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是一类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因子,主要调节细胞生存、增殖和分化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难以清除的白血病干细胞克隆使治疗后的白血病再发,最终导致预后不良。研究表明,NF-κB信号在多种白血病细胞中,特别是白血病干细胞中持续活化。NF-κB抑制剂NF-κB抑制剂在治疗各类肿瘤包括白血病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NF-&kappa B,白血病干细胞, NF-&kappa B抑制剂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概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方面,并结合笔者实际经验提出坚持自繁自养、切断传播途径、定期消毒清理圈舍等预防措施。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临床症状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护理要点,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方法给予常规治疗,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结果病情缓解,增强生活的勇气,甚至长期存活。结论优质护理可改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平滑肌肿瘤增殖细胞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40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增殖细胞活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usMT患者中PCNA阳性率处于85%~100%,且具有显著不同,患者的LMS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对BLM患者与LM患者比较,核仁直径与核仁颗粒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但LM与LMS之间无显著差异,LM是单一型,CL为单一型,BL为单一型与混合型混合,LMS则为弥散型与聚集型;结论在usMT患者由良性过渡到恶性的过程中,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CNA的阳性表达在usMT中没有鉴别意义,但可参考其阳性率进行鉴别。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增殖细胞 活性
  • 简介: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专性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或者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和脑脊液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原曾被认为是立克次体,但近年来利用PCR技术分析发现,附红细胞体16sRNA基因序列与柔膜体纲支原体属高度同源,故多数学者同意将其分类为柔膜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嗜血性支原体属.犬的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主要以发热、贫血、黄疸、腹泻、渐进性消瘦为主要特征.感染率较高,但多呈隐性经过,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处于应激状态时出现急性临床症状.

  • 标签: 犬附红细胞体病 人畜共患病 诊治 机体免疫功能 临床症状 支原体
  • 简介: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常常需要体外扩增软骨细胞。骨但是,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过程中常发生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而丧失细胞表型,导致再生软骨中1II型胶原、氨基葡萄糖(GAG)合成减少,易发生退变。区目前有关去分化的具体机理尚未阐明,但以往的研究表短明去分化主要与体外扩增的软骨细胞缺乏细胞细胞外结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之间有效的信号刺激有高关[2-3]。

  • 标签: 整合素类 软骨细胞 细胞去分化 软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疾病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40例经手术证实的星形细胞瘤患者的CT诊断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行平扫加增强扫描34例,平扫6例,星形细胞瘤I级13例,II级16例,III~IV级11例。CT表现分型水瘤型3例,水肿型8例,囊型7例,环型6例,结节型6例,混合型10例。结论星形细胞瘤的CT定性诊断率可达80%以上,结合CT表现与病变部位、临床症状综合分析,以提高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颅内星形细胞肿瘤 CT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各相关因素对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我院检验科的BD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67例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肿瘤患者体内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将CD4+细胞计数或CD4+/CD8+低于正常范围最低值的患者定义为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全方位分析各相关因素与CD4+、CD8+细胞计数、CD4+/CD8+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之间的关系,最后客观地讨论出可能会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男性及年龄≤60岁的患者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高于女性及〉60岁的患者,且总蛋白(Totalprotein,TP)降低组、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降低组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升高组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各分组的正常组,其中性别组、TP组及CEA组的细胞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时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并及时进行纠正能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这也在临床的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细胞免疫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根据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提高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水平。 方法 从我院 2000年到 2016年期间接诊的 200位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皮肤基底细胞癌在人体上最常见的患病部位是眼眶周围和鼻翼,通常情况下发病的高峰年龄为 41岁到 50岁,较为常见的是实体性皮肤基底细胞癌,在病情诊断的过程当中, 29.64%的患者会被误诊成色素痣、恶性黑素瘤等病症,通过对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分析情况得出阳光照射和皮肤组织的损伤是引发皮肤基底细胞癌的重要因素,并且皮肤基底细胞癌还能够在色素痣的基础之上引发。 结论 由于皮肤基底细胞癌和一些其他的皮肤肿瘤临床表现比较相似,很容易发生误诊的现象,因此要及时的进行病例检查,方便进行病情种类的诊断以及治疗工作。

  • 标签: 皮肤基底细胞癌 临床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肺叶切除结合淋巴清扫为其标准术式,但目前对淋巴结清扫的治疗作用还存在异议。本文从手术原则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对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1)“二看法”判定:①一看细胞核:有核膜的为真核细胞,无成形细胞核的为原核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除外);②二看细胞器:细胞器种类多的为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的为原核细胞

