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如今随着人们保健的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保健运动备受关注。也许我们很多人知道有氧运动能够减肥健身,但就是一直分不清楚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区别,你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

  • 标签: 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 保健运动 减肥健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脑是最耗能的器官,如果营养及能量代谢障碍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线粒体功能相关的细胞能量代谢,甲状腺功能及糖、脂、蛋白质代谢,营养供给及维生素、金属元素的代谢障碍可能是双相障碍的重要病因机制,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双相障碍的代谢假说将得到更加清晰的阐释,也将为双相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代谢障碍 营养障碍
  • 简介:摘要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率高,而分离障碍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二者共病时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双相障碍与分离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 标签: 双相障碍 分离障碍 共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龄临床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诊断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从750例住院患者中,入选60-80岁年龄段共91例,均患高血压、脑卒中、长期卧床老龄患者,分为二组吞咽障碍组,无吞咽障碍组。对相关病因进行回归性分析,寻找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症、合并症。结果入选的91例60-80岁老龄患者中,导致临床死亡前五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脑卒中、心脏病、慢阻肺、糖尿病.二组在同等条件下(均有高血压、脑卒中、长期卧床),出现四种并发症咳痰障碍、肺炎、营养不良、多脏器功能衰竭,构成比(%),分别为吞咽障碍组(男)91、93、100、100,(女)93、64、100、100;无吞咽障碍组(男)67、50、100、100、(女)67、100、100、100。出现吞咽障碍组的55例病例中,死亡25例,生存30例,死亡率45.45%。无吞咽障碍的36例病例中,死亡5例,生存31例,死亡率13.89%,P值检验,二组存在高度差异(P<0.001)。结论吞咽障碍是导致、咳痰障碍、反复肺部感染、营养不良最终老年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老龄 吞咽障碍 咳痰障碍 肺炎 营养不良 死亡
  • 简介:ED是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从而无法获得或完成满意的性生活。ED是男子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早期在西方被称为“性无能”(impotence),我国称为“阳痿”。但是这二个名词医生和患者都不太愿意接受,而ED则更确切地定义了性功能障碍的本质,因此目前全世界都应用ED对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 男性 “阳痿” ED 性生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香菊片对变应性鼻炎大鼠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及纤毛系统正常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香菊片低剂量组(鼻饲香菊片50mg/kg)和香菊片高剂量组(鼻饲香菊片200m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代替药物,阳性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85mg/kg灌胃,香菊片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香菊片50、200mg/kg灌胃。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鼻黏膜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IgE、IL-4、IL-8水平,扫描电镜检测鼻纤毛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黏膜增厚,黏膜下腺体数量明显增加,小血管增生扩张明显;香菊片低、高剂量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模型组血清IgE、IL-4、IL-8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各给药组低于模型组,且阳性对照组低于香菊片低、高剂量组(P<0.05,P<0.01)。空白对照组鼻黏膜纤毛密集,整齐,模型组鼻黏膜增厚,阳性对照组纤毛密集,局部略杂乱,微管结构清晰。香菊片低剂量组纤毛密集、较整齐、偶见局部少量纤毛略杂乱,香菊片高剂量组鼻纤毛之间无粘连,微管结构清晰。结论香菊片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形态及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实现的。

  • 标签: 香菊片 变应性鼻炎 鼻黏膜 细胞因子类 大鼠 WISTA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慢性鼻—鼻窦炎(CRS)的治疗上,使用鼻渊通窍颗粒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CRS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用克拉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克拉霉素给药基础上加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MTT)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95.35%较对照组79.07%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MTT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用于治疗CRS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鼻纤毛传输功能。

  • 标签: 鼻渊通窍颗粒 慢性鼻—鼻窦炎 鼻纤毛传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慢性鼻—鼻窦炎(CRS)的治疗上,使用鼻渊通窍颗粒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CRS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用克拉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克拉霉素给药基础上加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MTT)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95.35%较对照组79.07%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MTT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用于治疗CRS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鼻纤毛传输功能。

  • 标签: 鼻渊通窍颗粒 慢性鼻—鼻窦炎 鼻纤毛传输功能
  • 简介:目的:利用小分子肽ATWLPPR(A7R)对人舌癌细胞SCC9进行靶向拮抗其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研究其对人舌癌细胞SCC9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印迹实验检测NRP-1蛋白在舌癌组织及人舌癌细胞SCC9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检测小分子肽A7R对SCC9细胞迁移的影响,以及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相关上皮、间充质标记蛋白的mRNA表达变化,研究小分子肽A7R对SCC9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NRP-1在SCC9中呈高表达,A7R拮抗后SCC9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同时SCC9细胞上皮相关标记蛋白(E-cad,β-cate)mRNA表达水平增高,而间充质相关标记蛋白(snail,FN,琢-SMA)mRNA表达水平下降。结论:外源性拮抗SCC9细胞NRP-1可抑制其迁移能力并影响其细胞分化。

