成像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一定意义,其中CT检查、MRI 检查原发性良性肿瘤效果更好,值得推荐。

  • 标签: CT检查 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 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CT和磁共振成像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原发性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良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X线、CT和磁共振成像三种影像学检查,统计诊断结果。结果:70例患者中,原发性良性肿瘤以及原发性恶性肿瘤各为46例(65.71%)、24例(34.29%)。原发性良性肿瘤中,软骨母细胞瘤、黏液纤维瘤、黏液纤维瘤、脂肪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巨细胞各为5例、4例、5例、4例、28例;原发性恶性肿瘤有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长骨造釉细胞瘤、淋巴瘤,各为14例、2例、2例、3例、3例。原发性良性骨肿瘤的诊断中,CT检查、MRI 检查符合率比X线高,但原发性良性骨肿瘤CT检查与MRI检查符合率对比无差异;原发性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中X线检查、CT检查、MRI 检查的符合率基本无差异。结论:X线、CT和磁共振成像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一定意义,其中CT检查、MRI 检查原发性良性肿瘤效果更好,值得推荐。

  • 标签: CT检查 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 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