  • 标签: 真核细胞 分子 聚焦 哺乳动物 细胞核 细胞器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不同检测方法检验尿液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接受尿液检查的500例患者,将每份尿液样本划分成相同的三份,分别对这三份尿液标本采取胶体金隐血检测法、尿液流式细胞分析法、尿液干化学分析法进行检验,并对红细胞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胶体金隐血检测法、尿液流式细胞分析法、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测得的尿液红细胞含量,得出阳性率患者分别为29.6%、18.6%、25.8%;任何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之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尿液红细胞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其结果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临床尿液检验中可以联合使用,以此提升检验的正确率。

  • 标签: 尿液检验 红细胞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活性氧(ROS)与硫氧还蛋白1(Trx-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OSC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常氧及低氧条件下培养人OSCC细胞系CAL33和HSC6细胞,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醋酸酯(DCFH-DA)法检测ROS水平,Westernblot检测Trx-1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特异性抑制Trx-1后检测ROS的表达。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不同状态下CAL33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低氧条件下,CAL33和HSC6细胞的ROS在6h出现峰值,分别是各自对照组的(1.52±0.08)、(1.81±0.11)倍,后逐渐下降;而Trx-1随低氧诱导时间表达持续上调(P_(CAL33)=0.002,P_(HSC6)=0.0001)。特异性抑制Trx-1可显著上调CAL33和HSC6细胞的ROS表达至(2.78±0.26)、(7.29±0.8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P=0.0001)。与常氧比较,低氧可促进OSCC细胞的侵袭能力(P=0.001);特异性抑制Trx-1可抑制低氧环境中OSCC细胞侵袭能力,且这一趋势可被乙酰半胱氨酸(NAC)逆转(F=137.66,P=0.0001)。结论低氧状态下,ROS与Trx-1的表达异常可促进OSCC的侵袭能力。特异性抑制Trx-1可通过激活ROS介导的信号通路抑制OSCC细胞侵袭。

  • 标签: 硫氧还蛋白类 鳞状细胞 肿瘤侵润 活性氧 低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0例行血常规检查的血液标本,对300例的血液样本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经血涂片镜检显示MCV、WBC、PLT、HB、RBC均具有较高阳性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25例有报警提示,75例无报警提示,在报警提示血液标本中镜检的阳性率为70.2%(158/225),无报警提示的血液标本中,白细胞分类镜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具有具有较高的相关符合性,P>0.05,而嗜碱性粒细胞的符合性较低,P<0.05。结论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进行血常规检验可提高工作效率,并可得到较高的细胞异常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目的研究将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CD34+单核细胞(MNCs)共培养体系种植于脱细胞海绵体支架上在兔体内构建阴茎海绵体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从兔骨髓与兔外周血中提取并鉴定MSCs与CD34+MNCs,将两种细胞组分以107/mL的密度种植于制备好的兔阴茎海绵体脱细胞胶原支架上,同时将相同密度的MSCs、CD34+MNCs分别种植于支架上,培养4天后植入一种兔阴茎海绵体缺损模型中。3个月后对工程化组织进行取材,行H&E及Masson三色染色等组织学检测。结果MSCs和CD34+MNCs共培养组近白膜处的海绵体保留了正常海绵体结构,而MSCs组、CD34+单核细胞组及空白支架组以疤痕增生为主,尽管较之CD34+单核细胞组及空白支架组,间充质干细胞组疤痕组织中的血管数目较多(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证明了将MSCs和CD34+MNCs的共培养体系种植于脱细胞支架上植入兔体内可以构建出一段组织学上与原生海绵体相似的组织;CD34+MNCs在体内主要通过协同MSCs而非单独发挥其促血管化的生物学效应。

  • 标签: CD34+单核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脱细胞海绵体支架 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化阴茎海绵体 阴茎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6例胸腹水患者的标本进行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及HE染色,并选用CK(pan)、CEA、P53、Vimentin、PCNA和Cal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胸腹水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细胞涂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情况。结果本组诊断鳞癌3例(6.5%),腺癌23例(50.0%),增生的间皮细胞20例(43.5%);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染色鲜艳,背景清晰,细胞多而集中,有一定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定位比较准确。结论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细胞块石蜡包埋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对肿瘤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细胞来源的确定。

  • 标签: 胸腹水 免疫组化 石蜡包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