  • 标签: 神经纤毛蛋白1 拮抗 迁移 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运功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 90 例进行护理研究,均分为 研究组 45 例和对照组 45 例, 研究组 应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评分。 结果: 研究组 生活质量评分高,社会支持评分高,数据对比有意义( P<0.05 )。 结论: 在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了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程度,护理效果好,值得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脑梗死 运功障碍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和联合组(采用有氧运动联合高压氧治疗),每组25例,除3例中途出院,2例中途要求退出研究外,最终45例完成研究,即高压氧组21例,联合组24例。2组患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参数取压力0.2 MPa(2.0ATA),加压时间20 min,减压时间20 min,戴面罩稳压吸氧时间60 min,中间吸舱内空气10 min,每次治疗110 min,1次/日,5次/周,共8周;联合组在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下肢功率自行车训练方式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每次训练30 min,1次/日,5次/周,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GSH和MDA的含量变化值与患者MMSE评分增加值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治疗后,高压氧组和联合组患者的MMSE评分[(19.00±3.42)和(21.00±2.78)分]均明显高于组内治疗前[(18.33±3.50)和(18.63±3.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联合组MMSE评分改善明显优于高压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MoCA评分[(21.67±2.35)分]较组内治疗前[(19.88±2.94)分]及高压氧组治疗后[(19.81±2.62)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高压氧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19.62±2.9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高压氧组和联合组的MBI评分[(81.05±4.62)和(83.21±6.21)分]均较组内治疗前[(77.52±5.15)和(79.00±6.63)分]显著提高(P<0.01),但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组患者血清中GSH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联合组患者的血清GSH含量升高值与该组患者MMSE评分增加值呈低度正相关(r=0.010,P<0.05);而高压氧组患者血清中MDA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高压氧组患者的血清MDA含量下降值与该组患者MMSE评分增加值呈低度正相关(r=0.042,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血清中GSH含量升高及MDA含量降低均与认知功能改善呈正相关。

  • 标签: 有氧运动 高压氧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氧化性应激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目标之一。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非入侵性脑刺激技术,能够调控神经元兴奋性,促进神经可塑性,在神经康复领域存在巨大的潜力。既往其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障碍中,而近期有研究表明其也能够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本文综述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探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假说及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重组的可能机制,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20b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和TBI+miR-20b激动剂(Agomir-20b)组,每组20只。采用控制性脑皮质损伤法构建重型TBI模型。伤后TBI组尾静脉立刻注射50 μmol/L Agomir阴性对照溶液200 μl,TBI+Agomir-20b组尾静脉立刻注射50 μmol/L Agomir-20b溶液200 μl。伤后3,7 d,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比例;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周围区皮层凋亡相关蛋白[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的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B细胞淋巴瘤-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爬杆试验评估小鼠神经行为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损伤周围区皮层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Arg)及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1(CD206)]mRNA表达水平。结果TUNEL法显示,伤后3,7 d,假手术组小鼠损伤周围区皮层神经元凋亡比例较TBI组及TBI+Agomir-20b组显著减少(P均<0.01)。伤后3,7 d,TBI+Agomir-20b组小鼠损伤周围区皮层神经元凋亡比例较TBI组显著减少(P均<0.01)。Western blot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TBI组活化的 caspase-3、活化的 PARP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在伤后3,7 d显著升高(P均<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在伤后3,7 d显著降低(P均<0.01);而TBI+Agomir-20b组活化的caspase-3、活化的PARP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在伤后3,7 d无显著改变(P均>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在伤后3 d显著降低(P<0.01),伤后7 d无显著改变(P>0.05)。与TBI+Agomir-20b组相比,TBI组活化的caspase-3、活化的PARP及Bax蛋白在伤后3,7 d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或0.01)。爬杆试验显示,伤后3,7 d,TBI组上台时间及步滑比例大于假手术组和TBI+Agomir-20b组(P均<0.01)。RT-qPCR显示,与TBI+Agomir-20b组相比,TBI组IL-1β、IL-6及iNOS mRNA表达水平在伤后3,7 d显著升高(P均<0.01),IL-10、Arg及CD206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P均>0.05)。与假手术组相比,TBI+Agomir-20b组IL-1β、IL-6、iNOS及IL-10 mRNA表达水平在伤后3,7 d无显著改变(P均>0.05),Arg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CD206 mRNA表达水平在伤后3 d无显著改变(P>0.05),在伤后7 d显著升高(P<0.01)。结论miR-20b可显著抑制TBI小鼠神经元凋亡,进而改善其运动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Agomir-20b抑制TBI后小胶质细胞向促炎的M1型转化有关。

  • 标签: 脑损伤 神经元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采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实际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接收的该类患者中任选100例,对照组的患者50例,以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另50例则辅以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4周,为观察组。针对护理效果间差异加以对比。结果从治疗的两周以后,综合能力评分观察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可以通过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得到有效的降低,拥有较大的推行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 上肢功能障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